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探讨

时间:2022-03-10 05:10:26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探讨

【摘要】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作出简要阐述。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

一、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分析

1.平整度

公路的平整,直接与驾驶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若想更好的控制好公路的平整度,那就要从公路一开始设计与施工阶段阶段进行控制,如果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及监管人员不付责任,对公路的平整度检查不重视,公路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会给公路通车后的车辆带来极大的阻力与震动冲击,最终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2.稳定性

公路的稳定性,也是在公路建设阶段时所变动的,在公路建设阶段必然会出现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有一些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会给公路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影响。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并不是影响公路稳定性的唯一因素。笔者从多方调研认为造成公路路面路基整体稳定性下降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地方工作路段的温度变化及湿度变化、雨水、土地沉降等多方因素。

3.耐久性

众所周知,一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财力。因此,这就要求公路一定要具有耐久性。国家对公路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我国一般归定的公路工程使用年限为二十年以上,这二十年以上还包括路基路面的车辆碾压与承重部分。因此,我们要使公路使用年限达到标准,就要对公路进行严格的耐久性检查,保证其寿命达到国家标准。

4.承载能力

公路建设完工,交付使后,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会通过轮胎传递到路面与路基,车辆的压力会对公路内部的结构带来变化,如果公路施工时质量不过关,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车辙,最终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初的设计与安全性检查时,充分考虑公路整体的承载能力。

二、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措施

1.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的选择和控制

设计车速决定着道路的几何形状。运行车速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和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来确定线路的其他设计指标。

2.公路路面的排水设计工作

2.1 地面排水设计

在路基地面进行排水设计,主要是利用了贯穿全线的边沟来进行,一般要注意以下要素:1)边沟的选择要以梯形边沟为主(0.6m×0.6m),边坡比控制在1∶1;2)在铺砌浆砌片石的选用上以25cm厚的M7.5浆砌片石为主,边沟纵坡不低于0.3%,坡长小于300m;3)把边沟水引离路基,排入原有水系的河流。在设计阶段考虑可能会遇到边沟与涵洞、通道发生交叉,此时需要将边沟水直接排入涵洞或在灌溉涵、通道处让路基边沟向两侧排走或设边沟倒虹吸涵通过。

2.2 地下排水设计

1)一般路段的地下排水设计。一般路段的地下排水设计多以填筑式边沟为主,能有效地对路基边沟存在的进行控制。这种设计理念得益于建成公路的经验总结,以往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路段在汛期内无法及时清理路基水或是有群众对排入灌溉涵洞内的路基水进行干扰,所以在一般路段的低下排水设计中,主要考虑以填筑式边沟为主要设计内容。

2)软基处理段的地下排水设计。淤泥质的软土层具有地下含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地下排水是保证软土路基稳定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中为保证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多采用板、砂垫层和超载预压的深层设计,将15cm厚的级配碎石用做砂垫层与边沟相接的斜面上的反滤层,将5cm×5cm的预留截面设置在砂垫层底部,设置纵向间距为10m的泄水孔,且低于边沟30cm为最佳。

3)低矮路堤的地下排水设计。对于低矮路堤排水需要注意的是,边沟出水口必须要高于水位的标准高度。针对边沟高度的问题要依照纵断面和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自然地形来明确排水的方向。对于边沟底的标准高度设计通常为肩边缘最低点标准高度以下大于1.7m,对于不能满足1.7m要求的也可以为0.5m,如果另一侧的边沟比较低可以采用单侧布设横向排水管。

4)挖方路段的地下排水设计。这种地段应考虑分隔带横向排水管的要求,边沟底的标准高度不能小于路肩高度1.2m。施工单位要选在边坡顶开挖截水沟,同时处理好临时排水沟。对于石方挖方位置尽可能挖深边沟,便于降低路基中地下水位的高度。A形边沟由于矩形断面比较小,很容易被堵塞,通常情况下在地形受到限制时使用;B形边沟要依照水位的情况进行制定。

5)填挖交接段的地下排水设计。对于路堤的交接位置,当路堑的水位比较高时,为了避免堑下水层中的水会进入路堤,导致路堤出现坍塌的问题,因此要合理设计横向渗沟。如果边沟水进入涵洞,应在沿线设置涵洞,对于需要排入排涵的边沟,沟底的标准高度不能小于涵洞中心的标准高度。

3.分隔带的排水设计方式

进行中央带的排水设计工作时,如果分隔带的宽度是有所区别的,那么我们就应选择不同的排水方式。当宽度小于3m时,设计分隔带时建议选择外倾的方式,这样在分隔带两边横坡位置处排出的自由水就会向路面排泄,并且逐渐的进入到路面的排水系统中;当宽度大于3m时,并且也没有设置相应的铺面封闭形式,那么设计分隔带时间以选择内倾的方式,保证自由水能够从四周向中央凹陷处排出,并且逐渐的流向纵向泄水口。

4.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要点

4.1有效的处理石灰原料

作为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填筑材料,在软基的处理工作中,我们应先充分的消解石灰材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未按照要求将石灰原料消解,那么在进行完碾压的施工作业后,当雨水天气来临时,石灰也会自然被消解,那么公路路基就可能出现膨胀的现象,大大的降低了路面的平整度。

4.2准确的控制过湿土的含水量

过湿土的含量也是会对软基的处理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并且当其含量超过30%,而施工的环境又是出于雨水多发的季节时,那么就会进一步的提高过湿土的含水量,从而降低公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当施工时环境的温度较高时,通常情况下路基的表面已经是较为干燥的了,而路基的内部含水量却可能还是很高的,所以,应先对过湿土进行相应的粉碎和翻晒的操作,之后才能进行回填的施工作业,从而保证过湿土含水量的准确性,防止出现因过湿土含水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路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4.3控制填筑土的厚度

进行软基的处理工作时,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填筑作业,而进行填筑的施工作业时,我们为填筑的质量,就必须严格的控制填筑土的厚度。如果其厚度是不符合要求的,那么在施工时就会增加很多道工序,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时的完成。而当填筑的土块厚度太大时,碾压作业和整平作业的难度就会加大,路基的稳定性也会下降,很容易就会导致工程出现返工的情况。

结语

公路工程路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际和经验进行。因此,在具体的公路设计中,应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全面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保证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勇.刘子琪.简述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筑.2013.(07).

[2]任艳芹.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3]李国宇.刘晓云.关于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2)

上一篇:试析公路养护技术 下一篇: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