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范文

时间:2023-10-28 00:44:19

河南方言篇1

关键词:文化;河南方言;豫剧

中图分类号:H1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25-03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进行了阐释,首先强调指出方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地方戏曲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标志。两者紧密联系,互为载体,共同构成地域文化体系。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发展区域之一,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豫剧是河南的文化品牌,以河南方言为载体,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河南方言的俗词俚语,声韵特征增强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原地区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彰显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试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的关系。

一、河南方言和豫剧概念的界定

(一)河南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河南方言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话,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民族共同语,共有381个县市,河南境内有107个。据贺巍的分区,中原官话八个次方言片中,河南境内有七个方言片,其中“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四个方言片内的方言是纯粹的河南方言[1]。河南方言语音节奏稳重清晰,五音俱全,四呼规正,调值低,入声多,尖音重,五度的高音与低音间距离小。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调值分别为24、42、55、312,韵母共86个,词汇和语法与北京官话的共同性多,方言语汇丰富,句式简短明快[2]。

(二)豫剧

戏曲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方言等多种形式。任何一种戏曲的起源都具有地域性,其发展的最初阶段都是地方戏。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河南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诞生在河南开封及其周县,明清鼎盛,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56年与京、评、越剧合称全国四大剧种。豫剧的唱腔语言是在开封、郑州“中州语”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方言形成的,腔调高亢爽朗,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

二、方言和地方戏的关系

方言、地方戏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都是历史积淀形成的浓厚地域文明的象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戏在产生之初,其显著特征是方言而非声腔,以方言为基础的声腔特性是地方戏艺术风格之本。无论是板腔体还是曲牌体,都是基于方言“腔词关系”不断磨合的产物。它的“语言表征、文化内源、表演形式、声腔特征等无不沾染着某个剧种原生地的乡土特色”[3]方言作为载体,体现了地方戏所蕴含的丰富的地区民俗文化、生产方式、思维习惯。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相近性和同地域人们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因素的趋同性密不可分。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认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4]。

三、河南方言和豫剧

地方戏语言自古口耳相传较之方言口语具有稳固性,豫剧具有浓厚的河南方言色彩,记录保留了大量的河南方言土语,这些语言资源折射出河南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生活情趣。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5]因此豫剧中的方言保留着当地居民的原始记忆,在语言学、民俗文化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豫剧中的方言具有语言学价值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河南方言词汇、语法、语音独具特色,作为一种语言的历史资料有助于语言学研究。

1.豫剧中的方言词汇

豫剧保存有大量的河南方言词汇,这些带着地域特色的词汇是民俗与方言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性与凝固性。

(1)表示动作行为和心理情感的动词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花木兰》)“裢”阴平,24调,意为缝补、编织。

我长点蒜,再抓一把胡椒面,老婆子喝了好出汗。(《喝面叶》)“长”阳平,表示放,多用于烹饪,如:长油、长盐、长菜叶等。

老头子啊,他死活也不叫闺女出嫁。怄到过年,七月七。(《王婆扎针》)“怄”表示怄气,不愉快,如:“小两口正怄哩,晌午都没开火。”

我好抡棒槌拉铁弓。(《花打朝》)“抡”,用力挥动之意。如:抡枪、抡刀、抡拳头。

小菊儿你睡得又甜又香,发呓怔你还在喊爹叫娘。(《李双双》)“发呓怔”指睡觉说梦话,如:“小妮儿老发呓怔,黑里睡不牢稳。”

在家生来好喝水。(《朝阳沟》)“好”去声,意为喜欢,如“这货整天好吃好喝不出活”、好生闷气。“好”上声表示跟坏对立,上声变去声,词性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意义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种词类活用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已有之。如“王”名词用如动词、“饮”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等。

2.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

中中中,俺们菊谭就是产芝麻出香油。(《三院禁约碑》)

“中”是最具河南特色的典型方言词语,言语交际中具有褒义特征,表示“肯定、认可、好、行”。河南人对“中”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眼里,“中”不仅仅是方位词,而且是打着历史烙印的厚重文化。“中”作为地理方位,表示中心。河南自古位居中原,是狭义的“中国”,有“中州、豫州、中原”之称,作为中国古代九州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先祖活动的重要地区和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流传“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人的伦理观念里,崇尚“中”,以“不偏不倚”、“中和”、“中庸”为美。“中”有着河南人的地域认同和历史自豪感。“你说‘中’,我说‘中’,中原是我们的老祖宗!”;“中!中!咱们河南就是中!”更是通过影视媒体响彻大江南北,“中”早已成为地域文化符号与河南人的身份标记。

实在作难哪!(《洛阳桥》)“作难”指遇到困难犯愁,如:“咋弄哩,老作难呐!”

刘发他没有钱哪也算白搭。(《王婆扎针》“白搭”指没有用处,不起作用。如:“夜个学得全忘啦,算白搭!”

我说金她妈,你别迷啦!(《王婆扎针》)“迷”,发迷,糊涂之意。如:“俺咋年龄不大,恁迷哩!”

推出来面来白生生的生啊,蒸出来小蒸馍暄腾腾。(《推磨》)“白生生”形容白,“暄腾腾”指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有弹性。

清凌凌一股水。(《朝阳沟》)“清凌凌”指清澈。

你妹妹从小她就勤谨。(《朝阳沟》)“勤谨”是勤恳的意思。如:“这孩儿勤谨,打晌午学到将才。”

3.表示亲属称谓的名词

叫你个大,叫我声妈。(《马古伦》)“大”和“妈”互文对举,“大”指代父亲。

都想起俺那个死妮子。(《王婆扎针》)“妮子”指小女孩。

除此,还有副词,如:“回马三刀,砍得也怪准”(《穆桂英挂帅》)。量词,如:“一杆笔胜过百杆枪”(《卖苗郎》)等。

“咦”、“咋”、“啥”等方言词语在豫剧中使用频率较高,如:“不愁当一个哪啥?啥?啥――当一个农业科学家。”(《朝阳沟》)“你拿个刀子把俺的猪肚子剥开,看看到底有没有红薯苗,要是没有,那咋说?”(《李双双》)

豫剧中有大量的谚语、俗语、成语、詈语,这些语言艺术结晶以精炼的形式充溢着浓郁的中原乡土风情。如“文过饰非”、“头悬梁,锥刺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三娘教子》)、“当面教训子,背地里无有人”(《打金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回家卖红薯。”(《七品芝麻官》)、“太太的衣服还没穿好,小小儿啦,您娘那脚!催、催、催、催得太太头发蒙!”(《花打朝》)

