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踝关节力量的方法

时间:2022-03-19 12:20:55

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踝关节力量的方法

随着短跑技术的不断改进,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的重视,练习手段也层出不穷。踝关节是人体的一个末端关节,在跑动中人体只有踝关节支撑情况下脚与地面相接触、相互作用。无论人体的力量有多大,要想把它转化为向前跑动的动力,都需要踝关节最后的支撑与发力。

对于踝关节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据相关资料研究,在推动身体向前跑动的全部力量中,有60%来自踝关节,踝关节力量的大小对短跑来说,直接影响着地效果和发挥技术的实效性,进而影响步长、步频的改善。因此踝关节力量大小,是衡量短跑运动员训练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从运动生理学和解剖学中可知,控制踝关节动作相关肌肉活动机制有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短肌、腓骨前肌和胫骨后肌五大块。在短跑运动中,双脚落地和后蹬时间非常短,控制踝关节肌肉受到猛烈冲击,因而运动员跟腱撕裂或跟腱从骨的附着点拉开等伤病常有发生。所以要加强青少年踝关节早期力量训练。

在多年指导业余短跑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如何通过增加踝关节力量提高短跑成绩总结出了一些训练方法。笔者正是通过对运动员踝关节力量的训练,使得运动员短跑成绩取得了显著性提高。以下是如何提高踝关节力量的一些常用方法,供广大教练员参考。

一、负重提踵

1、站立提踵:动作要领是:找一个合适高度的台阶,把前脚掌放在上面,双手持杠铃于肩上,然后脚跟悬空,做的时候提脚跟,上提动作要快,下落要慢,充分拉伸你小腿后面的肌肉群,增加跟腱的拉伸力。杠铃采用深蹲力量的50%-60%,20次/组。6-8组为宜。

2、坐姿提踵:动作要领是:坐在凳上,双手将杠铃或其它重物置于大腿前端(勿使其滑动),两脚前脚掌踏在垫木上,然后脚跟悬空,做的时候提脚跟。采用深蹲力量的40%-50%,20次/组,6-8组为宜。

二、台阶跳

利用一层楼梯,前脚掌站在一台阶边缘,提踵、直膝、上体正直。向后下跳,从台阶上端自由落下,落至接触地面瞬间,依次用脚趾、前脚掌落地,在脚跟还未接触地面前,踝关节猛烈爆发式发力,趾伸、反弹、蹬离地面,向台阶上端跳起,腿部、上体保持正起,至台阶过缘还原跳前姿势,连续重复跳。30次/组,6-8组。

三、脚尖跳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脚掌和脚跟悬空,上体保持正直,用脚趾感受发力,用脚尖快速起跳,跳时不得超过1.5或2.5cm,也可适当负重。50次/组,6-8组。

四、纵跳

双脚向前,与肩同宽,锁紧膝盖,大腿绷直,上体保持正直,双手协调用力,只能弯曲脚踝,膝盖尽量不弯曲,落地时依次用脚趾、前脚掌落地,在脚跟还未接触地面前,再迅速起跳,连续跳。30次/组,6-8组。

五、跳箱练习

放置跳箱10个,跳箱高度在30cm-40cm之间。在采用此法练习时,在空中髋、膝、踝三大关节充分伸展,一旦落地,立刻保持膝关节角度为140°左右的半蹲姿势。在屈膝缓冲瞬间迅速由髋部发力,立即向上跳起来,依次蹬伸各关节使人体跳起,并应做一个“扒地”动作,并富有弹性,不能延缓和停顿。10个跳箱为一组,共做6-8组。

六、一分钟跳绳练习

两腿伸直并拢,双脚并拢,踮起脚尖。膝关节尽量不要弯曲,上体保持正直,落地时依次用脚趾、前脚掌落地,用脚踝发力带动人体跳起。每分钟跳130-150次,6-8组。

七、鸭子步(全蹲走)

练习时保持全蹲状态,双手背于身后,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向前走动时由前脚掌着地,依次过度到脚尖,身体保持平衡。根据不同训练水平,可以选择负重走。也可以选择在海绵垫子上走,这样更加有利于增加踝关节及小腿肌肉群的力量。以篮球场为标准,一圈为一组,6-8组。

八、直腿跑

膝关节伸直跑进,脚跟翘起,只用脚尖着地。强调用脚前掌与地面的快速接触,髋部肌群用力向前“拉”动身体。60米为一组,6-8组。

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情况,适当调整训练的量和强度。但必须强调的是用前脚掌着地。对于踝关节力量训练,不仅可以防止踝关节周围肌肉在跑的过程中因受到猛烈冲击而受伤,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跑的动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如何更好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踝关节力量训练,是我们教练员在青少年训练中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踝关节力量的训练,从而使我国田径水平走向新的台阶。

上一篇:浅谈少年跳高运动员速度素质的训练 下一篇:浅析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