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3-11 08:03:23

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2010年10月16日我校和徐州一中联合举办了“同课异构,和谐共振”大型研讨活动,我有幸听了徐一中孙涛、赵薇和本校孙婷婷老师的几节课,感受颇深,受益良多。这里我根据当天的几节示范课并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有抽象思维,又有形象思维;既有理性思考,又有感情因素;既需要运用语言描述,又需要逻辑推理,因此,抓住学科特点,全面改进课堂教学,创设适合于个性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为了高效快速地提高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争取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我们必须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的原则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提高课堂效率要调节情绪

孙婷婷老师的课如春风化雨,其过程、教态、语言、问题设计堪称完美,而她善于调节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效率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听课后我有很多想法,现就谈谈如何调节情绪以适应高效课堂。

首先,教师要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毋庸讳言,现行教材中有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热爱它呢?学生们一天天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很辛苦很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学习与思考呢?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地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始终使学生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可能。其次,教师要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刻注意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有效的尊重,使学生的高见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适时的启发,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到有序的教学过程中。最后,教师要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认识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使教师精神焕发,而且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假如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没好气,学生怎么会有良好的情绪呢?没有了良好的学习情绪,又何谈教学效率呢?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这样的课堂在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好效果的,更无法奢谈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率。

二、提高课堂效率要功夫用在课外,精心备课

徐一中的孙涛老师其完美的教学过程和对教材的驾轻就熟使我对教师的备课有了另一种认识。几年来,听一中老师的课不少了,但每一次都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知识面广,交流合作很好。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精彩绝伦,奇思妙想频频出现,但不管如何,老师总能穿插迂回,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把学生引到自己的设计思路中去。这就必须在课外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里我谈谈对备课的一些认识。

传统的备课是写教案,写教案本无可厚非,但太注重形式化,比如说写教案一定要字迹工整,一定要达到多少字数,一定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程序、后记等内容。这样造成了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比如很多内容在书上或参考资料上有,但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抄写下来;教师很多有创意性的设想,在教科书上批注就可以了,但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并且这样的“写教案”,其实是“抄教案”,由于教师既要上课,又要批改作业,还要找学生沟通交流,因而“写教案”不堪重负,只有一抄再抄。更糟糕的是,这种纯粹抄的教案,除了能应付检查外,只能成为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按这样的教案上课。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种准备和设想,确实需要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但备课不能太注重形式,而应该不拘一格,可以写成完整的教案,也可以在教科书上批注,在资料上添加,甚至什么都可不写,只要心中有数就行了。这也是教育战线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打破形式上的枷锁,是为了提高备课的质量,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教学方法在我心中。我们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张扬个性;既要坚持唯物论,又要不忘辩证法;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既要依托教材,又要突破教材,深挖教学资源;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另外,教师还要勤于走出书斋,走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一起协商备课。

以上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几点认识,有不当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溯本求源,抽丝剥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