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木容器育苗技术现状及苗期管理

时间:2022-02-22 01:36:43

我国林木容器育苗技术现状及苗期管理

摘要: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节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在现代林业育种中应用十分广泛,所以,这里从我国林木容器育苗的应用现状出发,阐述了林木容器育苗的新技术。

关键词:林木育苗;技术;应用

林木容器育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育苗新方法。它具有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不伤根、运输方便、造林成活率高、能有效延长造林时间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一、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用容器育苗起始于50年代培育桉树苗。容器育苗最重要的技术是育苗容器的选择和育苗基质的配比。国内在育苗容器的选择上从南到北开展了多方面研究,目前常用的容器种类有:穴盘、纸质容器、薄膜容器、塑料袋,硬塑杯等。由于机械化、自动化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塑料薄膜容器。这种容器的最大优点就是成本低,适用于百日苗,但是遇到培育时间较长,木质化程度高的苗木容易产生窝根,且容器极易破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纸杯容器由于折叠后便于贮运,可带筒定植,无需去杯或划袋,也使顶芽、针叶少受损伤,且蜂窝纸筒无间隙,装土工效高,省地又减少水肥淋失,因而有着广阔前景。不同形状的容器所育苗木的根系发育有明显差异。徐城云的研究表明,选用塑料薄膜容器、方块泡沫容器、冲塑硬杯容器进行松树育苗试验,效果差异显著,塑料薄膜容器育苗不仅显示出良好生长势态,而且长势均匀,生长迅速。高永杰研究不同形状容器育苗结果表明:水滴形容器所育苗木侧根最多,底部边缘设排水孔的容器苗比底部中心设孔的容器苗根系质量好,这可能因为,底部中心设孔的苗木侧根沿杯壁向下伸长时,遇底受阴而盘曲;而底部边缘设孔的容器苗,根系下伸伸出杯底孔外,遇空气干枯而造成自然剪根,促使容器内的新根增长,无盘曲与折返现象。

育苗基质是培育容器苗的关键。按照基质的配制材料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主要以各种营养土为材料,质地紧密的重型基质;二是以各种有机质为原料,质地疏松的轻型基质。应用穴盘进行容器苗生产,基质一般选择不同配比的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既有利于保水保肥,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根团,且有空气修根的作用;三是以营养土和各种有机质各占一定比例,质地重量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半轻基质,营养袋育苗多选用此类基质。容器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苗木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林木育苗技术

1、育苗地的选择

容器育苗大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育苗,能人为控制温、湿度,为苗木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使苗木生长快,缩短育苗时间。如果在野外进行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或半阴坡,忌选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2、育苗容器的准备

根据树种、育苗周期、苗木规格等不同要求选择相应的育苗容器。目前我国常采用塑料容器杯。小粒种子如桉树,可选用直径2~3厘米、高9~14厘米的塑料容器杯,大粒种子可选略大的杯子育苗。

3、培养基质的配制

树种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不一,培养基质也不同。但所有培养基必须透气、保水性能佳、肥分高、质地轻、不含杂草种子和病虫害。我国南方培育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和桉树等苗木,培养基质大多采用40%~60%的黄心土、10%~20%的菌根土、10%~20%的火土灰或谷糠灰、10%的腐熟有机肥、3%~5%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配制而成。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培养基要消毒。方法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70克均匀拌入1立方米培养土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3~4天,最后揭去薄膜,1周后,药物气体挥发后便可使用。也可用福尔尔马林、硫酸亚铁(黑矾)等药剂杀菌消毒。

4、育苗

(1)装袋 将培养基装入塑料杯内。培养土装至袋容量的90%~95%。

(2)播种 必须使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⒓兑陨系挠帕贾肿印T诓ブ智耙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3)浇水 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对微粒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后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以防冲掉种子。出苗和幼苗期要少量勤浇,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4)控制温湿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温度太高或太低,会造成苗木灼伤和长势差;湿度不适宜,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发霉、烂根或枯萎、死亡。适宜苗木生长的最佳棚内温度为18~28℃,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控制温度的方法有遮阳网遮阳、喷水、通风和棚内加热等措施。控制湿度的方法有浇水、通风等措施。

(5)施肥 不同发育时期要施以不同的肥料。速生期以施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速生后期施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施肥只能施液肥,浓度为200~300倍液,不能干施。施肥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叶片。根据需要,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或尿素液。

(6)间苗 幼苗出齐10天左右,每个容器只保留一株苗,间除多余的苗。

(7)防治病虫害 容器育苗易发生灰霉病,松、杉类苗木还易发生猝倒病。防治方法:及时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使用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百菌清、多菌灵等进行防治。对松、杉的苗木立枯病可用敌克松拌种处理。

5、温床催芽及芽苗管理:

(1)砂床育苗:先用粒径2―3mm的洁净河砂,作成厚10cm宽100cm的砂床。也可在普通大田苗床,盖上4―6cm厚的黄心土作催芽床。将晾干的种子均匀撒在砂床面,每平方米播量(国外松、直干桉种子)为0.25―0.35kg,然后覆盖细砂淋透水,最后用竹片沿苗床南北插成拱形,盖上农膜,保温催芽,并注意农膜换气控温。

(2)一般种子播后一周到半月种芽露出床面,此时温度调控在25―30℃之间,对水的需求量增大,要及时淋水,要否淋水可视砂床面露白来判定。松类当芽苗带壳长出土面要注意揭膜、换气炼苗,并注意病虫害防治,喷洒1%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发现猝倒病,立枯病,及时用800倍液的敌克松和多菌灵喷洒。当芽苗长到3―4cm高时,可起苗移栽。

6、营养土装袋和容器苗床设置:塑料薄膜袋容器的装袋,用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将薄膜袋口撑开,一只手拿薄膜袋,另一只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入袋中,抖实填满,并按苗床东西方向每平方米? 400袋,摆放(即每行摆20袋),苗床的长短依地形而定,留足步道,开好排水沟。

7、移栽:前一天将芽苗床和容器中土淋透水,随起随栽。将选拔出的芽苗(根据发芽迟早分批起苗),放入配好的GGR)6号10―15ppm溶液中沾根后,及时移栽入容器袋中,移栽时,用事先准备好的锲形竹签(长15cm、宽2cm、厚0.3cm)在容器袋土中心点垂直插一洞眼,植入芽苗(幼根过长需切根),其深度以不露白色根为度,再用竹签离芽苗2cm处斜入土(比植穴略深)将芽苗压紧。移栽后,如发现芽苗“不精神”及时换苗。

8、苗期管理

(1)水肥管理:视表土干湿,掌握少量多淋的原则。芽苗移栽半个月后,以施氮肥为主,每10天结合淋水施0.1%尿素或1%的尿水。一个半月后以施复合肥为主,促进苗木木质化,为出圃造林作准备。百日苗出圃在苗期施肥4―5次即可。

(2)病虫害防治:芽苗移栽一周后,喷施1%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白蚁危害可用灭蚁灵;对地老虎可在晚间用菜叶诱杀;鼠害用磷化锌艾毒饵诱杀。

另外,春节前后造林要求在头年秋季至12月前完成整地;雨季至6月造林则在3月前开始至5月前完成整地。穴大40×40×30 cm,施肥和表土还穴,填满洞穴。造林时把容器苗薄膜袋撕破,或把底部撕脱也可,然后一手拿苗另一手在穴中央扒一比容器苗袋深的穴,放入穴中,沿容器苗周围踏实(防止土团土破碎)再覆一层松土,使根团土与穴面齐平。

(作者单位:157100黑龙江省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

上一篇: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李明远断病手迹(七十一)浅谈芹菜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