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时间:2022-03-24 08:09:31

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以创造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提出“怎样才能找到圆心”的问题,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体会,积极思维;有的认为折叠的方法可以找到圆心,有的认为用尺子量能找到圆心,有的认为用绳子比划可以找到圆心等等。学生兴趣很高,这里虽然教师只提了一个问题,学生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体会。看似闲言碎语的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启发性提问。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会提出大量的数学问题,提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要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接着逐个提问: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那个呢?”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完同样的内容后,则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前一位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不假思索地随口答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后一位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内角和总是180°”这一结论。

三是重点处提问。“小数除以小数”这节课,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处理上,至于多位数除法和小数除以整数都是旧知识,应放在次要地位。如果教师在如何试商、如何计算上反复提问,这样既冲淡了主题,又使学生抓不住课的重点,导致学生对新课印象淡薄。因此这节课要突出这样的训练:已知86.4÷36=2.4,口算8.64÷3.6;0.864÷0.36=86.4÷3.6。当学生回答出8.64÷3.6=2.4时,教师追问:“你是怎样口算的?”这样的提问就突出了重点,真正问到了点子上,能够加深学生对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课堂教学提问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问。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语文教师要在板书设计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