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对策

时间:2022-02-26 09:04:14

基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门也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学生信息技术、开拓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课程。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越来越受到学校及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做一个简单阐述,陈列几点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对策。

一、科学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司马迁曾说:“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受外界不同因素以及自身理解能力差异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水平不一致。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所致,较早地接触了信息技术设备,能提前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对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知识的接受比较容易。而极少部分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不允许,甚至对打字这一基本技能都无法掌握。因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级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保证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地去学习信息技术,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枯燥、难度大的实践课程,虽然当代的学生多半比较崇拜科学技术,但是真正的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枯燥的,有关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解读、Word文档的使用以及Excel表格的制作等,都是需要反复实践操作的,这样便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创造一个高效课堂。

三、以学生为主体是高效课堂的表现

教师只是教育行为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育行为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开拓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比如,依据江苏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编辑。然后以小组互助的方式进行考核,或者运用角色互换法,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制作讲义PPT,自己上台授课。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课程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四、合理的学习评价是高效课堂的要求

积极的评价会使人进步,消极的评价会束缚人的前进。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行为中的一把戒尺,积极的评价会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更有兴趣,而消极的评价则会使学生感到颓败,会使学生下意识地抵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甚至会出现逃课的现象。信息技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具体的学习情况、掌握的技能状况以及上课的认真程度进行综合评判。而且,信息技术教育者不仅应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更应该对尚有缺陷的学生提出鼓励和建议,这样才能真实地反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不断的反思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作为一个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高效,反思自己的授课氛围是否活跃,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等,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因为各种实际情况不断变化,各种状况不断出现,往往跟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所差异。只有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才会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从而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不断运转。

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目的

不同于其他语数外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对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课程,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课程上课地点的根本原因。并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大部分信息技术教育者也都是采取前二十分钟讲解理论知识,后二十五分钟让学生自行实践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比如,Word软件中如何准确地运用复制、移动功能,根据苏教版的内容,单纯讲解无法有效地区别这两种功能的运用差异,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误将移动功能当作复制功能使用,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电脑的基本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对两种功能予以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初中信息技能。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作为社会未来主体的初中学生,应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电脑基本技术,以适应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也更有必要提高自我的信息技术技能,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于磊.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1(22).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性问题设计 下一篇:浅议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