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何不爱看对农节目等

时间:2022-03-26 02:01:37

农民为何不爱看对农节目等

许多传播研究者在调研中发现,电视虽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更喜欢看影视和文艺类节目,并不爱看为他们特设的对农节目,针对与其相关的科技信息,多数农民更偏好人际传播渠道。下面笔者试着从当前对农节目内容、农民受众心理、农业大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农节目内容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对农节目存在两大不足:第一,创办农村节目的指导思想与市场需求难以适应。长期以来农民被看作边缘弱势群体,且传统上一般认为农民观念落后。愚昧无知,思想保守。因此当前我国对农节目的指导思想偏重对于农村新貌的宣传介绍,强调注重科技,注重信息的农业生产思想,政策性宣传多、经验性报道多、领导的言论多,以个体农民为对象的报道少。显然,这种报道缺乏实用性,流于空泛。

第二,单向灌输式的传播严重忽视了农民在乡村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拥有信息权的各级媒体以信息传播主体地位自居,主观认定农民需要什么样的节目,向农民铺天盖地地各种科技信息和致富信息,期望这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却并不了解什么时候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适合哪个具体地区的农民,农民不会因为他们的农民身份而去观看与自己的经济活动相关度不高,与自己生产生活无多大实在好处的所谓对农节目,态度漠然不足为怪。

农民受众心理方面的原因

有调查结果显示,就与生计有关信息的有效性而言,农民更倾向于下乡科技人员、村委会和亲戚朋友,对电视等媒体则大多持保守态度。而且由于电子媒体的瞬间性,农民很难通过电视学会技术,掌握完整的信息,所获得的大多是一些感官认识,在运用中往往是关掉电视走到田间就变得迷惑起来,遇到具体问题不知所措。

传统乡民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技术。在家庭经营条件下,农民虽然有采用技术提高收入的愿望,但是家庭资本的有限性,不但使农民很难承担技术更新的成本,而且无力承担技术投资的风险。按照米格代尔的说法,农民所以对“变革充满怀疑,因为他们意识到那些所谓的进步可能把他们带入比现在还糟糕的地步,对这些在生存边缘上的农民来讲,这是种无法承受的风险,对变革不信任的最终原因在于对自身已经少得可怜的那点利益的担忧。”广大农村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小生产观念和保守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民对农业节目特别是农业科技节目的认知。

农业环境方面的原因

再来看看农民所处的农业大环境。农业至今仍是国民经济中薄弱的一环,耕地有限,耕地细碎化,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而“传统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并不需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取信息,人际传播以及小群体传播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已经能够满足传统农村生活的信息需求。”且农业比较效益低,不少地区农业变成了副业,大批劳动力分流,出现了务工经商为主而种责任田为辅的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种田满足于“够吃就行”,并不指望靠一亩三分地发家致富,责任田成为保底田。在这种大环境下,农民的心思并不在种田上,那么要农民对电视里的对农节目抱多大的兴趣和期望呢?

总而言之,从媒介内容来看,所传播的信息与农民的经济活动相关度低,没有扣准农民的实际需求;从农民受众心理来讲,农民并不把电视看作与他们现实利益紧密相连的发展工具,而是一个匣子,从中可以得到娱乐和休闲;是一个窗口,透过它能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农业大环境来看,农业还没有成为需要信息来支撑的产业,农民还是天生的农民,而不是具有信息意识的职业农民。从这三个视角再来看农民的媒介接触行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农民的选择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恰恰是相符的。

电视中的娱乐类节目,因为它们被认为与发展关系不大,其作用与功能被我们严重忽略。事实上,对于农村受众而言,娱乐类节目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更易于影响思想观念的变更,是新观念和新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当农民大量接触娱乐性节目时,节目中传播的城市文明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们,从而发挥更新农民观念的作用。“大众媒介对于农村现代性的增长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就表现在通过媒介的传播所引起的农村受众观念的变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农民的现代化,比起发展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并不逊色。

大众媒介能做的是以新闻报道、娱乐节目等多样化节目将现代意识渗透到农村,浸润性的、渐进性地改变农民的观念,积极促进农村变革的到来。只有当农民能够自发寻求媒介信息之时,三农节目才大有可为,大众传媒在农村的发展才有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支柱。

