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民生新闻传播经验研究

时间:2022-03-19 12:51:13

河南电视台民生新闻传播经验研究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用平民视角,以人文关怀的理念关注民众日常生活的新的电视新闻形态。它以独特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在新闻的内容生产、播报方式以及舆论监督等方面给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使新闻传播的姿态向平民化转变,新闻的内容以记录百姓生存状态和现实需求为主。本文以河南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民生大参考》、《都市报道扩大版》为研究对象,对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中取得的传播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民生新闻理论基础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在“使用与满足”中吸引受众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态,其取得的每一点成功都是把握受众需求、遵循传播规律的结果。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学价值在于充分利用了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敏锐地把握住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受众需求的转变。

传播学者布鲁姆勒(Blumler)和卡茨(Katz)在他们的合著《大众传播的使用》一书中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他们指出:人们使用媒介,取决于人们自身的需求、希望和动机。受众常常基于个体的需求、兴趣和品位来选择媒介,而受众最典型的需求就是获得信息、休闲、打发寂寞、进行娱乐以及“逃避”现实。同时此书在研究人们对传媒利用的基础上,还考察了影响人们利用传媒的各种变量因素。“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的中心议题是:受众为什么使用媒介,他们用媒介来做什么?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R・赖特(CharlesR.Wright)认为,既然媒介是为各种社会需求――例如增强凝聚力、传承文化、进行社会控制,以及公共信息而服务的,那么就可以认为,受众个体也同样是为了相关的目的――例如获取个人指南、休闲、调整、获知信息、形成认同而使用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理解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媒体的内容定位指明了方向。

布鲁姆勒和卡茨还描述了受众使用媒介并因此而得到满足的逻辑:即“社会和心理根源改变了受众的需求,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某些期望,于是开始寻找大众媒体和其他消息来源,因而导致了不同形式的接触媒体(或从事其他活动),以致产生了需求的满足,和其他大多数或许是无意的后果”。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以下面图表的形式来做更直观的描述: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受众对大众媒体产生需求的主要原因。在这两个因素中,社会因素又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虽然个体的心理因素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以及不可把握性,但是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的改革和变迁对于受众需求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河南电视台民生新闻又是怎样在“使用与满足”中赢取受众的呢?

首先,社会因素的影响是构成河南电视台民生新闻出现的根本原因。如上文所述,中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艰难的社会转型之路。所谓社会转型,即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就是由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为主要社会联结网的关系型社会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主要交结点的信息型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时差,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存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少。而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为大众媒体的迅速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由于国家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普及,受众对于生活的质量日益关注,同时权益意识也在相应提高。受众对自我身边“微观环境”的关注超过了对国家“宏观环境”的关注,因此,传统的以“传递政府的声音”为理念的电视媒体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否则就难以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取胜。

其次,受众本身的“需求”是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前提。正是在受众这一“需求”的促进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抛却了以往目光向“上”的传播理念和传播姿态,以受众的贴心人自居,关注受众关心的事,说出受众想说的话,让受众充分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贯彻平民理念,真正以人为本,关心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关心群众身边的利益。再小的事情放到中国,乘以13亿人,也不是小事。下水管道堵塞可能是小事,但是一个下水管道的堵塞却可能影响到成百上千居民的生活,那么新闻媒体就应该“莫因善小而不为”,切实把老百姓的困难放在心上。因此,百姓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变成了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常见内容。老百姓体会到了媒体的关心,对节目自然关注、喜欢了。以《民生大参考》栏目为例,2010年1月1日,该栏目播出的新闻内容是《元旦放假,加班费多少?》。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采访部分单位,为观众算了一笔“节假日加班费的账”。就新闻内容的价值而言,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却与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电视民生新闻正是在“满足”受众的“需求”中发展起来的。

用非语言符号构建平民化的传播情景架构

在传播的过程中,语言的内容直接表达着传者想要传递给对方的信息。而对于面对面的传播而言,不只是语言,传者的一切都在传递着某种信息,非语言符号便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传递方式。非语言符号在信息的传递中具有立体性、生动性的特点,尤其是长于同时表达复杂的感情和信息。非语言符号可以让人准确地把握传者的心理状态并且了解传者真实的思想意图。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在他的著作《电视与社会》一书的开篇指出:“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完全被图像和信息所包围。图像和信息来源于众多渠道,包括电视、广告、时装等。”在所有的大众媒体中,电视对于图像的传递无疑是最具活力、最形象的一种。电视的传播是一种全息传播。电视图像是直观的形象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事物的声响、色彩、形状和结构。据各种实验资料表明,人的脑子接受眼睛的信息比接受耳朵的信息多30倍,因此,图像对于大脑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大大超过文字。综观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我们发现,较之其他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栏目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试看下面几个方面:

服装。服装是指人们的穿着打扮,它依附于人体并显示一定的含义,因此传递着最为丰富的信息。在电视传播中,不同的栏目形式对于服装有着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新闻类节目要求主持人的服装要庄重、大方,而电视民生新闻则开辟了新闻类节目服装的新天地,选择了与栏目风格一致的亲切、随和的服装类型。例如《都市报道扩大版》的主持人孟湛每次的穿着都非常休闲,这样就给人一种比较平民、随和的感觉。

语调。语调是指人说话时的语气和声调。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语调,意义就大不一样。民生新闻主播的播音语气语调全然是生活的原生态,没有做作,也没有特别的修饰,既不属于义正词严式的严肃型风格,也不是嘻嘻哈哈完全娱乐化的艺人式主持,而是完全生活化的、平民化的和家常式的。对于新闻,他们也不是传统的念着稿子播新闻,而是侃新闻、聊新闻、说新闻、评新闻。正是这种“侃”、“说”、“聊”、“评”新闻的形式,使观众觉得自己犹如在和一个知心人谈话,因此赢得了受众的喜爱。

民生新闻的场景设置:场景设置是一种传播情景。不同的传播情景,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看到电视新闻栏目都比较重视主播场景的设计,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背后常常是央视的多台新闻传播屏幕,给人一种即时感和专业感。但是,较之其他电视新闻,民生新闻的主播场景设计,常常简单、随意,给人一种平民化的感觉。

民生新闻在受众“需求”的促进下,抛却了以往目光向“上”的传播理念和传播姿态,充分利用非语言符号来构建平民化的传播情景架构,以受众的贴心人自居,关注老百姓的需求,在传播过程中贯彻平民理念。

参考文献:

[1]贾奎林.浅议电视文化[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3).

[2]张建珍,吴海清.中国社会转型与电视文化的变化[J].中国传媒报告,2005(4).

[3]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建构[J].新闻大学,2003(1).

[4]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3).

[5]张鸿雁.农村人口都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孟德斯鸠《农民的终结》带来的思考[J].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月刊,2006(6).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论郑州城市品牌形象的标志设计 下一篇:试论古代罗马帝国的葬式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