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2-02-27 02:46:04

对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牵动了各方的利益,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机制下的企业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企业应对浮动汇率的对策。

[关键词] 浮动汇率风险管理 交易风险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国外的不少金融机构及一些企业,更是认为人民币将进入一个升值的通道。不过,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重要的不是汇率水平的变化,而是在于汇率制度的改变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变革上。这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真正意义的浮动汇率时代,这不仅使那些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联系紧密的企业将要更多的面临汇率风险,也促使那些与国际贸易关联不大的企业与民众增加汇率风险之意识,即汇率风险的意识纳入企业与个人经济行为决策中。在浮动汇率的时代,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如果对汇率波动所带来风险认识不足、对汇率风险的防范不足或防范能力太弱,他们就可能遭受巨大的汇率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机制下的企业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企业应对浮动汇率的对策。

一、 浮动汇率的涵义

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只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汇率。外国货币供过于求时,外币就贬值,本币就升值,外币的汇率就下浮;而外国货币供不应求时,外币就升值,本币就贬值,外币的汇率就上浮。而当汇价跌至低限度或涨到高限度时,国家货币主管部门没有义务进行维持。浮动汇率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自由浮动,一类管理浮动。浮动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不在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完全由市场供求自发地形成汇率,而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国家很少或几乎没有。各国政府往往都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自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1973年主要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4月,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关于第二次修改协定条例”,正式废止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至此,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二、 企业在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下的风险管理对策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很快,己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受到了世界各国经济界的重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而迅速地运用。作为系统性的科学,风险管理则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风险管理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与企业面临的风险在逐渐增加分不开的。所谓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一般来说,公司因汇率变动而必须承担的风险有三种:一是换算风险;二是交易风险;三是营运风险。结合浮动汇率制度,笔者认为企业应该这样运作:

首先,换算风险又称为会计风险,它是因每会计年度结算时,公司必须编列合并财务报表,如果一家公司有子公司在国外,就得承受换算风险,就得先将子公司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转换成以母公司所在地货币编制财务报表,再进行合并。由于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到汇率的换算,因此报表上的利润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产生变化。由于换算风险是因会计上处理而产生,因此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准则下,有可能承担不同程度的换算风险。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换算上基本上以现行汇率法与时点法并用。对于换算风险的管理,尽管对不同的管理者来说,目前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因为不少人认为积极地规避换算风险可能会增加交易风险),但如果要管理换算风险,至少有三种方式,一是资金管理;二是资产负债表避险;三是远期合约避险。在这里,我们先分析前两种方式,后一种方式在交易风险中再讨论。用资金管理的方式来规避换算风险,重点在于必须正确预测出子公司所在地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如果预期所在地货币升值,则要增加所在货币的资产减少该地负债。如果子公司位于强势货币的国家,则应减少该种货币持有的负债;反之,如果子公司位于弱势货币国家,则应减少以该种货币持有的资产。由于跨国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彼此之间常有资金移转,因此可以透过改变资金移转的方向、金额及时间来减少换算风险。母公司与子公司彼此之间常有商品买卖交易,也可以透过这些商品的买卖来规避部分换算风险。如子公司所在地的货币将要贬值,则子公司卖产品给母公司时,其移转价格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要尽量压低,反之亦然。另外,公司应尽量以强势货币作为应收账款的计价货币。当然,货币的强势与弱势都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只有密切地关注该货币变化及合理预测变动趋势,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资产负债表避险的基本精神是要使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净承受风险的资产等于零,即要使将承受风险的资产等于将承受风险的负债。这样一来,不管汇率朝哪个方向变化都不会导致换算风险。

其次,交易风险是指公司以外币计价的合约现金流的本国货币价值可能会因汇率变化而产生变动。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定经常会与贸易伙伴或金融机构签订各种合约,不论签订的是哪一种合约,只要以外币作计价单位,则此合约就会带给公司额外的交易风险。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有以外币计价的合约现金流,就要承担交易风险。比如,企业与外国贸易伙伴进行赊销或赊购,从报价开始一直到货款收齐,其间经历三个阶段的风险,报价风险(卖方以外币报出单价,到双方签约为止);订货风险(从签约开始,到交货为止);收款风险(从交货开始,到货款收齐为止)。公司真正承受交易风险是从签约开始,一直到货款收齐为止。而且交易风险的原因,还包括以外币计价的借款或投资,签订外汇远期合约等。如以外币计价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以外币计价的长期投资的应付利息和应收利息、尚没有列入财务报表中的以外币计价的销货承诺和购买承诺、尚未交割的外汇远期合约等都构成了公司交易风险的原因。为了衡量交易风险,公司可以试着将交易风险数值化。公司一旦衡量出其承受交易风险的程度,便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规避交易风险。市场上已有的金融工具有,远期合约、货币市场、期货合约、选择权合约。采用远期合约避险是管理交易风险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但远期合约外汇交易也有一些不足,它要求在签订外汇买卖合约时必须确定企业未来收付外汇金额、收付期限与交割日期。一旦合约签订就得按时、按量进行交割。但公司经营上往往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公司完全按照合约的要求来做是困难的。采用货币市场规避交易风险就是将未来要做的外汇买卖,提前于目前完成,以便于锁定即期汇率。如,一家公司将在一年后收到1亿美元的货款,为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上升的风险,公司可以与银行签订一年期远期外汇买卖合约,将汇率锁定。到期时,企业按约定的汇率结算,从而减少人民币可能升值的交易风险。至于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对人民币的产品,但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这些外汇避险工具会陆续推出。公司除了利用市场上已有的金融工具之外,也可运用管理上或经营上的策略来规避交易风险,即操作性避险。

再次,外汇风险分摊。外汇风险分摊的方式就是在主约上附一个价格调整条款,允许汇率在某一上下的区域内调整,若真正的汇率波动超过此上下限,则超过部分所引起的差额由买卖双方平均分摊。当然,其他的方式还有风险冲销等。营运风险是指公司非合约现金流的本国货币价值有可能因非预期的实质汇率变化而产生变化,因而影响公司整体的价值。一家公司所承受营运风险的程度则是衡量实质汇率变化会影响公司整体价值到何种程度。营运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国经济因素的相对变化而引起实质汇率变化,进而影响到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情势,因此营运风险又称竞争性风险。营运风险与交易风险合称为经济风险。实质汇率的改变会引起产品相对价格变化,因而会改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公司在面对本国货币实质升值时,就得判断这种升值是长期或短期的,以此来决定是保住价格以维持利润还是以牺牲利润来保住市场占有率。如何来管理因实质汇率变动所带来的营运风险,一般来说是采取多元化策略。如产品市场多元化、生产地点多元化、原料来源多元化等。其中还有自然避险、外币转换及外汇交换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项春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终极目标与退出战略.《财经科学》,2004年第5期

[2]李扬余维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归有管理的浮动.《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3]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平:《人民币汇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篇:《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别... 下一篇:运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企业短期外部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