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统计三十年

时间:2022-02-27 02:24:09

我与统计三十年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走出学校后做了两年农民,接着便跨进了乡政府的大门,注定与数字有缘,当了一名统计人,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至今仍在这个岗位上,无怨无悔,心满意足,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

“数一数,算一算,统计统计”——充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是老百姓的口头语,更是咱统计人的老本行。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最先接触的一组数字是全乡有18个村,通过查阅资料又了解与掌握了全乡的面积、人口、劳动力等基本情况,接着是领导要数字,各部门也要数字,大会小会,定计划,讲实绩,所用的数字都离不开统计,至此方知,统计工作看似单调或平淡,实际重要而不简单。工作成绩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看清了,弄懂了,随之也就爱上了这一行,同时也下了决心,要干出点名堂,让领导看一看。

我个人认为,在统计工作上要想干出成绩,一靠数字准,说真话,也就是说自己生产的数字产品质量要过硬。二靠守信誉,按时完成,及时交“货”。三靠“深加工”。一组统计数字,看似单调,实则富有内涵,若是细琢磨,究其增减原因,预测变动趋势,从统计角度来分析并阐述观点,给领导附一份文字分析,这对统计工作而言,既丰富了“分内事儿”的内容,也提升了从业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可谓“两全其美”。

三十多年来,耳闻目睹,亲身所历,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与之相应,“三农”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等都在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我所在的乡政府提出了“稳粮、增菜、优果、兴牧、马路经济”等一系列口号,这既是中心工作,也是发展目标。统计工作也就围绕这个中心,在“农民卖粮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特色经济重在扩规模上档次”以及“百户农民家电拥有量、收入构成”等方面搞调查、做分析、提供统计服务。从90年代后期开始,统计工作又有了新任务,思考的重点转变为“农民负担问题”、“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人口变动”、“新农村建设进程监测”和“村级统计人员现状与设置建议”等热点课题的调查、分析。把不同时期统计服务的主题串联起来,其实就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史。统计工作在关注社会、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进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我与统计相伴三十年,虽说只在镇政府这样一片小天地里工作,可是小空间也能够感受到大气候,呼吸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新鲜空气。对于统计数字,老百姓以前说的“三分估计、七分统计”或“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闲谈话语,现在已很少听到了。数字讲真话,道实情,给了老百姓切身体会,老百姓最关注的物价、房价、医疗费等数据都实实在在,普遍得到了公众的认同。统计部门搞普查也好,搞一些重点调查也好,都同老百姓面对面,按规则操作,不弄虚、不掺假,一次如此、始终如一,也就树立了诚信,给统计工作提升了知名度。

时光飞逝、岁月更新,我与数字早已注定的缘分不会再改,不会再变,做一名统计人,虽平凡但自豪,心中只愿统计的明天更美好!

上一篇:司法考试路上的数字情结 下一篇:舌尖上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