4.豫剧体现河南方言的语法特点

豫剧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河南方言语法特点的重要线索。

(1)河南方言代词的特色

在河南方言中,“俺”表示第一人称代词,可指单数,如“你看俺可怜不可怜?”(《三娘教子》),也可指复数“五百年造就的俺是一家。”(《月老仙在空中姻缘造下》)。普通话中“您”是敬称,河南方言中“您”可以广泛用于第二人称,相当于“你”,如“俺念在孙刘两家结秦晋,才准您借荆州啊!”(《黄鹤楼》)。除表单数外,还可表复数,如“黄鹤楼上摆酒令,逼您君臣还吾城”(《黄鹤楼》)、“您老的老、小的小,老少二人无人管,王春娥我挑起了千斤担!”(《三娘教子》)

(2)河南方言中的“将”和“把”

河南方言中“将”相当于介词“把”。如:“风雨将他伴”(《曹公外传》)。河南方言中表“处置”义的“把”和普通话相近,但也有差异,普通话“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是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词重叠式、动态助词。河南方言中,“把”字句中有大量单音节动词可以直接作谓语,如:“我去把兵瞧”(《南阳关》)、“用目儿细把他观。”(《洛阳桥》)、“俺知道就是俺的那个他来把那亲迎哪!”(《香囊记》)、“一时间亲朋好友都把来往断”(《三娘教子》)、“到夜晚我独自偷把泪落”(《秦雪梅教子》)、“何必回来要把村官当”(《门里门外》)。

5.豫剧体现河南方言的语音特点

豫剧常用归韵的十三道辙,声调差异较大,豫剧大多有四个调类,怀邦和怀调有五个调类,扬高戏无入声。豫剧的地理分布和河南方言地理有密切的关系,河南省面积十分之九是非入声区。根据李荣与贺巍的分区,豫北安阳、林州、新乡、获嘉、济源、辉县等十八个县市保留入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调类,怀邦和怀调处在从沁阳到安阳之间的入声区,扬高戏所在的灵宝与陕县无入声,但四声调值却又与入声区的沁阳相近。除此,还有尖团分立的现象,河南省东北部商丘、濮阳至安阳以及中西部郑州、许昌、洛阳、南阳之间的地域内区分尖团,而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地区尖团合流。

(二)豫剧中方言的民俗文化价值

河南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使之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大大提升了其价值。豫剧中的方言词语是民俗和方言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地域文化。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豫剧反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中原文化,记录着河南人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是宝贵的民俗文化矿藏。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界于北纬31°23′与36°22′,东经110°21′与116°39′之间。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耕地1.1亿亩,是农业大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信阳等地种植水稻。

河南人喜食面食,面食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把馒头、面条、面汤作为主食。这种饮食习俗在豫剧中多有体现,如“推出来面来白生生的生啊,蒸出来小蒸馍暄腾腾。”(《推磨》)“俺给你擀面条,烙油馍,绿豆面叶儿随便喝。”(《劈殿》)“油馍”在河南方言中指加油烙的饼或者油炸的一种块状食品。“面叶儿”指薄而宽的面条儿,分甜咸两种,甜面叶指不放盐、糖等作料的淡面条。“烩面”更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除此,还有卤面、浆面条、捞面、汤面、炒面、蒜面条等。河南人喜欢吃馍,饮食中有烙馍、■子馍、菜馍、枣馍、菜蟒等,同时孕育了河南绚丽多姿的面塑文化。面塑,河南称之为“捏面花”,具有“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艺术特点。豫西的洛阳、灵宝;豫北的安阳、内黄、浚县、鹤壁;豫东的尉氏、沈丘;还有许昌、登封、新郑等地,都有风格迥异的面食艺术。其中灵宝面花和沈丘的顾家馍最有名。

豫剧中有“只摆上七个碟子八个碗,一壶热酒搁在正中间。”(《罗焕跪妻》)在河南人的日常饮食中,碗是不可或缺的餐具,碗可盛饭、菜、酒、茶。河南人用的碗多是海碗,体现着粗犷和豪爽。菜品中还有扣碗,种类繁多,常有小酥肉、芥菜肉、腐乳肉、丸子、莲菜、豆腐等,味道妙不可言,是节庆招待客人的佳肴。

任何一种戏曲和方言都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发展、演变的。地方戏影响力的大小、传播面的广狭,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作为载体的方言生命力。方言作为地方戏的标志体现了地方戏曲的特性。两者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地域特征。地方戏中的方言真实地反映了民间纯正、鲜活的生活状态,为语言学、民俗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四、结语

豫剧和河南方言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厚重的中原文化。它们深深地印在河南人的基因中和厚重的河南文化交织在一起,成为河南人的精神家园、奋斗动力。深入研究豫剧中的河南方言,挖掘其表现的地域文化内涵,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探究蕴藏在语言中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目前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运动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动、交通的便利、大众传媒的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河南方言逐渐弱化,以方言为载体的戏曲等文化形式呈现萎缩趋势。因此豫剧和河南方言的研究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对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意识,提升河南形象、中原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贺巍.中原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2).

[2]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言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45.

[3]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2.

[4]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39.

[5]陈定安.翻译精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5.

[6]赵抱衡.豫剧经典唱段100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

河南方言篇2

关键词:台前方言 方音概况 语音特点

台前地处豫鲁交界之地,南、东、北三面分别与山东省的郓城县、梁山县、阳谷县接壤,呈犀牛角状插入山东境内。1964年前,其境域为山东省所辖,属寿张县一部分。1964年并入范县,划归河南省。1974年又与范县分治,成立台前工委,1978年正式建县。从行政区划的沿革及现有的语音实际看,台前方言带有过渡地带的性质,属中原官话的兖菏片。①

台前县辖区面积虽不甚广大,然而随黄河岸势东西延伸,地形狭长,加之其复杂的历史地理境况,使它受外埠语音的影响有所不同,内部也便产生了些许差异,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区。②东区有吴坝乡、夹河乡和打渔陈乡东部;西区有清水河乡、侯庙镇、后方乡、马楼乡、孙口乡、城关镇和打渔陈乡西部。两区在语音方面的主要不同点是:东区没有舌尖后音[t?、t??、?],而西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分明。③

笔者系土生土长的台前人,家住方言西区的农村,读大学前几未离开过台前县域,故能说接近纯正的台前方言。此外还有两位合作发音的村民:王春东,男,1962年生,高中文化程度,务农,居方言西区;姜传生,男,1958年生,初中文化程度,务农,居方言东区。

一、语音概况

(一)声母27个(含零声母)④

p玻 p?破 m摸 f佛刷 v晚

t道 t?特 n那 l里

ts子 ts?此 s斯 z热 ?儿

t?知 t??吃 ?师

t?九遵抓 t??求村踹 ?鸟 ?休孙

k哥 k?开 x喝 ?袄 ?容

Φ 啊鱼闰

(注:1.方言东区只有24个声母,没有舌尖后音[t?、t??、?]。2.[?]发音时摩擦较轻。3.[?]发音时卷舌明显,末尾自然带出央元音[?]。)

