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筹备与述评

时间:2022-03-04 10:27:13

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筹备与述评

摘要:“中华农业文明”展览,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其展出面积4850平方米,占全部室内展览、陈列面积的70%以上,文物展品1000多件套。将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的来龙去脉、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展现给大家,分享博物馆人的成功愉悦心情,也为今后博物馆陈列的推陈出新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华 农业 展览 筹备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农业博物馆,与全国农业展览馆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9月13日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宾客,是农业部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中华农业文明展览,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其展出面积4850平方米,占全部室内展览、陈列面积的70%以上,文物展品1000多件套。展览陈列内容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线,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突出中国古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我国农业文化和科技的核心价值。承担着农业科普、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的重任,多年来接待了几十万中小学生、大批外国政府及农业访问团,为宣传中国农业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工作近30年,见证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特别是其传统展览、陈列的兴衰。工作中长期与展览、陈列打交道,闲暇之际,也常流连于展览、陈列、室外展园之间,对其历史、展品、资料、展览陈列现状进行了详细考察,也与多位长期从事博物馆筹备工作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广大观众的心声。总的来看,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中华农业文明推出四年多了,观众反映看还是令人满意的,实现了“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观众欢迎”这个最初目标。用普通观众的语言表述是“挺有意思、挺好玩、值得看”;用专业人士的语言表述是“高雅不渊深、平和不庸俗、轻松不浅薄”;用领导的语言表述是“钱没白花、有点水平、有点功夫’’。作为农博人听到这些议论,既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农博人的工作是成功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遗憾的是有些精彩亮点没有实现,有一些缺失。作为博物馆人无论是直接参与或者是承担辅助工作,能经历这样一个陈列项目,一生也遇不到几回,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任何人都会格外珍惜,倍加努力。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创意没有技术支撑,或现有技术条件实现不了创意要求,只能是望洋兴叹,多少有点“即生瑜、何生亮”的感觉。为了博物馆陈列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完成的陈列作一番梳理是有必要的,有马后炮的作用,尤其是筹展结束几年之后评述会客观些,如果评述能为同行道友提供几点可借鉴的经验,那更是一种奖赏和安慰。于是将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的来龙去脉、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展现给大家,分享博物馆人的成功愉悦心情,也为今后博物馆陈列的推陈出新提供一点参考。

一、展览筹备背景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舍是于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均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亲自审定,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项目,在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并投人使用,被列为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是国内唯——个大型的园林式展览馆。

后来的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开馆,最初陈列展览由“古代农业科技史陈列”、“自然资源区划展”、“水产养殖展览”、“农村能源展’’和“百草园”构成。室内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室外3000平方米。1996年之后进行调整,陈列展览体系由“新中国农业科技展”、“陆生动物陈列”、“水生动物陈列”、“淡水养殖馆”和“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构成。室内总面积3600平方米。随着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展陈日益显露出老化、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改陈呼声越来越高。1998年时任农业部长陈耀邦正式提出改造博物馆的动议,并致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请求予以支持。温副总理在信函上批复,请国家发改委研究解决。200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立项。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投资1.903亿元,主要用于原有场馆改造修缮、配套库房以及馆区基础设施等土建工程。项目于2006年初全面动工。2006年博物馆陈列改造工程立项,并由部长孙政才致函回良玉副总理,请求支持。回副总理批复,请财政部予以支持。2007年财政部拨付陈列布展经费7500万元,陈列改造项目全面展开。

