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3-13 09:30:21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行为。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承担着传播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开放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重任,探求教学的高效性既是教师工作的本质,也是历史课关注的重点。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很多方面,不但不是高效行为,而是低效、无效的教学行为,如课堂提问、内容呈现、课堂讨论、合作交流、作业布置等;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一节课真正做到优质高效,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高效教学;无效现象;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5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高效教学被提的越来越多了,这更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该怎样理解历史的高效教学,又该怎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落实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呢?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想提高高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行为。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承担着传播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开放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重任,探求教学的高效性既是教师工作的本质,也是历史课关注的重点。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很多方面,不但不是高效行为,而是低效、无效的教学行为,如课堂提问、材料呈现、课堂讨论、交流合作、作业布置等;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一节课真正做到优质高效,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精心备课,吃透教学内容。

备课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上课前,要综合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条件等方面,对一节课进行编写教案和准备教具;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宗旨和灵魂,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开展须围绕教学目标而行。教学目标是指引的方向,而课堂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为这个方向服务的,如果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课堂就会有序进行,那么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其高效性更大;而主题模糊、目标笼统,课就会上得混乱、无序,其无效性现象会更突出。所以要由教学目标来锁定一节课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方面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使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高了更清晰的认识,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得以更紧密地结合。

孔子曾说过“因材施教”,虽然说的是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要教师依据教学对象来教学是无疑的,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备课有一项重要的步骤就是备学生。你的服务对象只有学生,学生在一节课上没有什么收获,那么这节课再精彩,也是失败的课。课是为学生上的,学生认同你的课,是学生从你这里得到了智慧和启示,才能说明你的课是成功的。

明确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导演,怎么设计情节、怎么引导学生往下学,都必须深思熟虑,形式化、模棱两可的设计是必须省略的,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好导演不是他自己会演戏,而是他知道怎么让演员发挥到极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为学生代替得太多,结果原本是演员的学生,现在成了观众,这样学生作为学习主角地位的作用就失去了。总之,精心备课对任何教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它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一环。

二、教研组要做好引领,集思广益。

教研组作为一个学科教学研究的集体,在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方面应发挥它积极的作用。要把平时的推门课当成观察课,课堂观察与以往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有所区别,它是以教研组为联合体,由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部分组成。课前会议关键是教研组确定听课的观察点,观察点的选择最好做到既能避免交叉重叠,又能相互支撑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观察研究体系。课中观察,教研组的每位听课教师都高具体的观察任务,比如观察教师教学行为(教科书使用、提问的量与质、给予学生思维时间、教师板书情况等);学生学习行为(课前准备、课堂笔记、问答量与质、自由发表见解、生生交流、学习活动等);师生互动行为(师生交流活动的量与质、教师生成问题的解决等)。课后会议是由听课教师由不同角度汇报刚才听课记录和评价。这是一种全新的听评课模式,尝试这样的模式,会让听课者和授课者都有很大的启发,并从各个教学角度来思考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有助于教师从每一个环节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提升整节课的高效性。

三、学校要鼓励创新,规范教学管理。

高效教学既是学校教学的永远追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教学能否实现高效,关键在质量生成过程的管理;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可制定教师课堂常规的相应管理要求和办法,出台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课堂规范教学的管理,加大对教学常规和纪律常规的巡查力度。而作为学校领导也可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并积极与上课教师进行沟通;还可督促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包括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外出听课等。

提升教学高效性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若教师平时能注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前能精心备课,来回推敲,课后能及时小结反思,课外还能虚心听课,那么我们相信中学历史课堂上低效、无效行为将会日益减少,而高效教学这朵鲜花将会越开越艳。

上一篇:以德树行风 耐心做园丁 下一篇: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