(二)韵母41个(不含儿化韵)⑤

?资吃师 i衣西低 u布入书 y女

yu猪粗塑

a啊妈发 ia呀家虾 ua蛙瓜华 ya抓爪髽

?哥波说 i?耶铁列 u?窝国桌 y?药锁学

?哀海帅 i?矮街鞋 u?歪帅怪 y?拽踹搋

?袄饱烧 i?腰条消

ei累塞麦水隔笔墨勒摘 uei对会威 yei最脆碎

ou欧丑走 iou忧流秋

?安难栓 i?烟莲田 u?端关船 y?全远蒜

?恩真顺 i?因林新 u?温魂顿 y?晕均孙

a?昂方双 ia?央江良 ua?汪光荒 ya?庄窗壮

??亨耕争 i?英平令 u? 翁中东 y?拥穷雄

(注:1.方言西区有韵母36个,方言东区有韵母40个,东区较西区多了[ya、y?、yei、yu、ya?]5个撮口呼韵母,而少了韵母[?]。2.[yu]韵母来自精组普通话读合口单韵母[u]的字,收尾时舌位后移,[y]更像是一个介音,读音比较含糊不清,读如[you]。⑥3.普通话e组韵和o组韵中的主要元音在台前方言中都读作央元音[?]。)

(三)声调4个

阴平 13 天山风

阳平 42 白杨晴

上声 55 品雨我

去声 312 秀燕梦

(注:1.去声结尾的曲折不到3,与2的距离更近。2.方言东区的阴平调稍带曲折,起始位置接近2,可以记作213。)

二、语音特点

(一)声母特点

1.方言东区,古知、庄、章三组(除合口擦音外)与古精组开口洪音合流,今音均读作[ts、ts?、s],如“知识”作[ts?13 s?42]。古精组合口多读撮口,今声母作[t?、t??、?],如“遵”读作[t?y?13],“村”作[t??y?13],“孙”作[?y?13]。古知、庄、章三组合口塞擦音字也大多读作撮口,今声母作[t?、t?? ],如“抓”读作[t?ya13],“踹”作[t??y?312]。

2.方言西区,古知、庄、章三组(除合口擦音外)今音作[t?、t??、?],而古精组字无论开口还是合口,今音都作[ts、ts?、s]。这与北京话的古今声母演变规律一致。

3.方言东、西两区,古知、庄、章三组的合口擦音字声母都读作[f]。如“书、双”分别读作[fu13][fɑ?13]。

4.止摄日母字(除开口三等外)今声母读作[z]。如“日”读作[zi312]。而止摄开口三等的日母字声母读作舌尖后边音[?],如“耳”读作[??55]。

5.古影疑两母开口一二等字的今声母读舌根浊擦音[?],如“袄”读作[??55],“安”读作[??13]。

6.古喻母通摄合口四等字的今声母读半元音[?]。如“容”读作[?u?42]。

7.台前方言中保留了古娘母字和古泥母字的分化状况,今音分别作[?]和[n]。[?]拼细音,[n]拼洪音,互为补充。如“鸟”读作[?iao55]。

8.台前方言中,古合口微母字不同于普通话读零声母,而作唇齿音[v]。如“晚”读作[va? 55]。

(二)韵母特点

1.古止蟹摄合口三等非组如“飞非废”等字韵母均作[i],如“飞”读作[fi13]。

2.古梗摄开口入声二等帮见系字和古曾摄开口入声一等端系字韵母都作[ei],如“拍”读作[p?ei13],“隔”读作[kei13],“德”读作[tei42],“墨”读作[mei312]。

3.台前方言东区,由于古精组合口多读撮口韵和古知、庄、章三组合口塞擦音字也大多读作撮口韵,所以撮口韵要比普通话的多。一般地,只要有合口呼韵母就有相应的撮口呼韵母的存在。

(三)声调特点

古入声清声母和大部分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入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这与中原官话的古入声分化规律是一致的。

本文初稿曾得导师周志锋教授指正,谨致谢忱。

注 释:

①关于台前方言区的归属,存有争议。李荣《中国语言地图集》

(1987)把它归入带有北方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Zb)。《台前县志·方言志》未明确其归属,只是说“台前方言颇接近鲁西南西菏片方言,同属北方话中的中原官话”。《河南省志·方言志》则把它归入中原官话下的郑汴片。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的分区》,他们根据古知庄章今声母的读音把台前与郓城、菏泽等地区一并归入山东方言的西鲁片。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基础上把中原官话独立出来,并重新划分片属,把台前方言放在了山东方言区较为集中的兖菏片里面,我们以为这很符合台前方言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本文暂采用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中的观点。

②具体来说,夹河乡、吴坝乡和打渔陈乡东部与阳谷县张秋镇、阿

城镇及东阿县刘集镇、关山乡语音相似;马楼、清水河两乡大部分与郓城县北部语音相仿;侯庙镇西部、清水河乡甘草堌堆一带与范县东部语音接近;城关镇、孙口乡、后方乡、侯庙镇东部、打渔陈乡西部与阳谷县寿张镇语音大致相同。然而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东、西区语音之间的差异正趋于模糊。

③关于东、西区的不同点,《台前县志·方言志》还说明一点:

“东区不分尖团音,西区分尖团音。”但我们根据台前方言的现实状况认为,老派东区方言存在分尖团的现象,到现在除个别词语外已经不再区分尖团。

④《台前县志·方言志》记录了声母24个。

⑤《台前县志·方言志》记录了韵母42个。

⑥《台前县志·方言志》将[yu]韵记作[you],看成和[ou]相配的撮

口韵。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7.

[2]邵文杰.河南省志·方言志[M].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3]贾传棠.台前县志[M].台前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4]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彦.梁山方言音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2005.

[6]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

[7]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4).

[8]张世方.中原官话知系字读唇齿音声母的形成与分布[J].语言科学,2004,(4).

