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田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管理能力

时间:2022-08-13 04:22:35

浅析如何提高田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管理能力

作为田径教练员对运动队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运动队的成长与发展。对运动员的管理是进行教学训练、培养体育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育工作。对运动员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运动员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以下就是教练员应具备的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

一、田径教练员要具备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的管理能力。对运动员进行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对运动员进行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方面的教育与管理。通过讲解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和成长轨迹,来培养运动员热爱专业、刻苦训练、勇于实践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训练目的,提高自觉训练成绩。因此田径教练员必须具备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田径教练员耍具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的管理能力。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培养运动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管理主要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运动员应遵纪守法,培养运动员应热爱集体、爱劳动、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的生活作风和习惯。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管理方面,作为教练员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事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既要做运动员的知心朋友,又要大胆地严格管理,做到严得合理,管得灵活。

三、田径教练员要具备运动训练工作的管理能力。运动训练管理工作是田径教练员的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其它方面的管理工作往往也都是通过运动训练管理工作来实现的,因此运动员的训练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管理,实际上也就是教练员组织实施训练计划的过程,它贯穿着教学训练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全过程。首先田径教练员要具备医务监督的协调管理能力。对运动员实施有效的医务监督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健康检查和机能检查。健康检查主要确定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和身体发育状况。一般情况下一年进行2至3次。机能的检查是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机能变化情况的检查,为执行或调整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信息。这种机能检查要与运动训练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的经常进行。整个医务监督工作是由教练员负责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的,作为田径教练员应具备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协调工作的管理能力。其次,确定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参加运动训练能力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了发展和完善运动员机体和心理素质,运动训练量和强度负荷应与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机能水平及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并采用运动训练学的、物理学的、营养学的方法使运动员机体在下一次课前恢复到适宜水平,这项工作是教练员在每天都要进行并完成的。教练员要善于综合分析来自运动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提供的信息。对运动员个性和技术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随时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负荷能力做出判断。作为教练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最后,田径教练员要具有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和记录的能力。对运动员的监督和记录,主要是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生理负荷量、负荷强度、运动员的身心状况和运动技术状况进行监督和记录。这项工作是通过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日志和运动员的训练日记来完成的。其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和有关训练内容和实际的完成情况来决定: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训练态度和情绪、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机能恢复情况等;反应田径专项特点的检查性指标和一般身体训练指标及专项训练指标;技术训练观察记录和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心得体会。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录像或电影技术记录: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的健康和机能测试数据。以及运动员自我医务监督(血压、早晚身体状况的自我主观感觉等)记录;运动员参加测验和比赛的情况和成绩的记录。

四、田径教练员应具备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和信息交流,对提高田径教练员的指导教学训练能力是有益的,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田径教练员要注意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使自己的训练工作得到社会支持、理解和信任。同时也发挥社会的监督职能作用。特别是与运动员原就读学校和运动员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取得密切合作,这对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自觉性和训练能力、训练水平是有益的。田径教练员要具备业余训练的管理能力,从事田径教练员的工作应经常深入业余训练学校,了解业余训练的情况,扩大信息交流和指导青少年儿童的业余训练,这对巩固和发展业余训练队伍。提高基层教练员、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理论和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提高田径教练员自身的业务水平,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上一篇:柔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下一篇:散打运动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