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3-24 03:35:08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摘 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实验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新增了历史探究活动课。这种探究活动课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教师该如何完成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历史探究活动课引发的教学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如何优化探究活动课教学的策略,其目的是让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开展。

关键词: 高中 历史探究活动课 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新增了探究活动课,这种新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活动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该如何以积极的态度迎接这次挑战,如何顺应新课改的要求?

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方式,以必修二《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为例。这节活动课的活动任务是让学生选择生活的一个侧面,比如说“城市人民生活的近代化”,搜集相关资料或进行访谈调查;活动目的是引发学生对百年变迁原因的思考和探究,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体验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过程;活动成果要求举办一个“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的历史展览会,可以以电子演示稿、图片、实物展览的形式出现;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史学指导、协助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活动课在结构、内容、形式、课时安排等方面的设计与历史课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异,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开放性是其根本特征。历史探究活动课的这些特征将对教师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并促使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来顺应课程的需要。

第一,从本质上看,历史活动课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因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定,而不是依据传统的学习方式而确定教学方式。历史探究活动课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与历史课文的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差异。在探究活动课过程中,教师将面临着如何处理学生的争论而不挫伤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何鼓励问题多变而又能有效处理偶发事件等问题。比如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同观点和不同个性都可以引起争执,那么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教学策略让学生宽容彼此个性的差异而把精力放在认知交锋上,同时又让认知交锋不影响同学间的友谊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事先无法预测学习过程中将发生些什么,他们只有随时调整其教学策略才能适应探索性的和变化着的教学环境,稳态和确定性的教学策略将被动态和多变性的教学策略取代。

第二,历史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实践着“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教学新理念。当教学赋予学生主体地位时,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并肯定学生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学策略必须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水平而定,并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为目的。过去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被重视,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的个人表演。目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又使教师产生了新的困惑,即学生知道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了,甚至有很多是教师不知道的,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适应,怎样调整?所有的这些都将对教师的教学构成挑战。

第三,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对教学策略带来的变化。历史探究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为中心,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必修与选修教材共有十七个历史探究活动课,就其活动形式来看,可分为创作展示式、研讨交流式、学习竞赛式、艺术表现类、社会实践类、演讲辩论类等类型,就其实施过程可分为活动任务、活动目的、活动形式、研究成果、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研究指导,等等。这些探究活动课体现出知识是可以怀疑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要求教师做到任何知识在传递给学生之前其正确性必须得到说明,包括教师的意见与看法。以前学生相信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都是真的,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知识。探究活动课知识的可疑性将使教学变为教师与学生否认旧知识和产生新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过程。在探究活动课里教师将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也将体现平等、合作和引导等原则。

面对历史探究活动课带来的挑战,教师必须有积极的行动准备,才能胜任新课改新课程的要求,具体来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必须亲自参与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开发与研究。从前面的有关论述中我们已经清楚了解到活动课的教学是受制于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内容、类型、特点等因素的,对历史探究活动课的陌生和不熟悉将使教师的教学失去基础与前提。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地对历史探究活动课进行研究与开发。对探究活动课了解不能仅仅满足于“拿来”,应该有深入地思考与研究,例如:历史活动课的形式除教材中的建议外,师生还可以自创其他形式,如活动课《近代时期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教材中的形式是编辑报纸,我们也可以采用PPT、诗歌、讲故事比赛等形式,把近代时期先进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的过程展示出来。如必修3中的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我们除了以小论文的形式外,还可以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歌曲等形式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这样,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有了宏观着眼点,而不是拘泥于一时的变动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活动课的开发,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进去;也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当教师把学生的经验纳入自己主导的探究活动课开发的内容时,他就是在采用明智的方式控制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因此探究活动课的研究开发过程也是教师对教学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第二,形成开放型的教师文化。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相应地应该有开放型的教师文化。开放型的教师文化首先表现为建立学习型的教师观念,历史探究活动课的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它要求教师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通晓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要想驾驭课堂,就要不断学习,一个教师如果不能终身学习,他也就永远失去了永远占领讲台的机会,教师必须从自己既是教师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出发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其次,开放型的教师文化表现为进行教学合作。现代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便是合作学习,同样教师的教学也需要进行教学合作,因为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进行教学合作可以在知识能力方面互补,教学合作不仅可以协调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更能使教师自己熟练自如地进行教学。最后,开放型的教师文化表现为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教师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不仅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时展的脉搏的需要,更是历史探究活动课教学的需要。例如,既需要通过与政治教师的合作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又需要与语文教师合作了解如何撰写小论文,需要与计算机老师的合作掌握PPT的制作,也需要与社会保持接触了解跨国公司的有关情况,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的信念。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在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该放手时绝不插手。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的是教师对课堂对学生对教学的全面掌控,学生没有自,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要体现学生的自,历史探究活动课更是如此。那么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吗?在活动课中教师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教学的宏观把握,如果教师在活动课教学时不能进行宏观控制,那么这个探究活动课的教学很可能会失控。如探究活动课《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开展之前,教师务必向学生布置清楚本次活动课的活动目的、活动任务,活动过程,以及展示活动成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等。但是在学生具体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该进行重点控制,否则,活动课就失去了活动课的特点与功能。比如,在活动课上纪律不是控制的关键,而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精神才是重点,教师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综上所述,开展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促进探究活动课教学系统的良性发展,随着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将会使活动课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而教师也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郑林.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定位、目标与组织形式.历史教学.2005、3.

[3]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上一篇:云南最美四月天 下一篇:加快旅游小镇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