河南方言篇3

关键词:清丰方言 声 韵 调系统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县域总面积869平方公里,总人口64.6万人,下辖14乡3镇,共502个行政村。根据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2005),清丰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本文以清丰县城关镇(城关镇在县城西半部,是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言在语音方面具有代表性)方言为准对清丰方言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总结归纳了清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中的有关规律。

一.清丰方言的声母系统

清丰方言的声母共23个,其中塞音6个,擦音6个,塞擦音6个,鼻音3个,边音1个以及1个零声母。

声母字例:

1-帮布别 2-怕盘甫 3-名门敏 4-费废丰

5-到叨多 6-头通特 7-拿农能 8-娘年牛

9-来绿恁 10-鬼归搞 11-开亏课 12-话化灰

13-剧祝主 14-去吃出墙15-叙述像 16-钻咋整

17-占座尊 18-数苏三 19-然人如 20-资最糟

21-凑从村 22-=心算选 23-问元闰(零声母)

说明:

1.个别字的存在误读现象。如:械(xie读成jie),甫(fu读成pu),俊(jun读成zun),嫩(nen读成lun)。

2.清丰方言中,普遍存在尖音现象。

二.清丰方言的韵母系统

清丰方言共有42个韵母,10个单韵母,16个复韵母和16个鼻韵母。

韵母字例:

1-资梓四 2-吃池值 3-屋醋佛 4-雨足宿

5-知迟时 6-二儿而 7-歌唱则 8-德黑则

9-姐铁拍 10-国说或 11-月却靴 12-辣大脏

13-家假掐 14-花瓜挖 15-过河某 16-锅乐颗

17-哟约药 18-爱害台 19-戒街鞋 20-坏外快

21-杯对最 22-位飞灰 23-包刀敲 24-腰交跳

25-都数六 26-九修六 27-山团减 28-烟间面

29-弯短关 30-冤圆卷 31-根肯狠 32-紧林刃

33-温淋嫩 34-云润闰 35-张方讲 36-养亮强

37-王床光 38-东风同 39-精灵京 40-翁嗡

41-东红轰 42-用凶穷

说明:

1.清丰方言中韵母比普通话多三个。

2.清丰方言中有的字与普通话的读音相比有出入,如:读韵母e成uo,如:课、科。而韵母应读uo的却读成ue,如:国guo读成gue。

3.声韵配合错误,直接将e用在声母之后,声韵相配。如:拍(pe)、摘(zhe)、窄(zhe)、克(ke)、麦(me)、脉(me)等。

三.清丰方言的声调系统

通过对《方言调查字表》中《声调例字表》的考察,清丰方言的声调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型 调值 声调例字

阴平 24 刚知超初

阳平 42 娘云难龙

上声 55 走买雨五

去声 312 坐部郑病

从上表可以看出,清丰方言调型虽然与普通话是一样的,但是调值存在着明显差异。

清丰方言声调古今对照表

说明:

1.古平、清声母字,普通话读55调,清丰方言读24调。如: 聪、功、哭、追、归、挥、臊等。

2.古平、次浊、全浊字,普通话读35调, 清丰方言读42调。如:逵、熬、瓢、嘹、男、篮等。

3.古上、清次浊声母字,普通话读214调,清丰方言读55调。如:组、走、脸、小、理、马、姐等。

4.古上、全浊声母字,普通话读51 调,清丰方言读312调。如:近、坐、淡、社。

5.古去清、浊声母字, 普通话读51 调,清丰方言读 312 调。如清声母的:盖、正、爱、汉;次浊的:岸、帽、用;全浊的:共、助、害。

6.古入声字归并到普通话去声的较多,清丰方言中入声字很少,且进入阴平的较多。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方言调查字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翟富生.河南蹼阳声韵调系统记略[J]. 殷都学刊,2000(1)

[4]段亚广.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5).

河南方言篇4

关键词:河南方言;有声档案;统一标准;协同机制

引言

河南古为豫州,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之南,因此被称为河南。河南方言主要为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焦作、新乡等地市为豫北晋语。河南方言与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有许多一致性,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差别细微;但河南方言也存在许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语音方面:普通话中尖团音不分,如:“修=休”、“想=响”,河南方言普遍区分尖团音,如:“修≠休”、“想≠响”。“脚、削、确、略”等古“见系字”在河南方言中的韵母发音与普通话不同。河南方言也不是匀质体,其内部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方言虽然可以相互通话,但语言之间的不同非常容易察觉。建设河南方言有声档案有利于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存河南方言。建设河南方言档案是发掘中原文化、维系中原情感的有效手段,还可以为刑侦等专业提供技术支持。

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是综合语言学和档案学两个学科的实践工程。语言学认为有声方言档案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语言,主要为保护濒危语言;通常在语言学理论下按照语言规律对特定目的地进行方言调查、采集、整理,形成语言差异丰富的方言有声语料库。档案学认为有声方言档案是档案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方言志的补充材料,通常以行政地区为单位,组织档案系统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选定老派、正宗的发音合作人进行语音收集和整理,形成音档保存。方言调查和方言语音归档自身性质决定了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语言学和档案学需要构建合理的协同机制才能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说,应当根据语言学规律和基本的语言理论进行方言语料的收集,根据档案学的要求进行音档的规整、保存与利用。方言档案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方言分区、统一标准、方言利用等层面因素。

1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要统一标准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是全国有声档案建设的一部分,是全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应当有统一标准,应当与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保持一致。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为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任务要求,由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组织启动的语言有声档案建设工程,协调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1]。从2008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即有计划地开始全国语言有声档案建设,先后在江苏、上海、北京等8省份开展了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其中,江苏、北京、上海三地的语言资源调查、整理已经完成,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并探索出一套“政府主导、学者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家团队运作及项目管理办法,完善了方言有声资源库的建设方案。技术层面,“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在2014年得到了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2015年国家依托当地高校启动对山西、浙江、重庆、福建四省市的方言调查,同时采用聘请专家组成调查团队的方式对濒危语言进行调查,充分整合资源,健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平台,并按计划启动不同省份的语言保护工作。

虽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通过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不断地将濒危语言和方言纳入语言保护的行列,但我国还没有对方言调查建档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虽然各个方言调查区都采用语言学中的调查内容,但在数据格式、调查内容、操作流程等方面还存在差异。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作为后启动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应充分考虑语音档案的标准问题,在之前项目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对濒危语言田野调查的操作规范和国际开放语档联盟OLAC(Open Languages Archives Community)的音档规范,制定统一标准。[2]

2 河南方言档案建设要注意区域划分

河南省辖18个地市,共159个县(市、区),总人口10722万人。据《中国方言地图集》河南方言大部分属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和晋语的邯新片。河南省内部的中原官话又分为郑曹、洛徐、蔡鲁、信蚌等四个区域。贺巍《中原官话的分区(稿)》将河南的中原官话分为郑开片、兖菏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等8个方言片[3],各个片区之间的语言差异细微。档案学理论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极少考虑方言本体的分片,缺少各县(市、区)方言之间的共性整合。语言学框架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虽然一般也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考察,但是除了地域问题之外,语言学更多关注各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个方言区的界限和过渡地带研究。语言学框架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容易构建系统的调查体系,但同时也存在先入为主的思想,不容易发现各方言片区之间的新差异。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可以分批次进行,首先根据已有的方言研究成果挑选研究基础丰富、方言特点明显、方言变化较快的地区进行方言调查和整理归档,形成河南濒危方言语音档案进行保存,完成第一阶段成果。其次按照档案学传统,对各个县(市、区)进行方言调查和整理,遵循方言调查的基本原则和语音档案的基本要求整理为第二阶段的成果。第三阶段选取各方言片区的交界毗邻地区进行方言调查和材料收集,探求方言片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变化。通过三阶段的调查研究形成资料全面充分、重点突出、界限清晰的河南方言有声档案。

