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再认识与对策建议

时间:2022-02-17 08:37:52

中国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再认识与对策建议

摘 要:与国际上主要以地域为划分标准不同,都市现代农业在我国有特殊语境和深厚内涵,既是以大城市郊区为载体,依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起来的区域性农业,更是连接新旧、沟通城乡、联动“四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示范等多重功能。目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已得到充分重视,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任面临阶段性难题,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非生产开发、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加强推动。

关键词:中国特色 都市现代农业 对策建议

都市农业作为与城市化、工业化相生相伴的新型农业形态,形成于城乡、工农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之中,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致的基本生活需求由温饱向品质转变而快速成长,在工业化、信息化所推动的技术、管理革命推动下全面发展。新世纪以来,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国家到地方都对发展都市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省市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实践,农业部于2012年就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出台意见。充分依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举措。

一、“四化”同步背景下都市农业内涵的再认

都市农业理念的产生到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十九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就从发展都市圈内农业生产建设田园城市角度提出了都市农业的初步理念。1935年日本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首次提出都市农业的定义。其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各国专家,以及国际都市农业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组织部门都对都市农业进行了全面研究。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农业在我国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这一方面源于农业自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则源于农业所承载的广袤农村和广大农民。对中国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认识应重点把握三个方面:首先,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不应仅立足于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不能把都市农业仅仅作为与乡村农业对立的大农业项下的子行业。而应把都市农业发展放到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四化”同步的高度,强调都市农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都市农业的产业划分应以是否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为标准。突破传统以地域为主要标准的思路,既要体现地域性,包括都市内的庭院、阳台绿化,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更要体现需求导向,包括远郊,乃至都市经济辐射圈内能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农业。第三,都市农业应该是汇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各方面发展成果,在技术、装备、组织化、产业化、安全化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这是我国都市农业与国外都市农业在发展定位上的一大差异。

二、新形势下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回顾现有关于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多数学者将都市农业的功能概括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有的学者则认为都市农业还具有辐射示范功能。从目前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天津等地区都市农业发展建设的实践情况看,发展都市农业不仅能满足城市农产品和休闲娱乐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更能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有鉴于此,都市农业应包括经济、文化、生态和示范四大功能。

其中,经济功能处于首位,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将保持快速提升态势,保障城镇化的各方面需要,尤其是对安全、价优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仍应是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同时,对于农民而言,虽然北京、上海等地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很低,但短期内仍将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文化休闲功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功能由食品生产向文化服务转变的一大特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后,随着生活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所衍生出的对农业功能的新需求。生态功能源于农业以动植物等有机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如绿化环境、涵养水源等;另一方面则是对环境的间接服务,如生态观光、休闲垂钓等具有生态属性的产品和服务。示范功能包括对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产权制度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带动。

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等先行实践典型地区发展情况看,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菜篮子”产品保障功能保障、农业多功能拓展、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但受发展阶段、资源要素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制约,其经济、文化、生态和示范功能发挥仍面临诸多难题。

1.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与现代化生产方式不匹配。虽然上海、天津、成都等都市农业发展区在发展家庭农场、培育农业企业、支持土地合作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看,新型经营主体的创新步伐,慢于农业设施化、园区化步伐。以天津为例,2005年至2011年的六年间农业固定投资由13.71亿元增加到150.33亿元,增长近12倍;仅2007年至2011年,新建完成高标准设施农业45万亩,现代化农业园区20个,现代化畜牧和水产养殖园区155个,但并未同步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经营体系。

2.农业科技水平与现代农业定位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一五”时期19.9%的贡献率到2012年的54.5%,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在各种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增长更是达到1个多百分点,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区2011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69%、62%和61.5%,都市农业发展区已经成为引领农业创新推广的重要载体。但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率平均70%—80%,甚至德、英、法等国家已超过90%的水平相比,都市农业科技创新仍任重而道远。

3.农业非生产开发与城镇化发展需要尚有差距。更着重休闲文化、生态涵养等方面的非生产开发,是都市农业相较传统农业的一大特色。从目前情况看,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成都等地都对休闲文化功能给予了充分重视,打造形成了北京“民俗京郊游”、南京“农业嘉年华”、成都“农家乐”等成功模式。与之形成对比,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开发则明显滞后,如北京仅建立了农业生态价值评价机制,上海保留300多万亩耕地营造城市“绿肺”和人工湿地,武汉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目标实现了120万亩清洁化生产。整体看,各地区对开发生态功能的认识程度和推进力度,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农产品层次无法完全满足品质化消费需求。与不断提升的对无公害,甚至绿色、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相比,都市农业发展区农产品质量层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京津沪情况看,从2010年至2013年北京获得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产品为1492个、上海为3280个、天津卫876个;绿色认证方面,2010年至2012年北京127家的592个产品获得认证,上海为282家企业400个产品,天津为163家企业和399个产品。2012年北京共有48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同期天津和上海为16家。与京津沪近万家农民合作社和为数众多的农业企业和产品相比,获得“三品”认证的生产组织和产品比重明显偏低。

5.农业资源配置方式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相关统计显示,1996年至2010年全国农业耕地由19.5亿亩下降到18.25亿亩,不断逼近18亿亩红线,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比重超过2/3;全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64亿人,其中198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53.6%;农村贷款占农村存款的比重从1994年的100%下降至目前的60%,特别是1994-2006年,农村资金净流出数量达1.2万亿元,各类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远远大于信贷。传统二元体制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在利益导向、配置思路以及资源流向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难以全面支撑都市农业发展。

四、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传统小规模、分散化农业经营模式,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规划化经营,是促进都市农业发展实现各项功能定位的必要举措。应尽快制定出台有关家庭农场发展的配套办法,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开办专业合作、土地合作、资金互助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在不侵害农民利益前提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多功能开发、技术研发、农业服务等领域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2.进一步提高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按照“四化”同步的有关要求,着力推进都市农业的设施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加快普及滴灌微喷、土地耕整、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设施运用,加强高效、抗逆新品种和高效种养殖、生态保护等新技术,做大做强发展种源农业。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运用示范,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创新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新型农产品交易方式,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电子拍卖、农民网店等新型交易模式。

3.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非生产开发。大力推进农业生态观光、动植物观赏、农耕文化、农村生活体验和农业科普等多主题、多类型功能开发,努力挖掘和发挥好农业的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作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施用有机生物肥料、运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支持发展会展农业、节庆农业以及社区农业等新业态。

4.构建与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农民资产市场化、资本化步伐,从法律上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林地、养殖水面、果园、宅基地等资源资产的确权登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集中,鼓励规模化流转。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设施所有权和农村居民房屋所有权的抵押融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站和微贷中心建设,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强化农业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5.健全都市农业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在全部实现无公害认证基础上,鼓励生产基地、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优化生产方式,积极参与绿色、有机认证。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和监督体系、建立投入品和产出品追溯制度、推进标准化生产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立区域公共检验检测和监测机构,推进生产的田间档案记录等基础性工作,严打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明令禁止农药产品的行为;尽快实现连锁经营、定点销售全覆盖;推行销售、购买高毒农药实名登记制度。

参考文献:

[1]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4期.

[2]方志权.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五期.

[3]韩士元.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青鹿四郎.农业经济地理[M].东京:农文协,1935:185.

[5]毛科军,樊敏.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三大突破[J].求知,2013年第3期.

[6]王小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年第5期.

[7]王衍亮.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基层农技推广,2013年第1期.

上一篇: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滥售隐患 下一篇:数据 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