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打好民生新闻这张牌

时间:2022-10-16 07:36:16

河南日报打好民生新闻这张牌

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民众安居乐业。本世纪初,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宏大叙事的做法,因报道内容贴近民生和对民众价值尊重等因素而名噪一时,遂成各城市电视台主打节目之一。随后,民生新闻概念为报纸等其他媒体所接纳和应用。

党报作为媒体的排头兵,做好民生新闻更是责无旁贷。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如何做好做强民生新闻,更是党报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河南日报》的改革对于中部地区的媒体改革具有示范意义。2005年1月1日,《河南日报》全新改版,扩版、增容。经过改革,民生新闻成为《河南日报》的重头戏。以《河南日报》为个案,我们可以看到党报做好民生新闻的路径选择。

在报道理念上,关注民生,增强服务性,以群众喜爱为目标。有一种观点认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主要负责权威的党政信息和解读大政方针,因而关注民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但事实并非如此。民生与党报的权威性相联系,关注民生是党报权威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信息的正式、及时、可信,是党报的‘硬’权威性;那么,为民所用、为民说话、排忧解难、贴心服务,赢得尊重、树立威信,就是党报的‘软’权威性”。①重视民生新闻,契合读者需求,才能得到读者认同。具有亲和力的党报才可能更好地传递民心、民情、民意,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报业集团按照“权威媒体,政经大报,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定位,落实“抓好两头,堵住中间”的抓手,努力达到“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同行敬慕”的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②民生在此次改革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内涵把握上,扩大涵盖范围,同时增强政经新闻的民生性。广义的民生新闻概念外延宽泛,除日常社会新闻外,还可包括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服务资讯、经济政策解读、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等,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和呈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民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对于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事政治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民众经济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金融经济信息和国家对于经济政策的相关调整等信息的需求也越发明显。传统的党报新闻内容多集中在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这类“正统”题材上,尤其是会议类新闻更是数不胜数。然而由于传统的写作手法等缘故,读者不愿细读,达不到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很多会议新闻中的相关政策措施都是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若摒弃以往的会议新闻报道手法,以民众的视角去写作,去挑选和挖掘与百姓利益相关的新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读与民众相关的政策,也就不失为好的民生新闻。改版后,《河南日报》对版面进行了大调整:增加了新闻版面,并将经济类新闻重新整合,加大了报道力度。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专版,如“谈话”、“新闻视点”、“民声民情”、“案与法”、“焦点网谈”、“舆论关注”等。专门选取公众感兴趣的热点新闻事件、普通民生问题等,或详细解读,或深入剖析,或归纳总结,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读者对此评价颇高。

在报道内容上,以民众为主角,让普通民众登上报纸版面。以往,党报给人的印象是“高高在上”,版面上充斥的是领导人出席各种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随着近年来党报改革步伐的加快,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变,但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目标尚有距离。如何让党报真正地融入民众、为民众所接受是党报亟须探讨的课题。《河南日报》的做法是让普通民众走进报纸版面,成为新闻的“主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③真实记录普通民众生活的变迁,摆脱以往党报典型报道中的“高”、“大”、“全”倾向。“新闻视点”专版推出了“当代河南人素描”系列报道(《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难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讲述了大孝无声的乡村青年、热心为民的农民网友、坚强的农村女性、憨厚的村支书、真诚为民的片警、敬业的摄影记者、无私奉献的山区老师、为打工子弟办学的夫妻、雪域高原探矿的工程师、为贫困地区百姓免费手术的眼科专家、反垄断的律师、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捐献干细胞的护士、勇斗歹徒的打工青年等普通民众的故事,反映了当代河南人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了网友的评点热浪。“焦点网谈”专版随之跟进,编发了《中原崛起需要四种河南人》,形成了新一轮的热议,延长了新闻报道的生命周期,形成了新闻影响力的放大效应。

在报道方式上,邀请民众参与,创新报道形式。民生新闻虽是以民众为主角,但往往是被动的主角,民众处于被采写者的地位。而《河南日报》创新了报道形式,以“谈话”、“焦点网谈”等专栏为依托,邀请民众积极参与,更加关注与民众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在这里,受众承担起“传者”的角色,其参与欲望得到满足,同时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谈话”专版每次都是针对特定的话题,邀请各方利益代表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信息平台,从而进行意见的交流和对话,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今年3月11日的“谈话”版就年后的“用工荒”这一社会热点,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观念变化这一话题,邀请几位新生代农民工的代表。他们经过打拼后,现在是保安队长、个体商户、软件工程师等,同时还邀请了用工单位的领导和中科院的专家,在颇具现场感的多方发言的基础上,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章的主题――“‘农民工’仅仅是我们的符号”。

有学者指出,Web2.O时代是完全建立在“信息生产”的革命上的,能促进网络内容的个体生产,即让“微内容”大幅度产生。众多观众设置社会议程、提高信息和发表意见,而专业的媒体和专业工作者则提供高效的内容聚合、意义梳理和价值提升。④获评2006年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的《河南日报》“焦点网谈”正是采用了此种做法,通过对网络意见的“内容聚合、意义梳理和价值提升”,将网络内容为己所用。专版以“点击事实、网聚观点、制造思想”为宗旨,让网友在网站论坛上讨论热点话题,每周二、四在报纸再现网上和手机短信中的热门话题,同时公开网友反映的部分问题,由记者去采访落实,并将信息回馈。“焦点网谈”专版自今年3月以来相继推出的《河南人该怎样打造自己的“赵本山”》、《网友献策黄河大堤保护开发》、《网友盼“大病救助”机制早日形成》等话题,既有网友众议,也不乏专家的献策建言;在互动基础上,读者和网友反应热烈。

注 释:

①潘峰:《民生无小事堪做大文章》,《新闻知识》,2009(2)。

②人民网河南视窗,http://www.hnsc.com.cn/news/2006/03/18/93893.htm

③时统宇:《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民生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④喻国明、李彪:《未来媒体竞争的聚焦点》,《新闻战线》,2007(4)。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上一篇:娱乐至死 第24期 下一篇:户外LED广告投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