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时间:2022-02-27 12:23:30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摘要】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并发肺部感染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并发肺部感染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例。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利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并发肺部感染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肺部感染;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感染现象发生率最高的一个科室,而肺部感染患者人数在重症监护室所有感染患者人数中居首位。肺部感染症状的出现可直接导致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使住院治疗时间被迫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1]。本次研究对84例并发肺部感染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4例并发肺部感染症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36至82岁,平均50.8岁;干预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4至83岁,平均50.4岁。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利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气管护理:保证切口周围的纱布处于清洁干燥状态,如有渗出现象出现,应该及时进行更换,经常对创口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检查,判断有无感染、湿疹现象出现。内套管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定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目前临床上常用煮沸法对其进行消毒。②吸痰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吸痰管应该带负压进入气管插管,估计接近气管插管末端位置时应该将负压关闭后再继续将其插入,直达气管内刺激产生呛咳,再开放负压,此时对吸痰管进行左右旋转后向上缓缓提吸,切不可上下进行提吸。对气管套管进行拔出或气囊放气前应该将口腔内和咽部的分泌物充分吸净,防止口咽部定植的细菌发生下移。③口腔护理:处于昏迷状态及接受人工呼吸的患者,无法通过经口途径进食,唾液的分泌量明显减少,口腔的自净能力显著下降,细菌的繁殖能力反而增强,通过对患者的牙齿和口腔进行彻底清洁可以使口腔部细菌定植量减少,预防出现吸入性肺炎。由于口腔中存在的微生物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各自适宜生长的环境也不同,根据患者口腔的实际pH值对口腔清洗液进行选择,pH值高应该选用浓度为2%的硼酸溶液,pH值低应该选用浓度为2%碳酸氢钠溶液,pH值显中性应该选用浓度为1%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④消毒:保持空气新鲜,每日应定时用拖把拖地,使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床头和床旁桌都应该采用消毒剂进行擦拭。床铺、床单、被服应该在消毒处理后再使用,每日进行1次更换,污染时应该及时进行更换。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22℃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65%左右。护理人员应对手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细菌、病毒通过医护人员的手进行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前,应戴一次性手套[2]。对两组肺部感染症状控制效果、重症监护时间进行对比研究。

1.3 肺部感染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控制:肺部感染症状彻底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肺部感染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或已明显好转,相关检查结果有大幅度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加重发展[3]。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肺部感染症状控制效果 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控制效果为:12例临床控制,19例有效,11例无效,肺部感染控制有效率73.8%;干预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控制效果为:16例临床控制,23例有效,3例无效,肺部感染控制有效率92.9%。两组肺部感染控制效果组间差异显著(P

2.2 重症监护时间 对照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为(74.28±10.64)h,干预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为(39.86±8.27)h。两组重症监护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

3 体 会

研究表明,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因素、误吸、环境因素、侵入性操作因素、药物因素等几个方面。因此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针对上述原因,采用针对性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该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使肺部感染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使患者预后得到根本性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641-642.

[2] 张延霞,时凤丽,袁康,等.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调查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1(15):346-347.

[3] 陈怡,孙丽.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08(09):697-698.

上一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3000老人一个家:下岗女工17载风雨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