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乐于助人

时间:2022-03-25 06:17:39

【摘要】对困难者的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 掌握有效地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 为了验证“这两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发展”的假设,斯陶布设计了5种助人情境,把儿童分为3个实验组进行了...

从38个见死不救者说起

1962年,一个在纽约居民区的某一街中心遇袭致死。这宗谋杀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几个星期以后,《纽约时报》披露了这个案件的另外一些情节,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半个多小时的袭击过程中,有至少38个目击者,他们躲在自己房间的保险窗里观看,却无人出手援助,甚至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

这份新闻报告使当时的社会心理学家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影响,这种惊人的麻木不仁现象不符合社会提倡的人道主义和合作精神,也引起了对现代生活助人行为作用等许多问题的争论。

这些争论也引起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孩子帮助别人的意愿和行为是如何获得的?

1970年,心理学家斯陶布提出,孩子是否会热心助人,至少与两个关键因素有关:

对困难者的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

掌握有效地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

为了验证“这两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发展”的假设,斯陶布设计了5种助人情境,把儿童分为3个实验组进行了训练。

5个情境是:

①一个孩子在隔壁房间里从椅子上跌下来正在哭;

②一个孩子想搬一张很重的椅子;

③一个孩子因为积木被别的孩子拿走了而感到苦恼和伤心;

④一个孩子正站在自行车飞驰而来的马路中间;

⑤一个孩子跌倒且受伤了。

第一组采用“表演游戏”法:要求每两个孩子自由组合表演一种情境,一人扮演需要帮助的角色,比如鞋带松了,但手指受伤了,只能用单手努力地系鞋带,另一人扮演“帮助者”。之后两人要互换角色。实验者会向孩子们提示一些帮助他人的方法。

第二组采用“诱导”教育法:提供同样的5种情境,但仅要求孩子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予帮助。而后,实验者也提出其它合适的帮助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对有困难的孩子会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他们会转悲为喜、会摆脱危险等等。

第三组同时应用两种方法:在孩子表演做出各种帮助的动作后,实验者还会对他们说明这种助人行为会对有困难的孩子产生的积极效果。

在这三个实验组之外,斯陶布还安排了一个控制组,这个组的孩子既无设计情境的表演游戏,也无诱导,保持日常自由游戏状态。

训练了一周后,孩子们的助人行为怎样呢?斯陶布从儿童社会行为的3个尺度进行了研究。

尺度1:帮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

实验者把参加实验的孩子领到一间有各种玩具的房间里。共同游戏了一会儿后,实验者声称要到隔壁房间去“看一个正在那里玩的女孩子”,回来后又说有事要离开一会儿。实验者离开后不到两分钟,在房间里玩的孩子就听到隔壁房间里发出一声很响的撞击声,接着是持续大约1分钟的痛哭声和抽泣声。实际上,隔壁并没有人,痛哭的声音是从录音机里播放出来的。但孩子们会以为有一个女孩子单独在隔壁房间里,发生了危险,需要人帮助,而这里又没有其他人去帮忙(成人已离去)。孩子们会怎样做呢?

观察发现:

孩子们的反应分为三种:有些孩子跑到隔壁去帮忙,这属于主动的帮助;有些孩子跑出来报告实验者隔壁房间里出了事情,这属于自愿的报告;有些孩子则无动于衷,这属于没有帮助。

尺度2:帮助一个有困难的成人

孩子和一个成人一同游戏。忽然,成人“意外地”掉落一盒回形针,成人轻声惊叫“哎哟!”,并弯腰捡起散落了一地的回形针。实验者记录孩子自发地或由于敦促(成人说:“你能帮我一下吗?”)而捡起回形针的数量。

尺度3:和别的孩子分享东西

给每个孩子一袋糖果,并告诉他们现在有一个穷孩子,可分赠些糖果给他。然后观察这些孩子的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其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星期,这些孩子也更愿意与其他孩子共享。

启示:父母要充分重视孩子在四五岁左右最热衷的角色游戏,要经常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玩角色互换的表演游戏,甚至可以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导演”一些相互帮助的游戏情节。

诱导法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似乎与我们平时的认识有些不一致。斯陶布发现诱导法实际上可能使孩子在情绪上有点“对立”。接受这种方法训练的孩子,甚至不如没有受到训练的控制组儿童那样愿意帮助成人拾起回形针。

启示:成人通常以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十分有用,但事实上,强使孩子“变好”的说教会对孩子形成明显的压力,使他感到自由被威胁。为减轻压力,孩子常常会以抗拒来对待。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所在。

另一个实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后天可以训练

儿童形成帮助他人的行为能力是一个随年龄发展的过程。儿童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先天的,如新生儿听到其他新生儿的哭声时也会啼哭,这种能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也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

心理学家麦克让1岁半~2岁半婴儿的母亲对两种行为作记录:一是自己的孩子对其他婴儿出现哭闹时的反应;二是母亲本人对其他婴儿哭闹时的反应。

结果发现:

那些不会怜悯其他婴儿的母亲,都采取限制、惩罚的方式使自己的孩子离开其他婴儿哭闹的情境,如说“那个孩子在哭,你别走过去!”;

那些会怜悯其他婴儿的母亲,倾向于富有感情地解释引起哭闹的事件,比如说:“那个宝宝摔跤了,他很疼,妈妈去帮忙扶他起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与其他婴儿哭闹之间的关系。这种训练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为发展助人行为奠定了情感基础,增强了行为动机。

实验表明:

一旦儿童认识到自己能够体验他人的苦恼和不幸,而且知道自己若采取行动安慰他人能减轻或消除这种情绪时,他就会表现出这种助人行为。

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是一个十分艺术的过程,让孩子切身地去体验,进入到一个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成人的指导才能发挥最佳的效应,孩子的助人意愿和行为也能被激发,并得以保持,逐渐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心理品质。

上一篇:儿子“情绪化”,怎么办 下一篇: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