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话题写作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建构

时间:2022-03-27 03:04:05

中考英语话题写作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建构

写作是一种书面语言输出技能,同时也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较难的一项。因此,写作教学需要教师搭建更多的“脚手架”,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先学后讲,快乐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立足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我将导学案引入到中考英语话题写作复习的教学中,构建了“六步”教学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自主探究(自学自查,积累词汇)

课前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前,教师分析新课标、中考指导书、教材和学生情况,围绕中考话题,将教材中与话题相关联的单元高频词汇、短语、句型等,设计成简单但有针对性的课前学案。课前学案还应提供范文,在格式、内容要点、短语句型、语言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学生树立样板。学生需要完成课前学案,提前复习相关知识点,将知识点聚拢,了解范文篇章结构、连接词等,为进一步的写作扫清障碍,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二、复习导入(复习旧知,激活背景)

导入是为了衔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教师帮助学生提炼、复习课前学案中与写作环节紧密相关的核心知识点,突破难点。导入中设计的活动,如词汇游戏、小组竞赛等,为学习热身,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为写作教学扫清障碍,搭建好“脚手架”。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篇章结构、内容要点等,借鉴其中典型句式和精彩句子,起示范引领作用。

三、口头操练(讨论主题,口头表达)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写作前,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口头操练,提升口头表达技能,从而提升写作技能。教师应创设情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源。可提供图文信息资料,或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切入等等。通过看图说话、情境对话、师生交谈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大量的语言积累能为写作打下基础。

四、合作交流(要点整合,连句成文)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把学生分成4至6人的小组,教师适时巡视,给予指导和帮助。

1. 认真审题。学生动笔写作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对所写内容的体裁、格式、内容要点、主要时态和人称、全文的框架结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 抓住要点。先补充完整每个内容要点需要的主语,着重训练学生的主谓宾结构意识,帮助学生写出一个个完整的句子。然后将要点的关键词汇、短语写在旁边。例如: (我们)看表演过程中不得拍照;take photos, during. (我们)看完表演后一起坐校车回校。return to school, by bus.

3. 连词成句。吃透了要点含义后,采用句子扩展法,连词成句。用自己有把握的词汇、句式,恰当地把每一个要点译成英语,保证语法正确、行文流畅。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运用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常见常用且不易出错的复合句。

4. 连句成文。连词成句后,学生围绕话题进行限时写作。要求用恰当的连接词,如but, and, first, second, third等。注意全文的组织结构,条理清晰,不遗漏要点,上下文连贯。一般写8―10个句子,可交替使用几种句型。

5. 自查自改。成文后,让学生自查自改,理清上下文逻辑。作文自查的项目包括:布局与内容要点是否合理齐全,名词单复数是否正确,人称、时态、主谓一致是否有错,有没有好词好句。

五、展示反馈(作品分享,展示交流)

展示反馈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各小组展示、分享合作交流并大声朗读。展示后,教师示范评改,引导学生用红笔划出好词好句并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改,使其掌握基本套路。评分标准包括内容要点(6分)、准确性(6分)和流畅性(3分)。通过示范评改,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训练思维,提升中考应试技能。

六、拓展提升(同伴互助,互改互评)

抓好作文的评改,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文评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学生互改互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如有疑惑,可通过互相讨论解决,另外,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评改结束后,小组代表展示同伴的习作。最后,教师应将作品收缴上来,作进一步检查批改。教师要注意摘录习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错误,为讲评课做好准备。

上一篇:我到底中奖了吗 下一篇:蓝光变量卡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