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时间:2022-03-10 01:32:33

【前言】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学生也不再是“遵从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问题求助者和教师的朋友。作为《计算机基础》学科的教师应明白,《计算机基础》学科本身采用...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根据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状况,尤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等问题,探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一些新理念。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49-02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同样面临“教与学”的问题及课堂教学持什么教育理念问题,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与职业能力,引领学生向职业人过渡。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工具学科也应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角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育理念都应随之更新。

1.教师角色再定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学生也不再是“遵从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问题求助者和教师的朋友。作为《计算机基础》学科的教师应明白,《计算机基础》学科本身采用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所提供的视觉刺激优于其他学科。但是,计算机的应用只能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种,还算不上是现代教学,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教学,不仅需要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还需要有现代教学理念的支撑。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形、关键的,甚至能影响其他的教学手段的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计算机基础》学科的教师做为公共基础课教师,每天都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对象不同,必然引起微观教学环境的变化,学生或安静、或吵闹、或开小差……如何及时引导、调控学生的思想、情绪、行为,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教师本身带给学生的感受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教师带着一份愉悦情绪进行授课,那么他驾御课堂的能力就会更强,教学思路就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敏捷,课堂教学也就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学生因为被感染而进入兴奋状态,学起来就备感轻松,教学全过程就能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优化。再说,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及各种能力构成教师完美的人格,无形中对中职生也能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学方法新探索

2.1 情景教学法。创建情景教学课堂。我们知道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就成为教改的对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更是如此。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信息,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情景展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能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社会现实,并由此产生兴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故笔者提倡教师应努力设计一些更快、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OFFICE2007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按“简单表格设计及文本的编辑的理论讲解――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课堂上上机操作”的程序讲课,这种授课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和疲惫。如果教师先让学生上网欣赏专家设计的精美文档,辅以教师的理念点拨,然后在优美恬适的音乐下上机操作,课后教师留下自己设计好的文档、表格,让学生去摸索创造,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不仅轻松、有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优势开展教学。根据计算机学科特点,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优势开展教师高效的教与学生自主的学。如在讲解Word 2007文档编辑时,要求学生掌握“五笔或拼音文字输入法”及训练快速打字速度的能力,我问学生:“你们想拥有一个自己的QQ号同外面的朋友交往吗?”学生回答的声音很响亮:“想!”在这种气氛下,我开始演示,教会学生如何申请"QQ"号,并学会上网聊天,练习打字。学生本来就兴趣上网聊天,我们何不因势利导,借助学校网络优势,让学生适度“放纵”一下,这样不仅能感受到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而且能够减轻学生因私自到“社会网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由于是学生感兴趣东西,没等作完毕后,学生不用我要求都自行操作了。接着,我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很快给出了答案,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清自然也高涨起来。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要教会学生健康文明上网。

2.3 在“做中学”、“学中做”、“问中学”等方式中开展教与学。

(1)尝试教学生制作课件。通过自制一些教学课件,把有些学生不易明白的地方形象地表示出来,比单纯的理论传授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上汉字操作系统文字编辑处理内容时,通常教师只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与内容部分印发给学生,本意是想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自己上机操作完成。但对自觉性较差的中职生来说,这样“放羊式”的教学,学生通常"人在曹营心在汉",上机纯属为了玩游戏、聊天,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应付了事。如果把课件制作法引入文字编辑处理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高了。在编辑练习中,教师既要指出编辑修饰的知识点,又要让学生自己体会编辑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正迁移。这样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既能积极发挥学生运用技能的主动性,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2)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的各种变化情况能及时而准确地做出反映及处理。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反馈,实现或修正教学目的,使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之处得以弥补、不当之处得以纠正、完善之处得以强化,从而更快、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语文、数学、英语及各专业课的课后作业都有一些关于上网查阅、搜集资料的要求,这时,计算机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学科的作业要求,设计上机作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上机设计制作一张Word 2007图面,要求文字内容为这些学科的相应内容,版面设计不拘一格,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这样的上机作业设计既促进学生上网采集资料的主动性,又能学会Word 2007的文档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的综合使用,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又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质疑中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既是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过程,又是目标教学完成的过程。例如,在讲解Windows XP时,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旁,让每一名学生都面对Windows XP的界面并熟悉它,进而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观看教师演示编写文档的过程后自行操作练习。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教师要耐心加狠心,先不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去试验、去发现新问题,自己摸索或与同学研讨解决的方法。在多次的犯错与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会摸索出一些门道,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最后,教师把学生无法解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汇总,与学生一起“研究”可行的处理办法,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这样“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努力,有时他们学习的进步速度让老师都自叹不如。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个特殊的过程,要求教师既要能牵移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分利用人类的文明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又要激发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在创设兴趣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变成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编"信息技术教育文献",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2] 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寻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 王柯等,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训与测试[M],北京: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4]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田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商业经济,2009(6)

上一篇: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认识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