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教材对教学影响研究

时间:2022-03-25 02:54:19

高中历史新教材对教学影响研究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对中学教育进行改革,实行了新的课程标准,使用了新的教材。而中高中历史也同样使用了新的教材,全国许多地方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这种版本的教科书对高中历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编写思路上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

1.1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基本理念为编写指导原则。其编写思路是,坚持以本国史为主,遵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为主轴的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的线索,采取学习主题的编写结构。

1.2在课本的结构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新教材是专题的形式进行编写,每个专题有2-4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内容”有3-5个子目,文中穿插“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提示框和若干幅辅助说明教材内容的历史图表。正文后附设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这样的编写模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的学习。同时,每个专题还设有学习档案。这里面包括学习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小习作、制作、社会调查、参观等)。它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成长记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专题档案的设立,为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余地,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历史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让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沟通。

2.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世界性人教版的教材在内容上有了大幅度的突破,对旧教材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减去了很多旧有的、过时的历史知识,新增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世界性,使教材新颖,能够更加吸收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人民版教科书突破了传统历史教科书主要在历史只是体系删繁就简上大做文章。扩充了世界古代史、中外当代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时代感强,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民族的命运。如必修第一册的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中有日本研制各种细菌和化学武器并在20个省实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把2003年齐齐哈尔遗弃化武事件。作者在讲授这一专题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多学生非常愤怒,下课与老师交流时,大骂日本军国主义作恶多端。

2.3人民版教科书改变了以往对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家的观点高度颂扬了民族资本家的爱热情。如在知识链接“战时民族工业西迁”中肯定了民族资本家以民族利益为重,共赴国难,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方面教学有利于我们重新对民族资本家的认识,有利于统一战线人工作。

3.新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与老师“教”高中历史是一门难上的课,学生不爱听,老师不好讲,但是新教材就针对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编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还有利于老师的课堂教学。

3.1新版教科书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在数量和质量是以往老教材无法比拟的。不仅新颖、生动、丰富,取材广泛,并且真实可靠。直接以原始的照片影像展现出来,既生动直观地反映历史,增加了可信度,渲染了历史氛围,也使教材有了艺术欣赏价值,实现了教材与学材的统一。

3.2测试方法有了新的变化

人教版教材把练习改为自我检测,材料阅读与思考虽然沿用,但材料选取、问题设计、历史意识显著加强。一是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重在考查学生历史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尽量消除说教与背诵的陈规陋习,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批判、学会关注社会,还要学会表达与交流,增强社会参与的意识与技能。

4.商榷之处

新教材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也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有些地方还有待完善。比如事件叙述过于简单、对学生能力要求偏高、人物形象不太鲜明等。新教材简化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强化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的分析,增强了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增加了图画、材料和思考题,旨在提高能力上的目标要求。缺少对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但是,离开了对历史发展过程生动形象的叙述,历史结论、历史规律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能力要求高是个明显的特点。但要真正做到“究”与“通”,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透的理论,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是不可能的。根据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和高中历史的课时安排,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新课本中所提出的各种能力目标是非常困难的,有点不切实际。另外,新课本中,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利的历史人物,内容显得比较单薄,因而,人物形象也就比较苍白。由于材料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或是采用以事带人的方法,教学活动都不便展开,致使人物个性、人物思想、人物形象都不太鲜明,人物评价也难以全面。从以上的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教材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历史老师备课不能再仅局限于高中历史课本与教学参考书,还要大量的查阅史料,将历史的背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才能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当然,如果让学生主动去查阅史料则更好。

总之,新版教在教材的结构上更清晰,在内容上更丰富,同时穿插了大量的图片,改革了课后习题的练习方式,增加了专题学习档案,突出了新课本的鲜明物性,与旧课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阐述过于简单,以致很难从事件的细节上去教育学生,显的无力。这需要老师在备课和让课的时候多做准备,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好高中历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三年决战工业5亿意见 下一篇: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