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整体把握”

时间:2022-09-07 07:24: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1]“整体把握越来越成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门径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重要,也是符合语文阅读规律的有效手段。”[2]那么,“整体把握”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要求?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整体把握”?这是我们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关注的,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1 “整体把握”的含义

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规律,遵循阅读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确立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流程:形式―内容―形式,第一个阶段“形式―内容”是通过课文的语言形式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即以文明道。第二个阶段“内容―形式”是通过课文的思想情感来反思课文的语言形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律、方法和技巧,即因道悟文。从阅读教学的层面来看,与之相应的教学环节应该是“整体感知―精读理解―复读探究―拓展延伸”,由此可见,“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奠定阅读方向、指导阅读实践的重要作用。当然,“整体感知”指向的不仅仅是“语言形式”,应该包含“文本信息、语言形式”两个方面,即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缺少“整体把握”的阅读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孤立地一段一段地讲解,学生不清楚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写什么”上缺乏整体性的把握。二是孤立地讲课文的主题、选材、结构、语言这些要素,学生不明白表达与主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为什么写”上缺乏整体性的把握。三是把选材、结构、语言这些要素割裂开来,不能把这些表达特色有机地整合起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怎么写”上缺乏整体性的把握。总之,缺少“整体把握”的阅读教学,学生习得的是割裂、僵化的知识,不能转变为阅读的方法策略性知识,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低效的。

2 “整体把握”的要求

“整体把握”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一种理念上的转变,也是一种行为上的转变,我们要留有足够的时空,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的状态下,切实走进文本,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的阅读情绪,充分感知文本的主要信息,建构自己对文本的初步理解,才能为有效地开展“对话”奠定基础。

“‘整体把握’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3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把握”的基本要求是三个方面:

2.1 通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概括言语信息,把握文本内容。

2.2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品味,初步概括提炼文本的主旨,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观点和情感。

2.3 通过对内容和主旨两者关系的辨析,初步确定文本最主要的表达形式特点,即写法特点。

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说是基本完成了“整体把握”的任务,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对话与探究活动了,否则的话,对话就成了空中楼阁,探究就成了无源之水。

3 “整体把握”的方法步骤

“整体把握”要遵循文本解读的内在机制。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规律是由分析到综合,由段到篇,阅读的内在心理机制是“感知文本信息―形成初步判断―探究文本特色―读写能力转化”,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已经具备的语文知识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语文知识既有关于文体、关于语言的陈述性知识,也有关于阅读方法、阅读规律的程序性知识,原有的知识经验越是丰富,则“整体把握”的能力越强、效果越好。下面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为例,谈谈“整体把握”的四步法。

3.1 合并段意,概括内容。

合并段意是指以课文的自然分段(如果文章较长,可以是几个自然段合并成的意义段)为单位,通过抓关键词句、捕捉关键信息的方法,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由主到次、删繁就简、同类合并的基本原则,概括提炼出文本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用文体知识来观照整理做铺垫。这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在开始讲解课文、质疑问难之前,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老老实实读文章,直至能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语句,才能开始下一环节的深度阅读。

《背影》一文共7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如下:1、我难忘背影,2、徐州见父,相互慰勉,3、家景惨淡,同行分别,4、父亲执意送我,5、父亲替我跟脚夫讲价钱,叮嘱茶房,6、车站分别,两写“背影”,7、读家信、忆往事,再现“背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人物的角度来整理合并,以“父亲”为主要人物,可以将7个自然段归纳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主要写了父亲对我的安慰,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第二部分(4―6段),主要写车站分别时,父亲对我的照顾,包括讲价钱、拣座位、买橘子、叮嘱茶房等细节。最后一部分(7段):写父亲给我的家信,勾起了我对父亲的体恤和同情,这是情感的深化。

这一环节,主要是整体把握“写什么”,概括言语信息,提炼文本内容。

3.2 文体导读,理清主线。

文体导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体知识,即关于文体基本要素的知识。散文的基本要素是“线索、场景、文采、情感”,结构上以“线索”为脉络串联全部材料,使之形散神聚;内容上注重“情境氛围”的营造,具有诗化特点;语言上注重“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主题上注重“情感”的抒发,言短意长,令人回味。

