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时间:2022-03-07 03:37:12

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仅需要医生的积极治疗,更需要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通过良好的治疗,糖尿病病人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但控制不良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所以做好糖尿病病人的康复指导,可有助于病情控制,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康复;护理

1 心理指导 糖尿病病人被确诊后,由于对疾病认识不清,会产生压力;在合并各种并发症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常会引起抑郁、焦虑甚至绝望自杀。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糖升高,加重或诱发糖尿病。

1.1指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必须正视现实,明确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又是能控制好的疾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紧张,积极配合治疗。

1.2锻炼病人的自控能力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定期检查等,都需要长期坚持,应鼓励病人持之以恒。

1.3培养良好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解当产生不良情绪要及时排解,消除精神紧张,使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

2 饮食指导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2.1 其目的是控制体重,维持血糖稳定,使膳食既能够维持健康的最低热量,又要满足患者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

2.2 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每日需的总热量,见附表。

2.3 七大营养素的分类指导

2.3.1 碳水化合物 占总热量的50%-60%,糖尿病病人的主食应控制在100-400克。

2.3.2 蛋白质 占总热量的15%。成人标准体重每日每公斤需0.8-1.2克。其中1/3为优质蛋白。儿童、孕产妇、乳母、营养不良、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克。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在0.8克。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克,并选用优质蛋白质。

2.3.3 脂肪 占总热量的30%。糖尿病病人应限制在每日每公斤0.8克。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如肥肉、黄油、棕榈油等可导致动脉硬化。

2.3.4 维生素 主要参与体内各种代谢,糖尿病病人因代谢紊乱,需要多补充。

2.3.5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如钙、磷、钠、锌、铬等都是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锌、铬等与胰岛素活性有关,须注意补充。

2.3.6 水 糖尿病病人因多尿,水丢失较多,每日饮水应在1500ml以上。

2.3.7 膳食纤维 是不被胃肠道消化吸收的多糖,不产生热量,能增加胃的饱满感,可降低餐后血糖,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还有通便的作用。每日摄入量应在40克以上。

2.4 一日三餐分配比例1/4 2/4 1/4,做到合理分配每餐热量。

2.5 饮食注意要点

2.5.1 严格定时进食,对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应注意。

2.5.2 严格控制总热量,如病人因饮食控制而容易饥饿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在保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做到加餐不加量,加餐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和睡觉前。

2.5.3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如各种糖果、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严格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吃用油煎炸的食物。

2.5.4 对病情控制良好,餐后血糖小于11.1mmol/L者,可适量食用含糖低的水果,如:桃、梨、桔子、柚子等。每日不超过200克,计算入总量中,最好在加餐食服用。

2.5.5 对易出现低血糖或注射胰岛素者,可从三餐中匀出半两食物进行加餐,加餐时必服用降糖药。

2.5.6 每周测体重一次,使用同一磅秤,衣服重量相同,体重改变超过2kg,应通知医生。

3 运动指导 让患者了解无能运动的意义。运动可增加机体代谢率,增加机体对糖的需求量,还可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骨骼对葡萄糖的吸收及糖原合成,有助于降低血糖;长期运动可增加患者愉快的心情,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比赛,防治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血糖升高。

3.1 运动量 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跳舞等。

3.2 运动时间 选择在饭后1-2小时,不应再空腹时运动,运动中要防止低血糖发生,可随身携带食物和糖果。一旦有低血糖感觉时立即进食。运动中出现头昏、胸闷、心慌应减少或停止运动,并及时测量血压和血糖。

3.3 运动前要做必要的医学检查,以便全面了解病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并制定运动处方。

3.4 安排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的整理,避免过多的劳累,或短时间的剧烈活动,运动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每周至少5次。

3.5 运动时穿轻便秀气的运动服、合脚防滑的鞋袜,随身携带急救卡。

3.6 运动禁忌症

1)血糖未得到较好的控制2)合并各种急性感染3)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活动后加重4) 有严重的糖尿病肾病、严重的眼底病变、明显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4 用药指导 当糖尿病患者只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已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时,就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来降低血糖水平

4.1 指导病人整理用药 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性质,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如:磺脲类药应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为宜;非磺脲类和苯甲酸类药,进餐时服用,不进餐不服药;双胍类药应在餐间服用:α-糖芏酶抑制剂,在吃第一口饭时嚼碎服用。

4.2 服药注意事项 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妊娠期糖尿病需药物治疗者,不宜口服降糖药,应选用胰岛素治疗。

4.3 胰岛素治疗 当口服降糖药失效时,就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

4.3.1 注射时间 普通胰岛素于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

4.3.2 注射部位 宜选用上臂三角肌、臀大肌、、腹部距脐5cm以外范围皮下注射。

4.3.3 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4.3.3.1 注射胰岛素时,要遵医嘱选用胰岛素剂型,剂量准确,按时注射,不可随意更改。

4.3.3.2 胰岛素应存放在冰箱冷藏室。

4.3.3.3 抽吸胰岛素时,剂量要准确,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中、长效胰岛素,再摇匀,不可逆向进行操作。

4.3.3.4 注射时保持手的清洁。注射器应高压消毒;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应毁型,胰岛素笔应专人专用,不可与他人公用。

4.3.3.5 胰岛素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血糖变化。

5 自我监测指导

5.1 如空腹血糖应在禁食8小时以上,且过夜后早餐前检测血糖。

5.1.1 如餐后2小时血糖值,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到2小时抽血检测。化验当天应与平时一样进餐、服药、运动。

5.2 应每周定期测量体重。

5.3 定期检查血脂、血粘度、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肝肾功能、眼底等。平时注意食欲、口渴等症状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

6 自我护理指导

6.1 皮肤护理 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保持皮肤、口腔、外阴、足部的清洁,预防感染。

6.2 足部护理

6.2.1 每天检查双足一次,如:足部皮肤的颜色、温度;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等症状。

6.2.2 足部注意保暖。

6.2.3 给与足部按摩,每天进行适量运动,以促进微压血液循环。

6.2.4 足部受伤时应及时处理,避免应用刺激性药物。

6.3 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休息,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进食含钠高的食物,如烟制品。定时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并做好记录。保持情绪轻松,避免迅速改变,以防直立性高血压。

6.4 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时,给与油脂低蛋白饮食。

上一篇: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强脊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