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馆,2002年馆领导就提出了创办“国内一流专业博物馆”的目标,并为此提出若干标准,即“独具特色、功能齐备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具备专业素质和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队伍,拥有吸引观众的精品陈列,集中国农业、历史、科技于一体的,能够展示中国农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型专业博物馆”。2003年再次提出了“建设一座与具有近万年农业文明古国地位相适应的,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结合的,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专业性博物馆”,更明确地提出,“中国国家农业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文化以及当代农业相关成果的代表性、记忆性的物质见证物和资料为核心,集民族性、科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为一体,为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做出重要贡献。”在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今后五年发展的思路,即“以博物馆改扩建为契机,全面改善文博事业发展的硬件资源;以基本陈列改造为龙头,逐步建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体系;以多渠道丰富馆藏为基础,不断丰富文物标本收藏的数量和质量;以多学科学术研究为指导,全方位提高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以优质高效宣传教育为支撑,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市场适应性;以特色化文化产业为扶助,努力增强事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关于展览陈列工作,《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树立精品意识,提高陈列水平,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建立内容丰富、主题独特、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体系”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一是作为国家农业博物馆,要建立完整的、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纵向的历史、横向的“三农”问题与政策。在陈列展览形式上,应充分发挥本馆的环境资源优势,室内与室外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参与相结合。二是改造完善基本陈列,与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同步,完成《中华农业文明》等陈列内容的策划、设计和安装布展等工作,改善参观环境。三是树立精品意识,勇于开拓创新。农业博物馆改扩建以后的各项陈列,要力求从内容编排、艺术设计、表现手段、陈列创意等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创新,广泛吸引各界观众,营造和提升博物馆高雅而不深奥、平和而不庸俗、轻松而不浅薄的氛围,体现全国一流博物馆的陈列水平。四是加强与国内外交流,开拓合作展览的新领域。要在现有基础上,深挖细化展览合作的选题,扩大联系面,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在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国外优秀展览,实现双向交流。中国农业博物馆总体规划与近中期重点发展领域,决定了其陈列体系的建立。

二、展览陈列体系的建立

农业博物馆与历史和艺术类博物馆相比较本身就有特点,但也有存在先天不足。怎样发挥自身特点弥补先天不足,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博物馆,这是追求的目标。立项之初,领导就明确地要求,未来的陈列要做到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观众欢迎。这个要求听起来似乎简单,实则难度相当大。如何做到呢?经过思考与反复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未来的陈列要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轻松和谐。通过文物展品和多种展示形式的结合,对观众产生心灵震撼和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引发、满足观众好奇心,摆脱单调、静止的展陈方式,使展品“活”起来,使观众“动”起来,既是博物馆实现双向交流、人文关怀的需要,也是当今博物馆满足观众需求的重要标志。

农业文物与农业展品比起历史类博物馆的重器和艺术类博物馆传世珍品确实缺乏观赏性和艺术性,但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却丰富多彩引人人胜,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背后的故事展现给观众,把观众带回到似曾相识的过去。目的就是弘扬祖国农业文明,宣传农业基本国情,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传播现代科技,开展科普教育,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力求做到:主题与观众需求的统一、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心灵感受与动手体验的统一、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统一、室内陈列与室外环境的统一。实现从陈列内容、形式以及满足观众需求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利用丰富的文物、展品、资料、档案,以最直观的途径展现历史,揭示辉煌农业文明背后蕴涵的伟大智慧,从而更好地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

陈列旨在讲述一个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充满神奇、充满智慧,有敬畏、有骄傲、有自豪的故事;打开一个宣传农业基本国情、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窗口;建设一个弘扬祖国农业文明、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构建一个外国人了解中国,中国人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农业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打造一个内容、设计、制作完美结合,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工程。

陈列形式上运用“散文式的抒情”为展览审美风格,运用“诗化”的空间环境展示理念,运用“展示语言”,烘托内容的文化“韵味”。情调是古朴、自然的,具有返璞归真般的天然,它的绵延和传承,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基本概念在设计的审美方面起到统摄作用,从而使展览在审美方面达到一种富有个性的和谐。陈列形式设计坚持“四化”,将传统陈列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静止的文物实物展示与流动的电脑动画结合、大型的场景复原与精美的展示道具结合,形象深刻地揭示展览的主题和内涵。

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行业特点、馆址风格、现有文物藏品的构成,陈列展览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面积7000平方米。中华农业文明陈列4850平方米;“中国土壤”陈列400平方米;“中国传统农具”陈列400平方米;“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陈列300平方米;“青少年农业科普”馆650平方米;“二十四节气”三幕影院400平方米。室外展园8000平方米。

三、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的成功与不足

从陈列效果看“中华农业文明”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内容安排是得当的,展示手段是可行的,陈列效果是好的。回望整个过程,有几个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对保证陈列效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列坚持选取上万年农业历史中的文明点纵向延伸,而不是用通史手法

