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时间:2022-02-19 05:07:06

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空间上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多的时候洪涝成灾,缺的时候一滴水都没有。这样的水资源分布状况,使我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一个南粮北运的产需格局。大运河从杭州通到北京的通州,主要就是为了运粮,历史上的“漕粮”、“漕运”从来都是安天下的大事。运河开凿于隋朝,意味着在隋以前南粮北运的格局已经形成。形成这样格局的原因在于:水、土、光、热的组合,南方比北方好。

但是,近二三十年,中国粮食产销格局已经完全转变了――变成了北粮南运。这样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讲好与不好、对与不对,但这是客观的结果。发生这一变化的基本原因,是由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得快,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得快,土地占用多,导致粮食生产减少。2006年和1998年相比,全国粮食总产量下降了297亿斤,而沿海10省市的粮食总产量却下降了614亿斤。这说明,东部地区减产后的缺口主要靠中西部地区补充。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如果说水、土、光、热条件好的地方粮食产量逐步下降,而要靠水、土、光、热条件差的地方把粮食缺口补上,这种生产格局的可持续性显然需要认真考虑。比如说稻谷,身处“鱼米之乡”的江南人越来越多地吃黑龙江大米。当然,两江一湖地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的水利设施搞好了,再增加三五百亿斤粮食产能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有两个问题:第一,两江一湖是界江、界湖,黑龙江、乌苏里江是界河,兴凯湖在我国境内的面积并不大,大头属于俄罗斯,这就使水资源的利用变得复杂起来;第二,东北地区大面积生产稻谷,对整个生态变化带来的长远影响现在还看不清楚。

并不是说南方不应搞工业化、城市化,要把土地退回去种水稻。这里讨论的只是一个基本事实,即粮食的产能越来越往北移,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是没地而是缺水。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是不利的。我国400毫米的降雨线在哪里?从黑龙江的漠河拉一条线到云南的腾冲,这条线右下方靠东南的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左上方靠西北的在400毫米以下。当然,这是历史上的,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这条线也会有变化。从世界标准看,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是极度缺水的地区。以色列降雨量人均水资源400立方左右,因此它的灌溉农业、精细农业、设施农业特别发达,但这样的农业搞粮食就难了。所以,我国粮食产需缺口要长期靠北方增产来弥补,这条路是不是可以持续地走下去,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事实上,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正在往内地推进,的确没有一个地区会心甘情愿地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资源环境条件的农业发展道路,仍在探索之中。怎么才能做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行不悖地推进,还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一大课题。

(摘自2008年第2期《理论视野》)

上一篇:改革开放 第5期 下一篇:反腐倡廉建设要树立四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