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新闻奖评选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29 06:22:21

关于河南新闻奖评选的几个问题

“河南新闻奖”是我省新闻界年度综合性的最高奖,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河南新闻奖是1983年开始设立的,当时叫“河南省好新闻”,1990年改为“河南新闻奖”,这是和全国记协设奖相对应的,下面介绍五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河南新闻奖的设奖情况

河南新闻奖共设420个奖项,报纸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各设210个奖,这是省记协四届理事会主席办公会确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事业日益壮大,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出现,报纸系统又增加了新闻摄影30幅,版面30个,名专栏10个,报纸副刊6篇,新闻漫画6幅,网络新闻作品15个,共计307个奖。奖项等级的比例是按2∶3∶5来设置。这些优秀新闻作品是如何评出的呢?过去是按体裁分类,如消息、通讯、言论作品在一起评。现在改切块,省辖市一块(含所办晚报),企业报一块,专业报一块,河南日报一块,大河报一块,高校报和期刊一块。

评选委员会的组成

评选是三级评选,单位推荐是初评,每一块的评是复评,最后是定评。定评由省记协秘书处直接负责,聘请评委,组成评委会。初评是基础,复评是关键,定评是最终结果。

复评基本上是各家一个评委,起到相互学习交流的作用。定评一般由18位评委组成评委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广电协会、省报、省辖市报、专业报、企业报、中央驻豫新闻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高校的学者组成。在复评的基础上,集中评议,投票决定河南新闻奖。一等奖要求必须达到实到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投票实行三轮制。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奖

一般来说,一篇作品如果抓住了“三个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重大),体现了“三个增加”(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就容易获得高等级的奖励。当然,作品还要符合评选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就是题材重大,内容真实,新闻性强,时效性强,主题鲜明,体裁新鲜,富于创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成功运用背景材料,语言文字生动,精心采编,制作精良,社会效果好,感染力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无硬伤。比如2009年度采写的作品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三大主题的,就容易入选。但是这方面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角度:

先说消息。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体裁,被称为“轻武器”。消息要求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完整的新闻要素就是要求消息必须有5个非常明确的“W”,因为消息是报道一个已经发生了的事件。作品应有主题、副题、引题,有“本报讯”、有导语。

消息取胜主要靠主题重大,时效性强,布局谋篇合理等。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消息一等奖只有2个,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新华社在近6年中5次夺冠,靠什么?靠的就是时效性,靠快。

例如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开战,3月20日战争打响,新华社对外发稿比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俄新社快了10秒钟。再一次是朝韩两国领导人55年首次会面,新华社抢在朝韩两国记者之前发了消息,题材重大、反应快、时效性强无疑是获得一等奖的重要因素。

从题材方面说,大家都关注新农村建设,有写盖新房迁新居的,有写村村通的,有写村邻和谐的。而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山东《大众日报》的消息《诸城农民迈进了3公里社区服务圈》,角度独特,有新意。这则消息写的是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说诸城市(县级)政府在全市建立65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有服务大厅,有文教、社保、环卫、计生、治保服务窗口,服务半径3公里,居住户不超过3000户,社区服务中心有卫生室、警备室,提供纠纷调解、计生服务、日用百货等,解决了偏远村庄距市区远的困难。这是新时期农村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其获一等奖,当之无愧,这是靠题材重大取胜的。

再说通讯。通讯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典型,事实准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评议有深度,描写有细节,刻画要到位,感染力要强。通讯必须要有故事,故事应有细节,细节描写越小越好,越细越好。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著名记者郭梅尼在谈通讯写作体会时说:记者的感情,记者的哭声,记者的泪水,读者都会感受到、听到、看到的,记者感动了,读者才会感动;记者流泪了,读者才会流泪。

再说言论。言论一直是新闻奖评选中的薄弱项目。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尤其是能针对社会普遍现象,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引发议论,观点鲜明,有文采的言论比较难得。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社论是人民日报的强项,连续几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都是人民日报“任仲平”的文章,可读性强。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介绍人民日报的评论时说:三个七八,即“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七八条枪”是指组织架构,精干队伍,评论部门7~8个人,这里有社领导、部主任、资深编辑和新入社的年轻人。“七上八下”指反复修改,求得精心、精致、精当。“七嘴八舌”指民主空气,让大家都发表意见,有时为了一个“字”,认识不统一而进行“票决”。例如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走好全国一盘棋》,说的是全国经济区域的发展问题,前后酝酿两年,反复修改14次。

评奖中暴露和存在的问题

政治角度、导向方面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出问题的多是在写作和技术层面。

一是新闻的时效性。这是年年都说的老问题,但是历届新闻奖评选中时效性差、时间概念模糊的总是存在。“最近”、“近日”、“近年来”、“不久前”这类用语,在参评稿件中屡见不鲜。新闻的时间要素不能打马虎眼,“近日”,究竟是哪一日?“近年”,究竟是哪一年?让读者怀疑新闻的真实性。

二是作品超长问题。评奖标准限制作品字数,实际上体现了鼓励写短新闻的一种导向。同时,字数限制也是硬杠杠,让超长作品入选就会造成不公平。有些作者不管题材大小,下笔就是洋洋洒洒,数千言甚至上万言。有的人平时没精品意识,到了评奖时,才发现篇幅超长,便在推荐表上打埋伏。通讯规定不超过3000字,表上就填2980字。殊不知,定评时评委们对此十分负责,唯恐好作品落选,又格外“警惕”,防止超长作品“蒙混过关”。所以,一旦发现超过字数,即按规定淘汰。

三是题材“撞车”问题。去年报道郑州“保罗天价头”事件的稿子就有4篇,评委会不可能让这些同一题材的作品全部获奖,只能看谁报得快,看谁写得好,看谁有创新来决定取舍。

四是不准确、不严谨,随意夸张的问题。某报的通讯《500元一双河南解放鞋走俏欧美》,标题用了“走俏”,内文又说“风靡”,从内文看其实这种鞋当年仅外销了3500双,2008年外销了7500双,两年不过1万多双,无论“走俏”还是“风靡”,都有些夸张了。

五是不重视背景材料的交代和运用。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而背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重新“再现”,同时背景材料也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一个方面。如某高校报选送的消息《我校两教授分获二等奖》就缺乏必要的交代。国家自然科学奖是2008年1月8日揭晓,1月11日见报,可以说新闻价值高,时效性也强。但最关键的背景材料即这两个二等奖是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的,而且是我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却没写,非常遗憾。

六是常识性错误。消息前面加“本报讯”这三个字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是有说法的,它的意义有三:第一,表明文体,告知读者这是一条消息;第二,表明消息的来源,是本报记者或通讯员采写的;第三,表明权利和义务,这条消息有产权,并对消息的真实性和报道后果负责任。然而时至今日仍有报送的消息作品不带“本报讯”。

七是硬伤。中国新闻奖评选规定,有错别字的不得入选一等奖,有病句的不准获奖。特别是把人名、地名、数字等关键字搞错的不行。如把广西壮族自治区称“省”的,把位于东南沿海的“泉州”说成西南边陲的,把“新石器”的“石”写成“时”的都算硬伤。

(作者为河南省记协副秘书长)

编校:施 宇

上一篇:电视记录片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DV类新闻节目与人格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