横向展开,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漫长,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因朝代的变迁而前进或停止。以历史朝代横向展开,无法清晰地展现农业发展变化的脉络,且文物本身也不是随着朝代而出现,对应起来会多有重复;现有的文物、展品也支撑不起来这样一个规模的通史陈列,墙上书的时代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陈列首先要反映先人是如何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纵向延伸可以清楚地反映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主题明确、个性鲜明、通俗易懂,给观众以完整的概念;纵向延伸能充分发挥馆藏文物展品的作用,辅以新颖的设计、先进的手段,能满足观众了解悠久农业历史与现实的渴求。通过悠悠千载的文物和充满智慧的展品,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不仅有骄傲,也有敬畏。

如何实现呢?只有抓住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才能清楚地向观众表述中国农业的光荣与辉煌。梳理万年农业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物候的利用,二是作物育种,三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这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紧紧扣住中国农业的核心价值,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序厅、农业文明的演进、农具的发明与传承、水利工程与水力利用、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西学东渐与实验农学、前进中的共和国农业。每个部分以专题作为基本结构,集中体现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贡献。

2 坚持以文物、场景、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说明事件、人物、技术特点等,避免墙上书。在农业历史上有诸多情况无法用文物来表述,如耕作制度、耕作技术,一些人物事件有文字记载,“物”是缺失的,即使有相关“物”也不能准确表达,夹生饭的展示观众很难接受,导致敬而远之。从观众角度讲,难以理解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与己毫无关系的内容是不具吸引力的。只有准确地揭示其内涵、清楚地表明其作用、体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引起关注形成对话,才能体现出陈列的魅力。

以往展示耕作制度、耕作技术等内容使用的手段,主要是文字表述或图画描绘,这种办法有效但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我们采取了文物、场景、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三者的联系,把只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以立体形态的方式展示出来。农业文明的演进部分,用8个场景串联起来,使观众对中国古代农业成就有一个基本概念。场景依次为稻作文明场景一河姆渡、粟作文明场景一半坡、商代农耕场景一协田、汉代农耕场景一二牛抬杠、汉代社会场景一墓室复原、魏晋农业场景一果树嫁接、唐宋农耕场景一水田耕作、明清生态农业场景一农、桑、鱼、牧。场景为三个层次,文物展品、人物造型、背景画,用物、人、景相结合的方式,使观众对悠久而又厚重的传统农业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还会有心灵体验和震撼。

这种实物场景的一体化改变了只有文物陈列展柜的单一展出模式,将背景、实物与人物活动有机组合,营造立体感,多侧面、全方位展示意蕴深厚的历史原状,使已经不存在的历史情景再现于观众眼前,为观众撩开历史的帷幕,直接与历史对话,亲身体验,赏心悦目,出奇制胜。

3 坚持文物展品展示简洁明了,以自身的变化说明其发生、发展的始末,避免杂乱而无章。一些博物馆对于展品的陈列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出发点很好,未必效果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在有限的区间摆放太多的陈列物,引不起观众的兴趣,甚至会造成视觉疲劳,导致心理烦躁。因此,展品数量要适中,目的性要强。博物馆的陈列不是展览,它不需要一时的冲击力,它需要的是沉思、欣赏。要为观众营造相应的氛围,通过展品的陈列,使观众感受到展品的历史、看到展品的发展、看到展品的变化,从而感悟先人的智慧,体验先人的发明创造。

农具的发明与传承部分展示中,没有全面展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只选取了犁、锄、镰、磨四种。犁是耕种工具、锄是中耕工具、镰是收获工具、磨是加工工具,四种工具大体上概括了农业生产的主要方面。展示的农具,以其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行陈列。以犁为例,依次为骨耜、石耜、破土器、石犁,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和适用不同地区的旱地耕作犁、水田耕作犁、山地耕作犁以及其他环境生产的犁。展示基本反映了犁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为了弥补农具展示的不足,以触摸平台作为补充,通过触摸平台可以看到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各类传统农具、出土文物以及珍贵近代农具,即解决了基本陈列展线不足的问题,又发挥了辅助展示设备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农业生产工具资料。

