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情境,给写作一个起点

时间:2022-03-13 07:14:03

有效创设情境,给写作一个起点

文章是情感的抒发。写作教学理应是教师引导学生阐发内心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不是教师精讲、细讲后便能收获成效,不是课件制作得更精美些便能引发写作兴趣,而应该换位思考,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有效创设情境,使其想写、爱写。如何才能有效创设情境呢?下面谈谈我的两点感悟:

一、体验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去年,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完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训练《秋天的树叶》,正适逢本学期学校在深秋时组织秋游,我有“预谋”地让学生到大自然中看秋叶、捡秋叶,仔细观察异同。

第二周上写作课时,我引导他们用一两个词、一两句话或是一两句古人赞美秋叶的诗谈一谈真实的感受。此时,孩子因为已走近秋天的树叶,所以都兴致勃勃地谈论自己对秋叶的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和着《秋日的私语》这首音乐旋律深情吟咏一首沙白写的《秋》的现代诗的话外音: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接着播放“秋日秋雨秋夜秋色秋声里的叶”的录像,在孩子情不自禁的阵阵赞美声中,画面一转,播放同学们自己秋游时在漫山遍野的秋色中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情景,并定格在一张张小主人们捧着树叶的特写镜头,呵,此时的班级已沸腾了,好多孩子已迫不及待地想与各位同学和我分享自己的成果。

在这种经过我努力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他们不由回忆起秋游景

象,回忆起落叶下的点滴。接下去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在随后我布置叙写体验的过程中,他们或是轻声交流、或是凝思细想、或是奋笔疾书……往日愁眉苦脸,咬笔半天不动的景象一扫而空。

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就在这种幸福、欢乐的感情交往中展开,他们情绪高涨,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上课。而反思这次写作教学的成功,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因为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所以有了真实的感受。体验与真实感悟两者刚好构成学生真正的写作素材,也有了之后众多的优秀习作。这之后的写作训练,我便尽量选取能让学生去先行先试的题目,让学生多一分真实体验,多一分对写作的兴趣,其效果果然比往日站在讲台上费尽心思的构想好得多。

二、合适是有效创设情境的重点

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写作过程中的情境创设需要适合学生,能被学生接受。

记得一次,我在进行《牵挂》的写作训练,希望他们能通过写作训练走进父母,体悟父母的真情。事先便想到六年级的学生如今对于父母亲的依赖与认同还处于一个朦胧阶段,对于此类主题的写作有一定抵触或是厌倦情绪,写作内容平淡单一,旧调重弹。所以在本次写作教学之前,我收集好相关的资料,备好课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课堂中,我以他们学过的《游子吟》为契机,导入教学活动,随后展示一个关于忘记父母生日日期的动画短片《你记得吗?》以及一些精心准备的图片,希望能以不同作者的感受引起他们对亲情的共鸣,从而体验父母亲情的可贵。可是让人失望的是,课堂下学生反应冷淡,无精打采,隐约还能听见几声轻微的长吁短叹。此情此景让我明白,这次情境创设,这次写作导入失败了。不甘心之下,我忍着失落,将花费不少心血的课件关闭,只好实行第二方案:讲述我个人经历的亲情故事。可能是临时准备不足,抑或是缺乏引导性,讲完后除了极个别学生,其他大部分并没多少感触。当时我很失落,时间花了不少,可是却无法调动学生,他们这十几年人生中怎么会没有一两个关于父母的值得抒写的故事呢?无奈之下只好泄气地让他们开始构思。

走出教室,无意间看见校门口有个快递员在投送快件……蓦然想到以前在网上看过的那个感人的广告《母亲的勇气》,连忙冲回办公室,上网找到这则片段,随后在班级播出让全班同学一同观看。

广告根据真实故事拍摄而成:一位台湾母亲首次远离家乡到陌生的国度,一句英语与西班牙语都不会说,只希望能为在委内瑞拉刚生产完的女儿烹煮鸡汤。她不仅独自搭乘飞机三天,甚至还经过多次的转机,展现了坚韧、勇敢以及伟大的母爱,这也正是平凡母亲的不平凡写照。

听着片尾那略有感伤的背景音乐渐渐淡去,我收拾心情,本想给他们再鼓励几句,可抬头一看:班上静得惊人!没有先前那悉悉索索的“交流声”,班级中一扫萎靡之态,一些同学低头沉思;几个女生两眼泛红;还有几个同学轻轻撕去已经动笔的草稿。顿时,我明白此刻我的任何声音都是多余。再次走出教室,我又听见几道叹息声,但此时的心情却变得异常轻松,也充满期待。

最终从学生上交的习作再次证明了我的猜想,学生习作中,往日被我视作诟病的那些单调情节几乎不见,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或长或短,真实不乏温馨,而文字背后,对父母的牵挂也自然流露出来,而非往日的无病。

有效的才是最好的。这次写作训练让我再次感受到一次有效的情境创设的好处,也再次理解“真实写作”的重要性。教师再精心准备的内容,也不能保证其效果就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写作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在他们心中必定有许多生活的“积淀”。教师若能更多地从学生角度,从实际挖掘出深藏心底的各种生活积淀,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从“被迫写”到“自己想写”,这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的写作只是一个起点,希望教师能尽心为他们铺平这个起点。

参考文献:

[1]张礼春.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青田教育,2007(4).

[2]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上一篇:浅议如何避免英语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下一篇:浅谈音乐课堂艺术氛围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