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用英语课程多元化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3-04 05:42:06

高职实用英语课程多元化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络辅助的外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高职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来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试图探讨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辅助 自主学习 构建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口语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同时,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但高职学生基础不扎实、词汇量不足、语法掌握不够系统,没有英语语感,没有形成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系来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内涵

1981年Holec出版专著《自主性与外语学习》(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将自主学习的概念引入外语教学。但到目前为止有关其的认识还没有得到统一。Holec (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

Little (1991)则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也就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美国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学派代表人物齐默受Zimmerman则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Dickinson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对于语言学习的态度。他(Dickinson,1993)认为,自主学习者应该具有如下五个特征:1)能够识别所教内容;2)能够构筑出自己的学习目标:3)能够且往往有意识地选择和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以及能够监控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4)能够识别不适合于自己的策略而使用其他策略5)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华维芬(2002)综合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概念的定义将它们大致分为四类:能力说、环境说、责任说和综合说。肖飞(2002)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潜在的自学行为,有待于他人的协助去开发”。魏玉燕(2001)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

总的来说,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它包括确立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的方面。

三、构建自主学习体系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家罗杰斯(Rogers)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他提出学习是意义或经验的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他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是自我主动的学习,具有投入性、自我主动性、突出的情感性;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学习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有经验的学习;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这些也都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己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因此,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就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发挥其主体性,就要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以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0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也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水平差别较大,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更谈不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笔者对目前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得知,目前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如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过程缺乏监控、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

四、多元化的自主学习体系及其实施

笔者认为,多元化的自主学习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运用网络,搜集资料,或上英语课程网进行学习,或运用聊天工具QQ、MSN等进行在线交流,丰富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和手段。

第二、构建自主学习为理念的第二课堂。在自主学习的理念下,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收听英语广播,开展英语角、英语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戏剧表演、英语口语竞赛等。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和增强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第三、建构多元评价体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可为学生建立档案袋,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法。此多元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结合我校实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综合运用以上多元化英语自主学习体系,给学生构筑自主学习平台。具体实施如下:

1、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课堂上,主要是采用课堂三分钟的free talk,课上结合项目教学模块,如在第一册书讲解衣、食、住、行中的衣时。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搜集,并做成课件,课上让其进行小组表演,课后,要求学生阅读与本主题相关的内容或感兴趣的英语读物,拓展知识面。一方面,学生把课堂所学与课外自主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能高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结合,也可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

2、运用形成性评价方式来监督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过程

采用形成性评价手段,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作业、读书笔记、小组表演情况、演讲、口语成绩和测试成绩等,这样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

3、切实开展第二课堂

定期收听学校的英语电台广播,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文化节等,有效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的技能。

4、提倡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大量的习题、作业等与课堂内容相匹配的训练。一方面,增强学生运用网络搜索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丰富了自主学习的方式,让自主学习不再枯燥。

此教学实践启示如下:经过具体实践,笔者认为要构建多元化的自主学习体系,必须一方面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差异。因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教师不能一刀切,不能统一要求学生进行同样内容的学习,而且,与水平较高的学生相比,水平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高职学校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因此,改革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结合时代要求,就必须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体系。一方面,教师可以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Dickinson, L .1993.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J]. ELTJourna1.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7]魏玉燕.促进学习者目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J].外语界,2001,(3).

[8]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

[9]张情苇,桑新民.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2,(2).

本论文为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年度课题: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与对策分析(课题批准号为XII3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风险价值的几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鼓风机系统中变频调速装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