单从“线索”的角度来看,《背影》显然是以“背影”为线索的,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文章以“难忘背影”引出下文,以“再现背影”结束全篇,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背影”成了父亲留给我们最深刻的记忆,也成了我们理解父亲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就这个线索本身的特点来看,其特点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背影”很细小,常常被忽略,只有我们包含牵挂、满怀深情地注视某一个人或事物,我们才能铭记其背影,从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牵挂,而这种牵挂不是直接表达的,更不张扬,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牵挂之情,是隐秘、含蓄的,甚至带着一种歉疚之情,这和文章中写一开始我对父亲的照顾感到很不屑是彼此相通的。其次,“背影”意味着消逝,隐含着对父亲年老体迈、不久人世的担忧,特别是文章结尾,父亲在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时,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这样来看这篇文章的线索“背影”,我们对文章所叙写的父子之情,就多了一份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一环节,通过抓住文体要素,进一步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验证前面对“写什么”的整体把握是否可靠,同时,初步把握文章“为什么写”。

3.3 找中心句,指向主旨。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阅读,我们可以初步勾勒出文章的内容框架和抒情指向,即写了父亲在家境惨淡之际,对我的慰勉和照顾,表达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阅读感受是否正确,因为,不管哪类文章,都有在文中起总领或者总束作用的语句,就散文而言,主要是指集中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背影》中,起总领和总束作用的语句分别位于文章的首尾两段,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说“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通过抓关键词“已二年余了”、“不知何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牵挂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感叹号,意味深长,感情强烈,牵挂之情、离别之痛、担忧之意溢满其中,这是问号所不能替代的。通过这个环节,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文章的主旨不仅仅是写父亲对我的关爱,更主要的是表达对父亲的怀念、牵挂,这种怀念、牵挂又是隐秘的、略带歉疚的,意味深长,到这儿为此,我们对主旨的理解趋向于明朗和全面。

这一环节,通过探究中心语句,辨析主题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整体把握“为什么写”。

3.4 揣摩题意,审视全篇。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往往能起到提挈全文、引人深思的作用。我们在合并段意、梳理主线、找中心句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文本内容的逐步判断,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揣摩题意,审视全篇,看看文章最主要的表达特色是什么。

首先,以“背影”为题,就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背影”常常是凄怆的,是诗人笔下寄托惆怅之情的常用意象。本文作为一篇散文,也具有诗性特征,从家景的惨淡,到父亲苍老的面容、臃肿的装束、老迈的举止,文章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伤,这种哀伤的氛围,使“背影”蒙上了一种凄楚的色调,所以,“背影”所寄托的父爱也让人心生感喟,这种父爱和我们平时所体验的那种热烈、甜蜜的父爱是不一样的。

其次,以“背影”为题,起到了结构全篇的作用,全文围绕“背影”来写,便于作者取舍素材,合理剪裁,为更好地突出中心服务,例如,文章开头写家景的惨淡、作者的忧戚写得很简约,重点是写车站送别的场景,目的是突出“背影”,突出有关“背影”的细节描写,这正是文章最主要的表达特色,即多角度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情感。

这一环节侧重于通过揣摩题意,审视全篇,感受文章最主要的表达特色,整体把握“怎样写”的。

接下来我们在“探究文本特色”的阅读环节中,围绕的重点就是“细节描写”,通过对“细节描写”的阅读探究,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建构关于“运用细节描写、活化散文语言”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将语言实践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这样的阅读探究因为有了“整体把握”的坚实基础,才会让学生有话可讲,有感可发,才不至于空洞肤浅。

“整体把握”是阅读向纵深发展、开展精读品味的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整体把握”的重要性,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整体把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63页

[2] 王继坤主编《现代阅读学教程》,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169页

[3] 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第87页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 下一篇:浅谈如何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