3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要有连续性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保留下来的可被查阅的语言、图表、声音及各种记录[4]。档案具有历史性,同时具有连续性,不同时期的档案通常可以组成档案联,成为研究某一议题最重要、最真实的材料。方言研究一般只关注共时层面的研究,主要课题集中在当今某一地域的方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上的特点,只有寻求对语言特点的解释时才探求方言的历史来源。古代汉语研究,特别是古代汉语的语音研究由于没有保留语音档案,只能通过构拟的方法进行。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是档案学范畴,因此方言档案也应当有连续性。但方言有声档案建设作为语言学的问题又有其自身特点,相较于其他档案,方言的变化缓慢,不同年龄层的方言才会表现出不同。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应当是一个连续工程。连续工程首先表现在方言音档可以每十年进行一次调查整理,反映十年间同一地区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变化。连续的河南方言档案也应当可以在共时层面得到体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在方言上也必然表现出差异。选择方言发音合作人时注意年龄层次,不但要选择最地道、最正宗、最老派的发音合作者,也应当分别选取中年、青年两个层次的发音合作者,三者的年龄差异在二十岁为宜。老派的方言合作者按照方言调查的基本要求,必须符合诸如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没有离开过本地等条件,对中青年发音合作者则可以不做这样的要求,以反映真实的方言面貌。

4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要有实用性

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同时要考虑自身的实用性。语言学意义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其次方言有声档案建设可以为方言研究提供语料,为进一步确定方言分区,发现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规律,更深层次地发现语言变化的规律等。语言学意义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是为语言资源库贡献语料,对有声档案的利用则主要是选取语料。档案学意义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要将方言语料数字化,并通过不同介质保存归档,需要设计程序完善的检索和利用。语言学背景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是从“语料”来到“语料”去的过程,对方言有声档案的利用处于表面层次;档案学背景下的方言有声档案在建设初期偏向语料收集和整理,在中期偏向归档和保存,后期的方言有声档案则偏向综合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成果不只是服务于方言学和档案学,它同时可以为人类学、文学、民俗学、艺术学、文化学提供有益的材料,也可以为信息处理、自动翻译提供思路,还能够为刑侦提供辅的手段。因此,在方言有声档案建设中要将语料和档案区分开来,同时,在档案建设初期应当预见后期的档案利用,在收集语料时有所偏向。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在完成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发掘新材料,包括词汇、民俗、民谣、文化等因素的收集。为了充分利用方言档案,可以建设网络数据库提供在线服务,为各类研究提供材料。

5 结论

河南方言篇5

关键词:豫剧;唱腔;语言艺术

一、前言

豫剧在我国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除了河南当地民主非常喜欢豫剧外,豫剧也受到全国多数地区的人们的欢迎,比如河北地区、山东地区和陕西地区等。豫剧不仅是河南省的剧种的代表,更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珍品。豫剧以其独有的语言特色历经历史长河的发展而经久不衰,随着时代的发展豫剧也呀不断的进步,发展成了很多流派,并且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因为不同的流派分布在河南的不同地区,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豫剧具有着不同寻常的独特性,这也是河南豫剧成为我国五大剧种的原因之一。 本文对豫剧和唱腔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河南豫剧唱腔的主要特点,对唱腔的源流和流派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语言对河南豫剧唱腔的影响作用以及豫剧唱腔的语言运用特点。

二、豫剧简介

豫剧也叫河南讴或者河南高调,原名为河南梆子,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认可,此时才有了河南梆子的专称,之后,豫剧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我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我国的最大的地方戏种,广受欢迎。

三、唱腔简介

唱腔是河南豫剧的最大的特色,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在豫剧的关键情节通常以大段的唱腔进行,将人物的性格和感情以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利于整个剧情的发展。河南豫剧的唱腔主要包括两大声腔,即,豫西腔和豫|腔,其中东西腔的划分以郑州为界限,郑州及郑州以西的为豫西腔,以东则为豫东腔。

1.源流

对于豫剧唱腔的源流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一种说法是其在河南的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灵活不断的发展及与民间音乐的融合,形成了豫剧唱腔。而依据《辞海》的记载,豫剧则来源于蒲州的梆子和明代的秦腔,后来又和河南的民间小调进行了融合,最终发展成了豫剧。

2.特点

豫剧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其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豫剧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处重点介绍唱腔的特点优势。豫剧的演唱有很多种风格,以大场面戏为主,因为大场面的戏气势比较磅礴,更受到民众的喜爱,当然也有委婉而又细腻的风格,也颇受民众喜爱。豫剧唱腔吐字清晰,语速适中,整体旋律美而流畅,节奏鲜明。唱词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易于民众接受,唱词相对口语化,易于听众理解,听众的情感容易被唱词的内容感染。豫剧以唱见长,唱功内容多,白口相对较少,符合民众的听戏口味,且演员们随着锣鼓声响蹦跳走扭,民众甚是喜爱。豫剧的演员在进行唱功练习时多发长腔,且通常大声念白,行腔的韵味十足。故事的情节层次鲜明、有理有据、矛盾冲突分明而尖锐,且人物的性格较为突显。豫剧的腔调多为硬直且高亢,演员的表情也配合腔调而表现的率直康爽,是河南人民的地方戏,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戏种。

3.流派

目前,豫剧唱腔的流派有四个,即,豫西调、豫东调、沙河调和浮祥调,其中沙河调和浮祥调是由原河南文化局副局长冯纪汉加上的。

豫东调。豫东调是豫剧四大流派中流布地域最广的一个,以商丘为中心,分布在郑州的东面,它以bE调的5----5高音为常用音域,主音落5。豫东调的男声具有高昂和挺拔的特点,女声则具有俏丽、尖细的特点。

豫西调。豫西调也叫西府调,俗称“靠山吼”,其风格具有浑厚、悲壮和苍劲深沉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郑州以西的地区,其中包括郑州地区,它以bE的1----1高音为常用音域。

沙河调主要分布在扶沟和鄢陵一带,沙河调的唱腔受到淮北的一些民间曲调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声音嘹亮、情绪激昂的特点,地方特色比较浓郁,然而由于豫西调和豫东调的混合的新唱法的出现等原因沙河调逐渐的被淡化。

浮祥调主要流行于以开封为中心的地区,浮祥调的名字来源于浮祥县这个名词,浮祥调有着自己的唱腔和传统的板式,其唱腔比豫东调要更加的细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却出现了异化的现象。

四、语言对豫剧唱腔的重要影响

1.语言对唱腔旋律的影响

豫剧的腔调受到河南方言的影响,其唱腔在很大程度上于河南方言的语调成仙出了相似性。与普通话的平仄音调不同,河南方言的音调是由多种声调进行相互转化而形成的,比如阴平、阳平以及入声和去声等多种声调进行转化,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豫剧唱腔的旋律多样性的原因。因此,可以说,豫剧唱腔旋律是在河南方言的基础形成的,因此豫剧中演员表达情绪的语气也具有独特的地方方言性特点。

