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疑置问,与地理课堂预约精彩

时间:2022-02-22 02:36:06

有效设疑置问,与地理课堂预约精彩

摘 要: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深耕课程资源,巧妙设疑置问,在课上机智调整教学,平实的课堂情节因预设而跌宕起伏,演绎“春华秋实”般“必然”的精彩。

关键词:地理;预习;疑问教学;认知特点

“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笔者充分利用“疑”和“问”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教学探究,与地理课堂预约精彩。

一、预习中设疑

学生会不会预习,预习的效果如何,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使学生逐渐掌握预习地理的方法,我对每节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巧妙地化成一道道疑题,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案例1.讲授“人口的空间变化”时,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针对教材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预习题:

1.什么叫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类型有哪些?(按地理范围分,按迁移方向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原因有何不同?

3.我国当代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特点、流向、原因有何不同?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上述四个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获得成功与喜悦,使学生主动用已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课前预习做得好,上课时,学生就可以集中精力理解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生轻松主动习得为营造精彩课堂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过程中设疑

对于每一个概念,图表,数据等,若能及时恰当地设疑与点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减,听起课来精力充沛,情绪高涨,并能积极进行探究性思考。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设疑置问:

1.课堂伊始设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

在地理课教学的开头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学习上学生带着寻求答案的疑问进入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案例2.讲授“地图”的有关知识时,新课伊始,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图”后,再设疑:

(1)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怎样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2)当你外出旅行时如何使用地图?

……

层层深入的质疑,课堂气氛顿时进活跃起来,我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地导入新课。由于受这种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2.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认知矛盾的焦点

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握教材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难点上,才算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案例3.讲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时,如何解决这一重难点,单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效果肯定不好。我就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看书!讨论和思考,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设疑:

(1)亚马孙河流域的纬度位置有何特征?地形对气候有何影响?

(2)亚马孙河流域东部沿海有哪些洋流过?对气候有何影响?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读图思考,相互讨论,很轻松地就突破了重难点。

3.知识易混处设疑,明确内在区别与联系

设疑应捕捉适当时机,在学生感到信息矛盾时,可进行必要的反问或正面的诱导设疑等,这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惑释疑。

案例4.讲授“地质构造”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把地质构造与前边的地形相混淆。于是,我这样做了设疑:“地形与地质构造两者的概念有何不同?”此时,教者可帮助学生作比较。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即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地质构造是指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变位,它分为两大类,即褶皱与断层,单个褶皱――褶曲又分为背斜、向斜两个亚类;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个亚类。我又继续问:“地形与地质构造有何联系?”而后自问自答:“通常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经外力侵蚀往往背斜顶部易断裂被侵蚀反而成为谷地,向斜底部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而地垒多为山地,常被称为断块山,或断层山;地堑多为谷地,即断层谷。”

由于抓住了学生概念混淆的信息反馈,及时地设疑解疑,帮助学生理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这种“疑中生疑”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避免张冠李戴。

三、小结时设疑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不但能在课堂上“解惑”,尤其应学会在课堂结尾时“设疑置惑”。通过“设疑置惑”,既可使课堂知识深化和拓展,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

案例5.在授完洋流的成因,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后,笔者小结时,设置悬念问题: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什么都选择在冬季启航,夏季返航?

这样的结尾,老师讲课虽然结束了,学生的思考仍在继续、思维得以拓展,也为下一节课堂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设疑置问。平实的课堂情节因预设而跌宕起伏,演绎“春华秋实”般“必然”的精彩。

上一篇: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如何打造初中体育趣味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