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辅以针灸治疗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23 02:42:09

慢性萎缩性胃炎辅以针灸治疗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针灸辅助治疗小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小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8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中药七味胃痛胶囊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粘膜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56/58)与对照组87.93%(51/58)比较(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 对小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灸辅助治疗,促进患者胃粘膜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七味胃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针灸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受到多种致病因素作用而导致患者所发生的胃粘膜等病变[1]。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存在反复发作等特点。近年来,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则与慢性胃炎呈现为正比关系[2]。当Hp感染症状越为严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就越为严重。随着人们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改善和提高,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数逐渐增多。患者年龄越小,其的临床症状越不典型。然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但西药产生不良反应较多。中医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少等优点。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我院对此次所收治小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灸辅助治疗,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收治时间:2011年11月~2014年4月。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和上腹部疼痛以及厌食等。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和长期且没有规律性腹痛以及厌食、食欲不振、呕吐、腹胀等症状[3]。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患者的胃粘膜出现增粗和紊乱,十二指肠球部为充盈。Hp抗体检测:提示患者为Hp感染。排除患者存在剧烈的腹痛且难以忍受和严重的呕吐和腹泻等胃肠疾病;患者存在严重性胃穿孔和消化道出血等器质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等疾病;患者不能坚持服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4.0~12.5岁,平均为(8.5±1.0)岁;病程0.1~2.6个月,平均为(1.2±0.4)周。观察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3.5~12.0岁,平均为(8.0±1.5)岁;病程在0.2~2.7个月,平均为(1.3±0.5)周。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临床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46,阿莫西林125mg与克拉维酸31.25mg)治疗;大于12岁儿童,每次2片,一日三次。7~12岁儿童,每次1.5片,一日三次。1~7岁儿童,每次1片,一日三次。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14,0.5g/片)治疗,1片/d。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做好分餐制,避免患者与家庭成员发生相互感染。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禁忌辛辣等饮食。七味胃痛胶囊治疗,3粒/次,每日3次,饭前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选择直径0.3mm、长度25~40mm毫针。局部皮肤消毒后,先针刺背部膈俞穴,斜刺20mm,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3min,不需留针。患者处仰卧位,气海、关元直刺20mm,足三里直刺40mm。得气后,采用捻转补法。每个穴位行针1min。以上三个穴位的针柄上插入一根大约2cm的艾条,点燃后使得艾条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导穴位。血海直刺25 mm,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1min。每次需留针30min,1次/d。2组患者各治疗7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胃粘膜修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1.4疗效判断标准

胃粘膜修复情况: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胃粘膜增粗紊乱情况完全恢复。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胃粘膜增粗紊乱情况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好转。

临床总疗效: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紊乱增粗紊乱情况得到好转,Hp抗体完全转阴,临床腹胀等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紊乱增粗紊乱情况得到好转,Hp抗体完全转阴,临床腹胀等症状得到好转。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减轻。无效:患者的Hp抗体未转阴。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粘膜修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胃粘膜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胃粘膜修复比较情况(例)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58例)

32

17

9

84.48

观察组(58例)

42

15

1

98.28

X2

5.695

P

<0.05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56/58)与对照组87.93%(51/58)比较(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例)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58例)

30

15

6

7

87.93

观察组(58例)

37

10

9

2

96.55

X2

6.65

P

<0.05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

3讨论

临床上,大多数小儿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然而急性胃炎则比较少见。根据病理学改变将其分为: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以及肥厚性胃炎等。在小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主要以浅表性胃炎为主,然而萎缩性胃炎则比较少见。目前西医已公认HP感染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病因,该菌存在于胃窦表浅黏膜内,造成上皮细胞炎性浸润,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将HP转阴率及根除率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愈标准[3]。奥美拉唑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阻抑H+从细胞浆内转移到胃腔而抑制胃酸分泌。

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菌素治疗,但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HP容易引起耐药,且常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很难达到完全根治的目的[4]。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气血不畅、胃气瘀滞、饮食积滞、外邪侵袭引起,七味胃痛胶囊配方中的吴茱萸、荜茇、高良姜及肉桂四味药具有温中行气,散寒止痛,降逆消食的作用[5]。木香、鸡内金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之作用,次碳酸铋能保护胃粘膜。笔者临床应用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治疗,同时配合中药七味胃痛胶囊治疗,能有效杀灭HP,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元位于人体四肢中心处,针灸关元能滋养先天之气和、培补后天之气效果;气海为任脉穴,其为气之海,具有助运化之机,能通任脉。温补下元,则能够益气固本,并且能够宣通涩滞,使升降复其常度消除患者因郁结和气逆上冲而导致的各种症状[6]。足三里则为胃经合穴,针灸足三里,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及强脾健胃的效果。针刺血海后,能改善其血流变及凝血指标。膈俞能补气养血,利膈平逆。经过此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粘膜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56/58)与对照组87.93%(51/58)比较(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可促进患者胃粘膜修复,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国新,李素荷.基于CONSORT和STRICTA评价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4):983-986.

[2]蒋文杰,吴璐一,陆,等.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3):229-232.

[3]廖纬琳,陈国忠,胡辉,等.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233-238.

[4]程红杰,牛少强,张乃卫,等.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51-853.

[5]谷巍,胡起超.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61-364.

[6]邹煜明,穆颖.养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2):49-50.

上一篇:早期手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脓胸的效果... 下一篇:咪唑斯汀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