2.语言对唱腔腔调的影响

上文中提到过豫剧唱腔目前主要有四种,此处重点分析语言对豫西调和豫东调的影响。豫东调主要形成于以开封为中心的郑州以东地区,收到当地方言的影响,豫东调具有唇音较多、假音使用较多的特点,其中念白多使用假音,另外还具有音调较高且吐字轻快的特点,此特点在豫东调的女生的发音上显得更加的明显,其发音比较尖、比较细,总体来说豫东调唱腔主要集中于sol音和高re之间,按照sol、la、高re、中si、la、sol、re、fa、sol的音调进行。而豫西调形成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郑州以西地区,受到该地区言的影响,豫西调以委婉、柔和的腔调为主,舒缓的腔调更收到当地民众的喜爱,豫西调将唱腔集中于do和sol之间,其旋律则按照sol、高do、中la、sol、mi、re、do的音调进行的。

3.语言对唱腔风格的影响

河南方言篇6

关键词: “江”词源 朝鲜半岛河流 南亚语系

一、引言

关于汉语“江”的词源研究主要代表有梅祖麟(Norman-Mei 1976)、桥本龙太郎(Hashimoto 1978)、张洪明(2006)、刘振前、庄会彬(2011)的专项论文,其中罗、梅、桥本、刘、庄认为“江”为汉语外来语,张洪明则认为其为汉语固有语。笔者观两派各有道理,尤其在语系的分析上极有见解与深度,但一些论据似有待商榷,在此提出,希望对各位先生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学者论

以上所提学者都以“南江北河”为基本前提,如张洪明称:“在中国,河流名称的地域分布呈现出固定的模式:河流在南方称作‘江’这是基本情况,当然也有例外,如:北方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南方有红水河,但这些名称都是在相当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他们都谈及越南和南亚语系等。但我认为,所提的一些论据似乎存在些微问题。

1.所称的中国的指代问题。在基本前提中的中国看起来是近现代中国,但进行分析的中国的概念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上面提及的黑龙江和松花江在民国之前还属于关外。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仅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从秦至清,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北起阴山、燕山、辽河下游,南至两广,西起陇东、四川盆地,东至于海的地区。其次,中国的疆域和汉语的使用范围不能画等号,如一些藩属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隶属中央,一定时期又独立出去(如越南),如历史上一些汉族政权,尽管多次进入了蒙古高原,但无意其疆域,没有大规模地移民进驻,对蒙古语影响甚微。汉语所包含的语言种类问题,在语言学界也颇有争议,国内主要认为汉语只包括汉语一种语言;而国外的观点认为汉语包括闽语、粤语、客语、吴语、赣语、湘语、侗语等语言,为一个汉语语族而非同一种语言。因此,研究的地域范围和对象需要进一步明确。

2.在谈论北方河流的名称时,没有分析朝鲜半岛的河流名称。地处北方的朝鲜半岛的河流都称作“江”(朝鲜主要河流名称有:鸭绿江、洛东江、大同江、临津江、春川江、蟾津江、荣山江、锦江、昭阳江、汉江、北汉江、南汉江、琴湖江、万顷江等),这与“南江北河”的论调相悖,更耐人寻味的是,在朝鲜的汉字字典中,“河”有如下解释,1黄河2江3姓氏。“江”是给“河”作解释的,在朝鲜人的意识中“河”就指黄河(中原地区的“江”),朝鲜境内的所有河流都称“江”。刘振前、庄会彬在其论文中曾有寥寥数笔称“在北方方言中很少用江来指代河流(东北地区的江另有原因)江为南方方言的一个特色词”,但很遗憾,并没有更加详细的说明(何况东北地区的江与朝鲜半岛的江不能等而视之,东北地区间杂称河,如辽河、黑河等,而朝鲜半岛却统一称江)。因为朝鲜半岛在朝鲜三国时代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三国后才逐渐借用汉字,所以朝鲜的江的名称显得由来较晚(如,鸭绿江,古称浿水、浿江。《三国遗事》中有“七年壬戌。命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俄改平壤道。破高丽之众於浿江。夺马邑山为营。遂围平壤城”的记载,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以后始称鸭绿江;又如洛东江、高丽时代编撰的《三国遗事》中记载洛东江为“黄山津”或“伽倻津”,朝鲜初期《东国舆地胜览》中将洛东江称为洛水或洛东江),但在北方,朝鲜从未有河流称“河”,出现这种有“江”无“河”的特殊现象如何解释呢?

3.刘振前、庄会彬举夏朝的疆域为据。我认为“河”与“江”于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有密切关系,但是,以夏朝为论据似有不妥。由于夏朝并没有文字记载,学界对于夏朝是否存在尚有争议(国际上普遍认为没有强有力的考古证据证明夏朝的存在),按照史记,夏朝的存在也是人们口耳相传而得。顾颉刚曾考证大禹与夏朝毫无关系,那么大禹之子,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启更是无从谈起,又何来夏朝语言之说。再次,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与金文尚起于殷商,还无法确定每字是否有其音。甲骨文的个数本身就不多,是否发声都无法确定,那么商以前是否能形成语言尚是疑问,即便夏朝存在语言,只是有其音而无其字,那么其论文是把“江”作为一个字来研究,还是一个音来研究呢,研究对象本身就变得不明确。

4.南亚语系大多数语言近百年来才有文字(此种语言的系属还在争议中),最早也不过是6世纪(古孟语)、7世纪前后(古高棉语)。而汉字“江”的词源却从公元前来考证,而公元前南亚语系的古音构筑显然精确性不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音价比较在时间上显然不对等(同时,“江”是一个二等字,李方桂构拟它的语音形式为krung,梅祖麟指出佤语表河流语词的语音形式是klong,但这个发音与朝鲜语中江的发音也类似,同时,20世纪以前佤语没有文字,这种对比相似的音的方法,只能说明江与南亚语系关系密切,不能证明语源的从属。)其次,南亚语系诸语言通常都不是声调语言(除越南语等少数语言),江的声调问题并没有在各位先生讨论的内容之内,很显然声调问题被回避或忽视了。这里实际上存在两个难以辨明的不确定因素,一是上古汉语是否具有声调(一部学者认为上古汉语具有声调,而近期多倾向于不分音调,如郑张尚芳认为上古汉语是不分音调,又如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Haudricourt)通过历史比较法,通过对越南语的考察,推测上古汉语没有声调),二是古越语是否具有声调(学界倾向于古越语为多音节、无声调)。

