日本老壶身价待沽

时间:2022-03-28 02:17:17

晚唐诗人姚合的《咏贵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金银器的使用盛况。可资佐证的诗在唐朝比比皆是:“谁能载酒开金盏,换取佳人舞绣筵”、“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既反映了当时贪淫奢纵、醉生梦死的社会风气,也道出了金杯等金银器皿在唐代的流行情况。

茶具在中国唐朝最盛行

由于唐代权贵爱讲排场,多喜豪宴,每宴动辄邀请数十至上百位公卿大臣,费钱以数十万贯计,如此大规模的宴会,必然需用数量极大的各种饮食器。再加上当时权贵迷信使用金银饮食器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当时宴会使用的饮食器特别讲究用金银来制作。

那时的金银器产量有限,使用者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所以制造的金银器都华美尊贵,彰显皇家气派。在法门寺地宫曾出土过一套精美的金银茶具,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也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宫廷茶具。这组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所用器具。这套金银茶具,有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茶具是非常接近的。

随着中国的饮茶文化和茶道具的流传,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在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后,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此后,日本人结合自己的文化特征将之发展成日本本土的茶文化。如果说现今中国的茶文化在于品茗,那么日本茶道则很好地吸收和继承了中国唐宋茶道的遗风,将唐宋饮茶文化注重茶之载体的特点很好地保留下来,堪称美学宗教。

好的茶道具能改变水的口感

日本“茶道具”一词产生于室町时代中晚期,与“茶道”一词相生相伴。日本茶道相信喝茶是一件朴素的事情,其茶道具正如交友与生活,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精湛低调的细心工艺。其中如:壶、炉、水指、建水、盖置、水竹、茶五德、茶壶、罐、茶托、茶入、茶碗、茶刀、茶则香炉、花插等,每一器件都精美至极。

品茶对水的要求很高,山泉水或井水比较甜,曾经有人分析过水质,发现这两类水中铁的含量较高,其不接触空气而以二价铁离子形式存在。使用铁壶煮过的水因为含有二价铁离子,所以会出现山泉水效应,可有效提升口感,非常适合冲煮各式茶饮。其中,铁壶之水浑厚滑顺、韵味醇厚;银壶之水清甜细致、香气轻扬;金壶之水在喉韵与香气之间取得绝佳平衡。日本茶道相信喝茶从水源开始,所以日本茶道具很好地保留了中国唐宋茶道具中的煮水器——金质、银质、铁质茶壶,并发扬光大。

以铁壶为主的日本茶道具

铁壶在日本比较常见,日常的生活中就可看到。铁壶传入日本,在江户时期被广泛使用。明治时期,铁壶几乎家家都在使用。银壶和金壶本身就是贵重金属所制,特别是纯金制壶,每把壶用金量多达几百克,并且是手工锻打制造,所耗工时也很长,往往要月余,所以属奢侈的器物,必是贵族阶层才能使用。

在精美的日本茶道具中,一把好的老壶,具有集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等于一身的完美。由于受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诸多日本老铁壶中都有着中国书法绘画和茶文化的影子,很多老壶的壶身上都铸有汉字诗词或汉字名言。在众多以表现山水花鸟题材的铁壶身上的图案,俨然就是用浮雕形式来演绎的中国画。而壶身或壶盖上的堂号和釜师标志也都用汉字来落款。

日本老壶的材质一般采用生铁铸造,但多数铁壶的壶盖却是铜质的,因为壶的铁盖经沸水的蒸汽熏蒸较易生锈,早期壶盖材质中有一种由七种金属熔铸车制的壶盖,通称“七宝铜盖”,这种铜盖看上去有紫铜、黄铜等好几种有色金属的颜色,且有的还有凹凸肌理很是漂亮。铁壶的盖子是很讲究的,一把好壶一定是原壶配原盖,特别是名釜师的壶盖,都是与壶身完美结合,浑然一体的。所以,在日本老铁壶中各个堂号各个釜师的壶与盖都是各有其独到的风格。特别是盖子上的摘钮,更是别具匠心,花、鸟、鱼、虫、龙、龟、蛇、兽;梅、兰、竹、菊、松果等皆为所用。壶盖的钮座也同样是别出心裁,花样百出。

新手就从名堂口和名釜师下手

收藏日本老壶,“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是离不开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名釜师。所谓“堂”号就是相当于今天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当于今天公司的董事长,名釜师也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工艺大师。日本老壶的堂号百余个,尤以京都地区的老堂号为主流。例如龙文堂、龟文堂、金龙堂、金寿堂、光玉堂、祥云堂、晴寿堂、精金堂、湖严堂、松荣堂、云色堂、保寿堂等。著名的釜师有藏六、中川净益、真锅静良、石黑光南等。目前广为讨论的釜师,莫过于龙文堂的安之介、龟文堂的波多野正平、金寿堂的宗兵卫、云色堂的和田美之助与光王堂的佐藤堤等多位釜师。此外,藏六釜师没有创建自己的铁壶堂号,后来所见到他造的壶体上一般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这可能与他被天皇召为宫廷御用釜师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名釜师柳富甚次郎制作的“铁包银点金龙纹壶”。一般铁包银都是壶身平整,而此壶由内锻铁打出栩栩如生之云龙,龙身、流云、提把饰以黄金,并以玛瑙为钮,大美于拙,为目前日本发现的唯一有如此独特精工技艺且保存完整的古壶。

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老壶,经历了日本的战乱及经济复兴,每把壶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这不仅仅是段历史的记录,更让我们从壶身的结构和纹路欣赏釜师的功力与细腻,从每一个小细节品味釜师创作时的心境,穿越时空与釜师对话……

日本银壶的制作流程

1 选取大于壶径的老山樱木段(山樱木的相性最适合纯银壶的加工);分别在山樱木断面和圆银板中心画出壶底面的圆。

2 工艺师根据经验掌握的壶型曲线,在削去山樱木同时,使银板慢慢贴合山樱木成型。此过程看似简单,实际很吃功力,每切削薄薄一层山樱木,使银板受力贴合上山樱木后,就要进行一次退火,如此重复几十次,为的是保证成品后银不“涩”。

3 银壶成型过程中,壶的厚薄也发生了变化,工艺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堆积的厚余部分切削下来。

4 壶成型后把壶内的山樱木捣烂取出,再退火。日本银壶和其它壶的区别在于加工工艺,以此工艺制作的壶底无焊接,壶形饱满、银色正、音纯厚。

上一篇:从众和羊群效应 下一篇:聊聊Google G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