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状况调查及强化师德教育的途径

时间:2022-03-03 04:30:52

高校师德师风状况调查及强化师德教育的途径

摘要: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同时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文章通过调研、统计和分析,试图从多个方面发现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强化师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师德师风;现状调查;教育;途径

一、当前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现状

我们在1000余名大学生中开展了无记名填写问卷的调查,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座谈,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认真统计和分析,结合座谈情况,了解到当前学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现状。

1.大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整体评价持肯定态度。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有为高教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及新时代所应拥有的新思想、新观念,并将其认真实用于教学工作中,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追求学高身正的境界,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2.教师基本能做到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教师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上的表现持基本认同态度。绝大部分教师有较高的师品、师德,做到了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能以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以个人的人格力量和较高的精神境界、行为表现来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基本做到了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使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个别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动摇,思想偏激。在调查中,部分大学生认为,有的青年教师思想偏激,在课堂上抒发个人对社会上的某种不良现象的看法时,显得情绪激动,言辞激烈,以偏概全,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当前大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使得个别青年教师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等逐步随其影视、音像、书刊等进入我国,尤其是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绝对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习时间,这些为他们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使个别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使他们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彷徨、困惑以致动摇,引起其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失衡;另一方面,在当前整个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受东、西部的地缘及经济状况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在发展速度上较慢,提升层次上竞争力较弱以及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待遇偏低等,使个别青年教师在思想上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有时就溢于言表;再一方面,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略显力度不够。

2.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存在循私舞弊现象。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有的任课教师在考试前提示学生说在考试中将会有一些人不及格,致使有的平时学习不太用功的学生采用向老师送礼物或其他手段达到使自己考试过关的目的;有的任课教师在阅卷中偏向平时与自己亲近的学生,给他们加分,或在考前向他们漏题,在监考过程中放任作弊等。

学校虽然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花费了较大的力气,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有了较大的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对教师的授课、考试、阅卷及在日常教学或生活中的行为缺乏严格教育和监督、约束机制,使得一些不良行为很容易实现,责任风险较小。

3.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待教学工作态度不端正。调查发现,有10%的大学生认为其任课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很差,有11%的大学生认为其任课教师不能做到认真备课、授课、批改作业。

这是由于,一是个别教师本身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将心思花在了考研等个人前途事业的发展上;二是在目前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例且大都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少部分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较少,或者教师只顾了科研,看轻了教学;三是由于学校在教学安排、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工作热情的发挥,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部分教师产生了消极应付心理。

4.一部分教师中存在教风不严谨、言行不文明的现象。调查发现,有学生认为其任课教师中存在上课时接听手机现象,有形象不佳、着装不文明现象,有迟到或拖堂现象。

一是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它的广泛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几乎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离不开手机,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严谨的教风,致使他们不能自觉遵守上课必须关机的要求;二是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受新思潮的影响较多,注重个性发展,彰显自由,在着装或是发型等方面刻意追求新潮,却缺乏自重意识,而在任教过程中出现了职业行为失范;三是学校在这些行为上未做出明确的规定,未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从而缺乏应有的约束和监督。

5.学生对公平师爱最为期待。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老师关心学生不够;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其任课教师中存在讽刺、挖苦、歧视学生的现象。

在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师生关系仅次于父母亲情关系,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需要与老师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因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不仅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渴望获得公平的师爱,平等的尊重,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在当前形势下,尤其是大学教育在实行完全收费制的情况下,增加了很多干扰因素,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再加上许多教师中也存在一些与文明道德建设相背的道德观念、思想标准与行为,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有失妥当,给部分学生造成了伤害,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致使师生关系出现了较为紧张的状况。

三、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状况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明确高尚师德的重要意义。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对于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作为教师,要努力践行“八荣八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博学多才的“经师”、精心育人的“人师”、为民报国的“济世之师”。

2.建立师德考评体系,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操作可行性。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师德考评的内容与标准,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加强师德师风有效建设的前提。这一考评体系可根据多层次的师德原则,依照教师在各自岗位和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四个方面的标准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对于优秀的评价标准一定要以严格的评选规则来约束,以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来评选,做到让全院师生都心服口服,树立其为先进典型,并进行隆重表彰,大张旗鼓地宣传,让他们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使他们贴近教师、感染教师、鼓励教师、引导教师,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师德师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学习。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要求和师德规范为切入点进行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寓于教师业务培养之中。建立完整的培训制度并建立培训档案,将这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对教师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与内容的教育。培训可采取集中学习,听取模范教师或师德高尚的老教师作讲座;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让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思想、谈经验、明师德、强师风,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养;观看影音刊物,学习外校乃至全国教育界名人的先进事迹,感悟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让教师普遍提高对师德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4.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责任意识和制度约束。通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道德文明规范、教师育人准则等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对教师提出明确的师德要求。首先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要成立由相关院领导分管的和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检查评估小组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倾听教师意见,有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倾听学生的意见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各位教师,以便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改正和加强;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建立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让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而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5.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竞争氛围。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评选为优秀,并设立针对师德的奖项,将其与职称、津贴挂钩,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使得在教师中除了比教学比科研之外,比师德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有效推动师德建设。

上一篇:重视形态学检查 提高镜下识别能力 下一篇:成教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