其他,对于汉语上古音(包括方言音),还有南亚语系的语音构筑,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料,往往构拟的常常是几个音,或是一个可能发音的范围,并不止一个音,如,上古音的构拟有很多种说法,如陆志韦、高本汉;王力、严学宭;董同龢、周法高、余迺永等;李方桂、白保罗、白一平、柯蔚南等各有表述。然而,在诸论文的引用中大多只选用与作者观点相一致的音,这种逻辑推理是将自己的观点放在前面,然后再找有利的根据来阐述,本身是逆向的,不够客观与全面。

河南方言篇7

关键词:河南 郑州 回族用语 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都保存在自己的语言里,并靠语言代代相传。无论是地域迁徙、人口聚散还是经济变革、文化变迁都会不同程度地凝聚在语言之中。正如帕默尔所说:“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

语言就是一块活化石。民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范畴,其形成实际上就是语言、心理、精神、经济、生活,即民族文化和特征上逐渐形成共同体的漫长过程。语言记录了一个族群在向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和意识,表现了先民认识周遭世界的方式,这些连同口耳相传的民族记忆一起融入民族特性之中,随着血脉的延续而代代传承,几乎没人否定共同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共同体几乎等于民族共同体。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就要了解这个民族,下面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吧。

二.河南回族用语的形成

回族的形成有两支,一支是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另一支是元朝蒙古军东征迁来的色目人,他们在中国生活,并与当地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杂居通婚繁衍,因都信仰伊斯兰教,最终在元朝末年,回回民族孕育而生。河南回族来源一是来华的波斯、阿拉伯商人在繁华地区聚集,二是元朝东征迁来的色目人屯兵安家。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大陆回族人口为1058.61万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壮族,且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而河南回族就有过百万人。

中国回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族,它在文化、宗教、风俗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浓重的伊斯兰教文化使回族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文化习俗上产生了诸多共同点,这些特点在回族所使用的汉语中一定会有所反映。尽管中国回族由于多种原因选择汉语作为民族共同语而放弃先民语言,但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依然被语言载体传承发展下去。杨占武在他的《回族语言文化》一书中就曾说到“它(指保留在回族所使用汉语中的先民母语词)是已经逝去的遥远的历史的回响,是对种族、血脉的记忆,是这个民族的指纹,是在多民族的中国中这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

回族共同体的形成伴随着回族共同语的形成,回族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民族母语阶段、双语阶段和汉语阶段。回族先民有阿拉伯人、波斯人等,都有着各自的母语。但他们来到中国,为了方便与其他民族交流,他们要学汉语,只有在同本民族同胞交流时,才使用母语,这就形成了双语阶段。长时间生活在中国,他们的后代慢慢就放弃使用母语,转而只用汉语,最终汉语成为了回族共同语,成了连接回族内部的纽带。

回族所使用的汉语是符合汉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则的。但回族汉语具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要表现在回族汉语和汉族汉语一样,“以地域为界域形成了若干个方言区,又以民族为中心超越了地域的范围,形成了一些跨地域的民族内部交流语汇,从而使回族语言赋予了民族特色”。

河南回族用语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夹杂着河南方言的味道,河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区,按F代汉语词典解释“用语”的义项之一是指某一方面专用的词语,如: 商业用语、医学用语等,因此,本文所谓“回族用语”严格界定在回族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是指回族话中那些独具特色的词语,包括词、短语、俗语等,如:知感、伊玛尼、尼卡哈、亡人奔土如奔金等,这些词语只通行于回族内部,是回族专用语,负载着回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宗教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回回遍天下”,全国2862个县级行政单位98%有回族的存在,目前学界对回族的研究挺多,但大都是对西北回族的研究,而关于河南回族的研究相对较少,河南回族用语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而河南回族人口有过百万人,仅次于宁夏、甘肃,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因此,河南回族用语的研究应该加以重视。本文就是通过作者的调查研究来了解河南省的回族用语,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方言代表了河南方言的大概面貌,并且作者也生活在郑州,因此,就以郑州市区人口的语言研究调查为中心。

三.河南郑州市区回族用语的使用情况

回族独特的伊斯兰生活习俗使回族话产生了一些只有回族人才使用的专用词语。这些回族专用词语表现在回族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回族社会、回族宗教、回族文化生活的的真实写照。作者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论述河南郑州市区回族用语的情况。

1.语音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郑州市区回族和汉族群众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异,在语音方面呈现出对先民母语的继承,比如“色俩目”,对汉族群众来说,他们只知音而不知意,而对回族群众来说,当你说出这个词时,他就立马回一句色俩目,因为他知道这是穆斯林问好的一种形式,汉语意思就是你好,主带给你的问候,这就是对先民母语的固守。

但另一方面回族同胞在继承的同时也做了些许改变,我们都知道阿拉伯语、波斯语是有颤音,没有儿化音的,但在继承时就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哈瓦尼”的“哈”的读音实际上已经儿化。另一方面的继承还体现在郑州回族用合音连读的方式来保留原始母语的读音,比如“日阿木”连读成为“哈木”一词,这是一个阿拉伯语词汇,意思是不合法的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却占为己有。

同时,河南回族用语也体现了河南方言特色。郑州方言是区分尖团音的,但这个情况随时间的变换也发生了变化,体现在年龄的差异上,老年人的尖团音区分的非常清楚,中年人有一些尖团音开始不区分,而新一代的青年人则只能区分一小部分尖团音,同样,郑州地区的回族用语中也呈现这样一个情况。郑州老年回族发音:济精[tsi31]≠季见[t31]妻清=t:-1248特欺澳=t,-124:戏从[tsi"n3,],健群[t-i"n3.1需心=sy24]护虚晓[;y24], 像那[5ia习3,],项匣[;ia习3,]泉从[ts-yon42],权群[t;-yon42].

2.词汇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郑州回族对先民母语词汇的使用情况有下列几种现象。一是大量先民母语词汇中的名词和形容词被保留了下来,而动词和代词就较少。中原地区的回族对先民母语词汇的使用不同于西北地区的回族,中原地区的回族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在不断汉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原地区的先民语言就被简化和转化,用比较简单的语素取代母语中比较复杂的部分,比较典型的方式就是用汉语的动词来取代原来的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动词,然后加上一个阿拉伯语或者波斯语的名词,例如:出“色俩目”(带来主的问候)、送“埋体”(送亡人)、散“乜贴”(捐赠物品)、封“海底也儿”(送亡人的时候出的开经钱)。二是郑州回族也会将一些先民母语的形容词融入汉语,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形容词会发生读音上的简化或脱落,来适应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比如“khinzir”这个词的本意是猪的意思,而猪是回族的禁忌,所以回族先民就继承了先民母语音译为“狠贼日”,又将其简化为“黑子”,而其又受郑州方言的影响而读为“害”(hai)。这些先民母语词汇汉语音译形式简化的例子说明了回族先民移居郑州后,在语言使用上不断向汉语北方方言靠近的趋势。