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部分展示中,将桑织与棉织分别展示,桑织从采桑、饲养、缫丝、丝纺到各代丝织品进行展示,观众不仅看到养殖、丝织的工具,还可以看到稀见珍贵的丝织品,如唐代对鹿纹上衣、清代蟒袍等,从而体验中华民族蚕织技术的悠久历史和为世人称道的光荣。棉纺展示了一套完整工具,棉籽器、纺车、纬车、经车、经床、上经器、经框、梭子和织机。这套工具来自一个侗族村寨,这里的侗民至今仍在使用这种工具纺纱织布。展台以清代乾隆棉花图为背景,观众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纺织工具,还可以通过工具和背景图,了解纺织全过程,感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农业文明。

4 坚持大场面大景观,表现先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改变以往出现的内容深刻,表现形式过于简单的状况,做到既有知识又有体验。中国人在水的治理与利用上有突出的贡献,世界千年以上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个水利工程,而留存至今且仍发挥着作用的无坝式水利工程只有三个,都江堰、坎儿井和大运河,它们都在中国(伊朗认为是他们发明了坎儿井,这难以令人信服。从坎儿井挖掘的技术方法上说,它来源于中国的汉代,龙首渠的挖掘就是使用的这种技术。这种技术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新疆地区,进而传播到伊朗高原。)。如何用博物馆的语言表述这辉煌的文明,并且能让观众体验到设计者的智慧和修造者的艰辛。以沙盘、模型的形式可以讲清原理,但无法实现震撼;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制作方便简单,但无法感受文明的悠久和历史的自豪。经过反复研究,采取大场面大景观制作的手法,使观众不仅有骄傲、有自豪,还有些敬畏。以都江堰为例,展示以153平方米的大型油画为背景,以115平方米鱼嘴地形为场景,制作李冰父子和水工们的仿真像,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背景画的水动起来,利用“4D”技术使观众感受到“风”和“雨”。由于展示馆是50年代的建筑,场景中有无法避开的柱子,我们因地制宜,做了一个屏幕与场景同步,在场景演示的时候,屏幕介绍都江堰使用的技术方法和工程特点,两者相伴有如珠联璧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先天缺陷,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景观模型的动态化,旨在运动中揭示深藏背后的科学原理。“都江堰场景”凸现岷江分流的情景,利用声光电模拟工程的壮观,利用多媒体演示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原理,使人看到、听到、感受到两千多年前的先人是如何使桀骜不逊的滔滔江水,驯服地服务于人类,并直到今天还造福于人民的水利工程,从而体验中华文化的深厚,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

陈列还分别在不同的内容当中,利用环境和条件使用大背景画的手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在前进中的共和国农业部分育种一节,有长近13米的通道,利用通道墙面制作了一幅近80平方米的黄河流经图,把黄河流经的9个省市自治区的主产作物,以黄河形态展示出来,场面很大,营造出了中华农业历史的悠久和厚重,以及当今的自信与壮观。

5 坚持展示方法科技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历史文明与现代科技的渊源,避免认识上的割裂。科技手段的合理应用对增强陈列的观赏性,增强陈列的动态感以及展品与观众的互动,是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提升陈列展览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是陈列形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在场景、景观、模型中以虚拟技术为核心,利用幻影成像技术、背景画投影技术、多维动画技术、多幕相结合的技术,再现先人的聪明与智慧,揭示科学原理。

在伯乐相马的场景中充分运用了高科技,伯乐见到马额首点头,马见到伯乐突然跃起仰嘶长鸣。这里高科技运用恰到好处,这样精彩的场面到底用了哪些科技手段呢?“伯乐相马”系列高仿真表演机器人,包括高仿真表演机器马一匹,高仿真表演机器人一尊,将超写实主义艺术、机器人机械传动、高精度微动控制以及自动探测等技术整合在一起,目前仍不多见。高仿真表演机器马“千里马”由人工肌肉以及直流无刷电机驱动,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全身共有12个活动关节,再通过嵌入式单片机的微动控制,使得“千里马”可完成跃起、嘶鸣、甩尾巴等高仿真动作。高仿真表演机器人“伯乐”由直流无刷电机驱动,通过机械传动,有1个活动关节,使“伯乐”可完成点头致意、抬头仰视等高仿真动作。

