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探讨

时间:2022-07-14 05:21:59

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探讨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放开,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金融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股份制银行的崛起,邮政储蓄的迅猛发展,以及民营银行的诞生,对农村信用社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作为金融业的弱势群体和发展上的后进者的信用社,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尤显重要。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农村信用社 核心竞争力

一、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深化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法人治理和内控机制日臻完善,各项业务得到长足发展。但笔者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还未真正形成体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未完全建立

农村信用社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没有形成自已的特色金融产品。从产品开发,到推介、宣传、营销,多数是各自为战,部分看似向好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区域内的产品根本无法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力、竞争力,很难真正维系客户、抢占市场,无力培育客户的忠诚度和构建核心客户群体。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农村信用社品牌产品亟待统一开发推广,包括产品宣传推销、渗透营销、综合包装、售后服务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整合、提升和完善。

(二)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体系未建立

农村信用社受传统思维定势观念和“重业务,轻服务”思想影响,无论是在服务手段还是在服务设施方面,都相对滞后于其它金融机构,网点资源整合差,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网点建设投入不均衡,城乡机构发展不平衡,城区机构竞争力不强。与商业银行高标准、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设施和“一站式”、“零距离、全方位”的服务相差较远。

(三)制度完善,激励有效,监督到位的内控管理机制未形成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稳健经营,良好发展的基础。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础仍然薄弱,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真正把内控制度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管理中,经营依然粗放。业务监督力度不够,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度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有些制度由于监督不严或监督脱节缺乏必要的管理制约机制。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对经营管理者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与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相对统一、不易模仿、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未完全形成

目前,农村信用社虽然在规范化服务、文明创建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管理理念、形象识别、对外宣传、产品广告等缺乏统一的标准。就宣传广告用语而言,与国有商业银行就相差甚远,没有形成具有农村信用社行业特点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视角形象等。

二、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难点

综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当说,每个阶段的改革都在不断深化和推进。其根本目标是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加快农商行组建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尽管改革发展逐步深入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固有的现状,深化改革还仅仅是起步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与先进同业相比,目前农信社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研究解决。

(一)经营定位不确定性,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明确的市场定位主要包括经营方针战略、业务及产品定位、行业区域定位。可以说,历次的改革,农信社的基本的定位仍然脱离不了“农”字的特征,客观上,农信社还叫农信社,不能也不可放弃“支农”大旗,即便是向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方向转变。但是,经营定位动态变化多,自上而下,还没有真正形成或者没有找到最佳的市场定位,没有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由此,在拓展市场、开展经营中盲目跟风。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缺陷

不断强化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来看农信社还没有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面向市场快速反映的市场营销机制、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制度落实和责任追究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机制、权责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等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市场营销看,与市场所需要的战略化营销、全过程营销、对等营销的立体式、全方位的营销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信息不对称、反映不灵敏,使得整个营销层次很难有效提高。尽管也在不断地推进和提升营销层次,但是,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高端客户的营销方面紧密型的上下联动机制不够到位,信息情况的沟通和反映不够灵敏,政策制约因素过多,许多高价值的客户大量流失被其它商业银行抢走;一些成长性强、产权明晰、信用程度高的中小优质客户,缺乏适应市场需要的政策,而无法拓展。从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层面看,点多面广虽然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这种战线过长、管理层面过多的现状,使得有限的资源不可真正实现集约化配置,同时,受制于业务量的限制、区域经营风险程度的差异,技术成本、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加之职责不清、责任追究不到位,操作风险隐患时有发生。经营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和权责对等的激励机制需要加快培育。

(三)产品缺乏竞争力,没有建立起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

与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产品相形见绌,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从产品开发,到推介、宣传、营销,几乎是各自为战,有些看似向好的产品生命周期很短,区域内的产品根本无法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力、竞争力,很难真正维系客户、抢占市场,也就无力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构建核心客户群体。“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农村信用社品牌产品亟待统一开发推广,包括产品(服务)宣传推销、渗透营销、综合包装、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一步整合、提升和完善。

(四)相对统一、不易模仿、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目前,虽然也在规范化服务、文明创建等方面做了许多,但是,对经营管理理念、形象识别、对外宣传、产品广告等缺乏统一的标准。仅就对外宣传的广告用语而言,与国有商业银行也相去甚远,基本没有形成具有农村信用社行业特点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视角形象。

三、农村信用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

服务铸就品质,勤奋创造价值,是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竞争中快速发展的永恒主题,坚持“用心服务、客户至上”的理念是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市场的制胜法宝。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第一、客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理念,深刻理解“服务树形象、服务出规范、服务增效益、服务促发展”的内涵意义,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使文明规范服务成为广大农信员工的自觉行为。

(二)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服务层次

打铁尚须自身硬。要想实现既定的目标,就首先要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员工首先要树立“爱我信合事业、勤奋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树立“敬业、忠诚、严谨、开拓”的团队精神,朝着“建和谐队伍、树良好形象、创最佳业绩”的团队目标去努力,使农信队伍建设成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求真务实、敢打敢拼、团结进取、敬业创新的高素质团队,用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和行为规范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每一位员工尽快融入到农村信用社的文化长河中,打农信的旗、唱农信的歌、说农信的话、想农信的事,真正成为合格的信合人。

(三)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手段

要实行一体化服务,坚持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使服务逐步规范化、合法化、情景化、个性化、优质化。一方面要面向“三农”,树立“大三农”的服务理念,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品牌优势,全力打造“农民自己的银行”;另一方面要细分农村地域及城乡结合的客户群体,通过向农村发放农户信用贷款、在城市开办信用市场、为有志青年发放创业贷款等,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并使之成为拳头产品,深入人心。第三,全面加强企业的评级授信工作,对有借款需求和已发生借款的中心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其信誉、资产状总况、经营规模、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从而确定不同的借款额度,进一步简化中小企业借款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四)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特色经营的集中体现,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也是银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不断提升的客户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银行经营长盛不衰,使得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所以,农信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自身市场定位,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逐步构筑起具有地方社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在产品创新中,特别要加大力度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如开办押汇业务、信用卡、保管箱、理财等服务,同时更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开办各种收付业务、终端业务、一卡通业务、电话银行服务等业务。

农村信用社只有建立完善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才能更好的体现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中的独特的魅力,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核心竞争力,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雷中浩.农村信用社提升核心竞争力问题探析.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05).

[2]提升农信社市场竞争力的思考.金融时报,2011年10月24日.

[3]靳能东.打造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四川城乡金融网,2010年12月17日.

上一篇:浅析当代可持续消费观 下一篇:浅析大众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