3.语法方面

河南郑州回族用语出现了糅合现象。首先,因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比如说这两种语言的名词和形容词在性、数、格、式是有严格的语法形式的,动词在人称、性、数、时态、语态几个方面也是有不同要求的,而在汉语中,缺乏形态变化,词法规则非常简单,回族先民就逐渐接受了汉语的词法规则,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母语之中,就比如上文中的“穆民”一词,“穆”应该是穆斯林的简称,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这个词义,而加上“民”字就使这个词语简单明了,使人们知道这是一个群体的称呼,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的称呼。

再者,先民母语词汇在进入汉语词汇时,是遵从汉语语法规则的,就如我们前面收集到的词汇中,出色俩目、接都阿、送埋体、散乜贴等,这些短语都是动宾形式的,他们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一个汉语动词+阿拉伯语/波斯语的名词。

四.结语

以上是作者对于河南郑州地^回族用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做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回族语言,从而了解回族。

法国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梅耶曾说“不明白使用那种语言的民族生活情况,就不能了解这种语言;不了解那些人的语言也就不能真正明白他们的宗教和社会习惯。”我们研究回族用语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回族人民的宗教和社会习惯,了解我国多元的文化。另一方面透过本文研究可以使其他民族了解回族文化,尤其是回族习俗、回族禁忌等,加强民族团结。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能够了解一种语言,并能够挖掘出其深层内容,是非常值得的。

参考文献

[1]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3.

[2]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4.

[3]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J]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4]李生信.西北回族话中的近代汉语词汇[N]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梅耶.历史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M]世界图书出版,1989.

[6]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7]马杰.浅谈回族特殊用语的使用和发展趋势[J]文化研究,2010。

[8]丁芸.开封回族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中南民族大学,2011.

[9]尹世玮.回族用语研究回顾与思考[J]回族研究,2010.

河南方言篇8

关键词:《歧路灯》 语言特征 词语考释 词汇系统研究

清乾隆年间问世的长篇小说《歧路灯》,在当时小说之林可谓独树一帜。作者李绿园生于宝丰,他“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1],是研究18世纪中原地区方言俗语的重要材料。《歧路灯》语言与现代河南话之间的差异,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在部分区域的体现。认真调查这些差异存在的状况,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对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今主要梳理1980年至今《歧路灯》的词汇研究成果,供学界参考。

一、关于《歧路灯》语言特征的讨论

探讨《歧路灯》的语言特征,是研究此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了解该书语言的基本面貌颇有益处。这部小说的方言特色及其研究价值很早就被学者们注意到了。早在20世纪20年代,冯友兰先生就曾指出:“《歧路灯》用的河南话,河南南部的话。……是研究方言的人的重要研究材料。”[2](P1~19)董作宾先生也说过:“李绿园为吾豫惟一之方言文学家。”[3](P21~31)

1982年,田璞曾说:“《歧路灯》的语言,有明显的河南特色。这从它用了不少河南的方言俗语可以看出来,从它常用语气词‘哩’也可以看出来。”[4]进入21世纪,张生汉撰文指出:《歧路灯》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口语化程度高、乡土气息浓、反映社会生活面广阔”。书中“有些常用词,其旧有的属于近代汉语的意义用法与新的、趋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并存,就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5]《歧路灯》“所反映出的18世纪河南方言词汇,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色彩和突出的时代特征,这二者又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拿现代河南方言词汇与之比较,相同点和不同处都很明显,继承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体现都很充分”[6]。2007年,王海燕指出:《歧路灯》中“人物语言各具声口、惟妙惟肖;作者的写实主义精神使其在小说创作中对河南方言的运用进行自觉的追求,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7]

刘畅对《歧路灯》语言的民俗文化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特征作了探讨:作者李绿园“将方言土语纳入雅正的文学语言的规范,既不失其特有的韵味与魅力,具有较高的典范性,又不失语言的地域性文化韵味”[8]。刘氏还通过对《歧路灯》文本的细致梳理,归纳出其语言特征的两个方面:第一,方言土语浸染着地域文化特色;第二,俗谚熟语和歇后语的运用,丰富了小说语言的地域文化意蕴。[9]2009年,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出版。郭豫适作序说,此书对《歧路灯》语言方面的成就和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但也指出它的不足之处:有些人物语言或描写语言让人感到矫揉造作,不够自然。[10]

二、对《歧路灯》词语的考释

(一)对方言词语的注释与考证

小说作品的语言特色最主要的体现在词汇方面,引起人们注意的往往是其色词语的运用。《歧路灯》的语言研究,也是以其方言俗语的研究为开端的。最早对《歧路灯》的语言研究倾注大量心血的是栾星先生。栾先生耗费十年精力,参考11中不同的抄本、版本,完成了《歧路灯》的校注工作,1980年由中州书画社出版。栾先生在整理、校注小说抄本时作了一千余条注释,“其中涉及河南方言的条目有一百余条,明确注为‘豫语’的则有68条”[11]。这些注释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著,也为后来《歧路灯》方言俗语和它整体语言特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遗憾的是在之后的十余年里,语言学界的研究者几乎没有人去关注、研究这部小说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以《歧路灯》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的论文。1992年,伊波对栾星先生的点校注释本进行了补充,对书中的“费气、拿捏、毛虫、张精、萦记、没成色、稀松”7个词语作了扼要的举例性的解释。[12]1993年,秦崇海对书中的“认真、不耐烦、谣、拿捏、小虫蚁儿、事件、拘挛、寒寒脸儿、起办”9个中原俗语进行了说解。[13]这两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以《歧路灯》中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的文章。

1994年,余辉从注音、释义、用字、标点四个方面对栾星的校注提出了自己看法。对“师爷、比干墓、姑姑、嚣、舂、老黄脚”6个词语的释义提出质疑并作了不同的解释,对全书词语研究不无裨益。[14]1995年,张生汉对书中的“擘画、楚结、断截、汉仗、通、膺、萦记”7个俗语词作了诠释。[15]并于1999年出版了专门解释小说中方言词汇的专著《〈歧路灯〉语词汇释》[16](以下简称《汇释》),该书通过与今天河南话的对比,对书中三百多条方言俚语进行了诠释。这是最早以考释《歧路灯》方言俗语为内容的专著。

进入21世纪后,有更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歧路灯》的词汇研究。研究成果中,一部分仍为对小说中方言俗语的考释。2000年,张生汉对书中“投词”“信惯”“撞头撞脑”“黄金入柜”“扣”“开拨”“嫌择”7个词语作了诠释。[17]张明海从书中统计出“显系河南方俗词语者80有余,可视为此类者不下百条。”并就书中一般读者或外地读者不易通晓的16个中原口语词汇加以说解。[18]

上一篇:心急如焚范文 下一篇:天台爱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