关于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

李 勇

中视新闻同期声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或采访现场录制的同步声音,它包括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效果声。本文所指的同期声是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包括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主持语。

同期声运用中普通存在的问题

在同期声的运用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记者深知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的重要特点,为追求形式上的这一特点,经常大量地使用同期声。但仅仅是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至于该用不该用,该如何用好却缺乏推敲。有的记者甚至为了领导、朋友、熟人的面子和关系,送了人情,成了人情同期声。这一现象在一些电视媒体和记者的新闻稿片中屡见不鲜。

二、人为导演,矫揉造作。在这类同期声中,被采访人的所言与其身份不相符合,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情态也不自然。所讲内容和语言风格,有明显的记者“导演”和“教说”的痕迹。这样的同期声当然缺乏亲和力和真实感,即使讲得头头是道,但从本质讲它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舆论效果,也是非常有害的。

三、游离主题,画蛇添足。这类同期声与新闻的主题相脱节甚至毫无关联,成了“多余”的同期声。使用这样的同期声,就会冲淡新闻的主题,影响新闻的准确表达,有时还会因“节外生枝”而转移观众的感知方向,造成观众对该新闻理解的偏差。

四、冗长罗啼,拖泥带水。新闻的同期声不在长短,关键在精要,电视新闻的篇幅有限容量有限。不可能也不容许使用大段的同期声。在实践中有的记者往往使用大段大段的同期声,既拉长了新闻片的篇幅。又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量,得不偿失。

五、“三多三少”,不够贴近。同期声采访表现为上层多、基层少、官员多、百姓少、旁观者多、当事人少。这一现象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运用中十分普遍,背离了新闻“三贴近”的要求,不是同期声运用的应有之义,应当克服。

同期声运用的原则及要求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具有解说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直被广泛运用。要运用好同期声,应把握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要使同期声成为新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同期声与解说词、电视画面,相互配合,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绝不能“两张皮”,“各顾各”。使用好同期声,就要力求围绕新闻的主题,与解说词、画面相协调,使之成为整条新闻稿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规避“为用而用”的形式主义。

二、要使同期声富有有效信息量和价值量。同期声运用得有无意义,有没有表现力,关键就在于记者所采录的同期声包含的信息量和价值量是大是小。其信息量、价值量越大,所用同期声就越有表现力。因此,记者在采录同期声时,要尽可能地引导被采访者谈得透彻、深刻、谈到“点子”上。

三、要使同期声准确、生动、形象。同期声是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要求解说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作为电视语言形式之一的同期声同样要求准确、生动,形象。要使采录的同期声准确、生动、形象,记者就要注意深入实际,深^基层,深入现场。多采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群众的原生态语言本身很生动,很形象,很真切感人,要比。官腔。有表现力得多。此外,还要注意简洁,即在后期剪辑中精心选择已采录的同期声,要走出“同期声用得多用得长,就是有分量有深度”的误区。

四、要使同期声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典型性,权威性就是指选择被采访的人物具有代表性,所谈的内容有普遍性。是能够令观众信服的陈述、主张或观点。是一种“非他(她)莫属”、“即此而非彼”的东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般地讲,在用画面不好表现,用解说没有相应的画面配合的情形下,用同期声表达来弥补。

同期声运用的创新

一是同期声充当新闻的导语。电视新闻不再唯有解说作导语,可以用记者现场主持语或者被采访人的同期声作导语,使新闻新颖活泼富有视觉、听觉的感官冲击力。以同期声充当导语,启领新闻主体,往往能够引人入胜,使电视新闻的特点、属性得以更加充分的表现。

二是同期声充当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用一段同期声提纲挈领揭示新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力,放在节目提要中,具有“出奇制胜”的收视效果,为新闻节目增光添彩。

三是通篇同期声创造无解说新闻的新形式。新闻片不用一句解说,通篇是用同期声串联而成,浑然一体,不但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在传播效果上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不过这种纯同期声无解说的电视新闻形式,需要记者的功力,需要采访前的精心策划,采访中的快速反应和运筹。需要后期剪辑制作时认真结构。

同期声运用的创新远不止上述的三个方面。电视被称为“遗憾的艺术”,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还会有更多的创新。

上一篇:解构韩国娱乐节目《情书》等 下一篇:台湾广播夜话节目《夜光家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