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室内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26 02:58:26

职业教育室内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生报考职业院校无外乎是想获得一技之长,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生存能力。所以职业教育中关注的应该是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的应该是职教学生从业能力的提高。下面就如何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表一些粗略见解。

[关键词]室内设计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86-01

近些年,由于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随之悄然兴起。学生报考职业院校无外乎是想获得一技之长,从而增加自己的就业生存能力。所以职业教育中关注的应该是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的应该是职教学生从业能力的提高。要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在职业教育室内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凸显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表一些粗略见解。

一、转变传统观念,解除学生思想束缚,突破学生自我,挖掘学生个性潜能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无条件接受,人云亦云,没有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失去自己的个性魅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限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首先要保护他们的独特个性,使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全然释放。

(一)表现在课堂氛围上,那就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用平等的态度诚恳地指导学生,毫不吝啬地肯定乃至于放大学生身上值得发扬的有个性的东西,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二)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那就是积极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能将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广泛的浓厚的认知兴趣,形成独立自我观念,自我想法和自我创意,敢于对别人的作品说“不”。所以才能在欣赏发现别人的亮点的同时,也能认识到其中的不足,而后在自己的创作设计中,扬长避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比如在《人体工程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尽合理的平面图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图例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改动或重新设计。这样使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了问题的研究中,亲身体验到了收获的成功喜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们以与众不同的、全新的、有创造性的观点来看待他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形成思维习惯。

二、利用思维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其特征是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它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又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界一致认为,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密切相关。因此,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造。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形成独特的新思想。在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同一个作品,从不同的方向着手设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其次,发展学生的聚合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技能。聚合思维能将相关的信息组合成一个正确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就是要使他们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然后进行正确地处理和选择,形成新的完整的思维。技能是通过练习逐步形成的,但练习并不是机械地、简单地重复。而是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然后转化成能力,并把形成的能力表现出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然后经过初步的模仿,形成表象,然后再将众多的有效表象重新组合,形成新思维。通过新思维知道自己的对和错、优势和不足,增强练习效率,提高创造。

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创造实践机会

能力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逐步培养起来的。创新能力的秧苗更离不开实践土壤的培育。而在目前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学的实践课时少,理论教学课时多。大多数学生由于理论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毕业后对课程知识基本遗忘。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性训练,到了实际工作时设计图纸长时间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企业反映学生不能胜任工作。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新实践的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实践训练。

在校内:1.通过利用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作品展示,并让学生对自己或本组的设计作出详细的讲解。然后组织讨论,让其他同学发表见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评判,总结优缺点,并说明理由,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2.在校内建立实训工场。室内设计是综合学科,既有艺术层面,又有技术层面。如果有了一个好的创意和设计思路,仅仅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通过绘制施工图去体现它的具体细节,通过掌握材料的质感纹理,场所的构造以及施工工艺来展现设计的实际效果。所有上述要求,都可以通过实训工场解决。

到校外: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施实地教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虑,然后由教师或者施工人员进行详细讲解,明白设计的真正用意。2.建立校企合作。联系本地区较好的家装公司,安排学生分期分批进公司实习,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家庭装修的整个过程,增加实际经验。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缩短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差距,促使学生早日符合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邱晓葵等.室内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魏金水.室内设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设计师网.

[3]罗晓良.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8(2).

上一篇: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下一篇:浅谈心理拓展训练对体育后进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