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时间:2022-03-07 07:13:42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内容摘要】在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将是本文谈论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是课堂学习问题的生活化,另一方面是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课堂到课外,内外结合,进行分析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 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努力创造有利的情境,积极的挖掘生活的数学乐趣,为学生增添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贴近生活。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生活的各种数学情境,最终使学生充分体验初中数学,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一、课堂学习问题生活化

1.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导入课成为课堂重要的一部分,这是课堂的开端,所以如何导入关系到课堂的整体效果,它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完成,同时,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导入如果接近学生的生活的实际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与消化。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三角形的那块知识点时,就可以运用生活实例,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呢?他们有什么特征呢?一步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与兴趣。

2.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擅长察觉、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巩固好知识。如:在学习到初中的一段函数增减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问答法,激发学习的体验数学:

教师提问:你知道在体育界中国最骄傲的运动员是谁?

学生回答:姚明。

教师提问:谁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回答:2.26米。

教师提问:姚明是不是一出生就2.26米?

学生一起回答:当然不是。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以姚明的年龄为自变量,通过姚明的身高为函数值建立一个函数关系。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姚明的身高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学生回答:此问题的答案不一,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赞同,有些同学还是存在疑惑。

总之,教师就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及接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有利于增长学生对函数关系的理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深入到生活实际之中,真正达到教学的生活化。

二、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

1.从数学知识中学会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提到了:初中数学课程应多多从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这个过程,并且将实际问题成数学模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生带着愉快的心境和老师、同学体验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往往还能提出较有创意的意见。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不仅让教师受到一定的感触,而且让学生感受一下生活体验。同时增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情又充满了好奇心,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探索知识的精神。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要结合自己教学以及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与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主动去学数学,用数学。

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学习加法等重要内容的时候,一般模式为“B +C”我把B当成他们的爸爸,把C当成他们的妈妈。如果你的父母是同一个姓,那你生下来是不是取相同的姓(同B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你的父母不同姓,那你的姓随谁呢?那你就跟那个权力比较大的姓。都和爸爸姓(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较大的减去较小的)这样把我们的数学与实践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学生不仅在数学课堂上积极的投入,同时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通过自己的父母亲的实例,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以及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2.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现实生活自身就是一个潜在的数学大课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它客观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数学痕迹。学生学习乐趣是由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的组成的。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可让学生的大脑处于最积极活跃状态,而且可以充分地激发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加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学生的浓厚的学习趣味,它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乏困与艰辛,而且提供学生充沛体力与敏捷的思维,使学生在欢畅的、踊跃的、积极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达到“乐在其中”的状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积极主动学习”、“我爱学习”,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3.从学生的角度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个成员,在教学中起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学生不仅要在教学中学习生活的问题化,更多的是要从课外的角度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初中数学中有关图形的对称问题时,一般会学到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我们必须知道两个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运用定义去发现生活中有那些中心对称的图形,有那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产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达到体验生活中数学问题。

总之,数学体现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生活中也不能脱离数学,数学知识不仅为生活服务,而且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假如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学而教学的话,把僵硬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更多的感觉到数学是枯燥无聊的。本文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必须从课堂与课外想结合,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 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数学通报》,2010.

[2] 涂荣豹. 数学学习中的元认知,《数学教育学报》,200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天心中学)

上一篇:打造高效课堂 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下一篇:浅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