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培养

时间:2022-03-11 04:59:23

“探究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思想、交流成果等活动,以获取知识、激趣、掌握方法的学习方式。而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先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探究学习精心设疑矛盾冲突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5-01

我们都知道,《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学宗旨的内在统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着、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其目的在于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探究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培养呢?

1精心设疑,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教师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剔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创设引发先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再引入环节做实验:出示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再拿两个一大一小的马铃薯;接着问学生马铃薯分别放在杯中,它们的沉浮状况如何;然后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没有意想到——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马铃薯或都下沉,或都上浮。类此的结果与他们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他们习惯认为大块下沉,小块上浮;或大块上浮,小块下沉。此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想要探究的问题:马铃薯的沉浮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在矛盾冲突中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当现实与已有的认识、经验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矛盾。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制造这种矛盾、利用这种矛盾,更要突显这种矛盾,促使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建立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在突显矛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的认识、经验,然后就针对性地选择事例或现象,列举常见现象按常规容易出现错误或意外的结果。

如要求学生对“加穿衣服让我们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后,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假设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维论证——那么衣柜里挂满衣服,为什么衣柜的温度不会上升?这与假设的结果不一致,也就是假设不能成立,这矛盾的基础进而提出要证明衣服能否给身体带来热,我们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进行观测呢?这种通过思维论证,又通过实验验证,学生深切体会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所追求的目标吗?

“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连续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养成科学学习的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在探讨过程中促使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科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说:“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情况一样。”

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在这之前教学内容安排的都是在关注物体本身上,学生也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在第一个活动中——同一个马铃薯在不同液体的不同状况的现象出现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很自然就会提到液体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变化,这与前面所学的有关物体沉浮的知识联系起来了,展开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的探究。这样前一个探究结果很自然的就延伸到下一个问题了。

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虽然早有定论,但今天是学生直接探究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的,他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他们确确实实直接在搞“科学”,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教师所追求吗?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从而养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做学问的开始,是吸取知识的动力。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发现总是是思维论证和假设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学贵有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核心,在科学教学炽,要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会提问题,敢提问题,善提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

[2]《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研究》

[3]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4]《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浅析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现象的分析...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