“三幕影院”是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项目之一,是目前国内独有的影视平台,也是自有专利的核心播放引擎平台。影院运用科技手段将穹幕、环幕、地幕三幕集合一体,采用多幕投影系统相结合的技术,以高清晰度的画面,全面包围观众的视野。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环绕立体声效,为观众带来极强沉浸感、体验感,观众犹如置身于影片之中,以一种全新的感受、全新的视角走进现实中无法“到达”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古时代和未来时空。在15分钟的时间里,表现“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和科学内涵,向观众普及农业知识,简明阐述农历二十四节气与天象的关系。通过观看影片使人们了古代人们是如何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体验不同节气生产生活的变化。影片带领观者遨游宇宙空间,使观者在感受宇宙的磅礴之余,直观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

在表现二十四节气的起因以及事物的微观联系的时候,影片把观众融为大地中的一杯泥土,用微观的视角向观众展现蒙蒙细雨中一粒种籽发芽破土的过程,感同身受地了解作物生长、成熟的过程。在表现宏观事物上,如行星的运转,四季的交替等情节中,以充满现代感的运动镜头为主,辅以气势恢宏的音乐,突出影片的宏大叙事。

影片包容现代与古典,运动与静止等对比强烈的画面风格。以古典的叙事镜头为主,试图向观者传达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表达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引起观赏者对古代农业科技的兴趣。为达到体验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目的,在观众脚下,有与穹环幕画面联动的地面投影,可以根据情节需要实现雨雪落地、春花秋叶的飘舞等视觉效果。

6 坚持多种陈列手段的运用,不盲目追求或轻易放弃,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方法,使老办法出新意。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的序厅采用的是传统手法,由于运用得当,给观众以现代感和新鲜感。序厅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穹顶是232平方米布满曙光的苍穹,周边是270平方米陶砖制成的壁画,中间是五位传说人物的雕塑,地面是五色土构成的二十四节气图案。这里所采用的手段全部是传统的,但“天、地、人”的结合,不同艺术形式的搭配,色彩与材料的应用,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感受。

雕塑由五位传说中的人物组成,他们是教民六畜的伏羲氏、教民稼穑的神农氏、执掌天文历算的黄帝、教民植桑养蚕的嫘祖和治水领袖大禹。雕塑采用抽象与写实手法相结合,塑造人物的形象于神人之间,既有传说中的神秘感,又与观众的欣赏习惯相吻合。陶砖壁画描绘出与五位人物相关的传说故事,质朴沧桑,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感。苍穹、雕塑、壁画、地面构图给人以深沉、凝重,体现了中华农业文明的源动力,展现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中华农业文明根据场馆的条件和内容的需要,大量运用了油画、丙烯画、喷涂画和陶制壁画。这些传统手段发挥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贯穿起来,它有记事、传技之效,有舒畅情怀之功,有大气磅礴之势,形成了陈列的一个特色,也是陈列中的亮点。背景绘画和图饰的使用,可以活跃展示气氛,丰富展示内容,这种立体化展示营造了统一和谐,但要适度,否则会喧宾夺主。

7 陈列中的不足。在中华农业文明陈列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些是成功的,但也有明显不足。

其一,模型制作考虑展台的面积不充分,尤其是展台的高度,忽视了模型与展台的比例关系,没有充分考虑6米的高度与6:1农机模型的比例,展品与展台环境失调,展示没有冲击力,虽然在“空中”做了一架蜜蜂三号农用飞机模型进行补救,依然是个遗憾。2013年在此增加了六件展品,展示效果明显改观。场地与展品的比例关系非常重要。

其二,照明、展品标牌的使用不够细致讲究。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是有道理的。中华农业文明陈列总体感觉内容丰富、结构疏朗,营造了大气的氛围。但品味起来缺少点细致和讲究。尤其照明效果完全可以再精到些,虽然灯具档次不低,但设计、安装不太讲究,没有发挥出照明的全部作用,照明缺乏神秘感和庄严感。文物、展品标牌档次不够,缺点火候、缺厚重,与整个陈列环境不太相衬。

陈列是个遗憾的艺术,正是在弥补前人的遗憾中进步。《中华农业文明》陈列既有成功之点,也有不足之处。这里有成功经验的继承,也有新方法、新手段的实践。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会有挫折有风险,这是对设计者的考验。一个陈列实际上是设计者思想、艺术水准和人格的体现,不可能有完美,有的只是高低、长短。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农业文明》陈列最成功之点就是创新精神,也许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这个陈列。

上一篇: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 下一篇:常州方言“家”字的读音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