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时间:2022-02-17 05:09:27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中国自加入WTO后,传统的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由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是:建立农产品国际品牌;推进清洗化生产和绿色营销;建立预警机制;国 家参与相关国际公约的谈判;研究相应的国际标准;加强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障碍;相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30-03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s to Trade)亦称环境贸易壁垒,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为由,直接或间接采取的一系列限制进口贸易行为的措施。通常意义上所言的绿色贸易壁垒就是指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法律法规、检疫检测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1]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歧视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以环境、生态、人类健康等保护为名,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施各种严格或者复杂繁琐的检验检疫标准来保护本国贸易。歧视性:绿色贸易壁垒针对不同的商品或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行差别对待的原则,尤其是发达国家以本国的法律法规为基准对发展中国家使用。关联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国家实施,其他国家会跟风效仿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1.技术的绿色标准。发达国家以其较高的科技水平通过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强行拔高检验检疫标准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

2.环境的绿色标准。环境绿色标准是打印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的标志,表明此产品质量符合绿色标准,而且生产、使用、消费、处理的过程中均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伤害。

3.包装的绿色标准。包装绿色标准是指用于包装的材料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易于分解,不会污染环境。“绿色包装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也为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依据。

4.卫生检疫的绿色制度。发达国家因其科技水平先进加上对公众健康重视,所以有着较为严格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尤其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金属含量要求非常严格。[2]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运作机理

发达国家制定并且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能够对产品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起到双重作用,减少本国该产品的进口,从而进一步影响本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必然导致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目的对进口产品实施贸易壁垒,而出口国则必须依据进口国的检验检疫要求,改进产品质量,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新的投资,与此同时由于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削弱了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

另一方面进口国出于对本国市场结构的控制和保护产业结构的考虑,即使进口产品满足绿色贸易壁垒的引进要求并交纳进口所需的相关费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进口。从这个角度看,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是不可避免的。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

1.环保意识的提高。由于20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给世界环境造成了严重灾难,如环境污染导致耕地、森林大量损失,土地呈现沙漠化,湖泊、河流干涸,水污染问题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贸易与环境不可避免地被联系在一起。各国政府对包括贸易在内各个领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为绿色壁垒的产生创造了实现的条件。

2.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作用减弱。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成了自由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WTO的建立,限制了关税壁垒的作用,并要求其成员国减少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另辟蹊径,利用其科学技术优势通过建立法律法规,结合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制订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绿色贸易壁垒,这种以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为由的绿色壁垒将会长期存在,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武器。

3.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及国际公约的规则不健全。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对环境污染问题十分关注,利用其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环保业,因此他们的环保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环保意识不强,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给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合法的条件。[3]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都从对各自有益的经济角度出发,以便能在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检验检疫方面占得有利的先机。于是各国根据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利用国际公约上的漏洞来实施绿色贸易壁垒。

二、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一)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1.浙江农产品出口的特点。一是出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2011年浙江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农产品87.07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0.1%,而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9.5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9%。二是私营企业是出口主导方。2011年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农产品占49.54亿美元,占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1.1%;国有企业出口15.9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6.5%;外资企业出口26.4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7.4%;而集体企业出口4.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9%。三是日本是最大的出口市场。2011年浙江省对日本出口农产品总额达到10.56亿美元。日本是浙江省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其次还有美国、欧盟市场,相比于其他出口市场东盟的增长速度较快。[4]

2.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出口结构不合理。浙江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尚未达到规模化生产,技术不高,出口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价格比较低廉,很难建立自己的品牌。二是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利润减少。近几年,由于国内CPI指数不断上升,农药、化肥等农业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产品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三是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出口不是很顺利。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实施了非常严格的进口标准,例如《肯定列表制度》《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等,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一是浙江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把握。目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所采用的质量检测标准还达不到国际上检测的标准,再加上自身的检测设备陈旧,检验检疫技术不发达,使得浙江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二是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和近几年出口增长较快的东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浙江农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在80 %左右,然而这些国家又对环境要求很严格,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结构和公众健康,他们制定实施了很多复杂的贸易措施限制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

三是浙江农产品品牌度不够。当今社会是对品牌非常关注的时代。在现代国际市场上,知名品牌意味着优质。然而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屈指可数,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更少。在日本市场,浙江很多高质量的水产品、茶叶、蔬菜用的都是日本外贸企业的品牌。这种现状使浙江农产品出口处于被动地位。

四是出口企业规模小,管理体制分散。浙江省目前出口企业都以私营企业为主,大都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不高。绝大部分出口企业没有合理的出口管理体制,又缺乏同行业间的协作机制,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之间经常互相压价,导致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利润大幅下降,使得出口的农产品得不到质量保证。同时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应迟缓,因而饱受绿色贸易壁垒之困。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1.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浙江省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目前浙江省的环境污染状况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曲线)的左侧, 尚未达到拐点,有很大改善的空间。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间的竞争,淘汰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率低下的高污染企业,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降低环境污染。

2.绿色贸易壁垒能敦促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产业化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残留量,对生产技术、生产体系、管理体系进行反思和革新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3.绿色贸易壁垒促使浙江省的企业与政府加快处理环境与贸易带来的问题。政府可以尝试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像发达国家学习建立我们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保护自己的产业结构,企业也可以乘机改革,实行国家一直在倡导的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1.限制了浙江农产品出口的额度。浙江省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额已达到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但是这些国家和组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凭借他们在“WTO 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中的特权强制设立严格的环境法律,提高了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使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数额不断下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提高了农产品成本价格,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低成本引致的低廉的产品价格,但是发达国家实施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的绿色贸易壁垒,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达到一定的绿色标准,而浙江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了达标,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得不增加环境认证、绿色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的经费,如此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成本,使其利润减少,丧失价格优势,最终导致企业积极性下降,竞争力减弱,出口减少。

3.农产品出口企业风险增大,改变了出口方向。目前国际上各国的环境贸易关系不统一,再加上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绿色技术标准理解不一致,使得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设置恶意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由此引发的贸易纠纷与日俱增,增大了农产品出口的风险。随着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的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的状况,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得不改变出口方向,向那些进口限制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出口。

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农产品国际品牌战略

浙江省当前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数借用进口国的品牌来销售,这使得产品不被国外的消费者所熟悉。为此,需要借鉴国外农产品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加大对农产品精加工的投入,维护浙江现有比较著名农产品的品牌,使其在国际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另外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应积极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开拓不同的国际市场,争取更多的消费群体。农产品企业也应积极参加品牌的推广活动,利用品牌效应,加大农产品出口。

(二)推进清洁化生产和绿色营销

目前浙江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都是中小型的私营企业,因为生产技术、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这些企业从生产产品、运输产品到最后销售甚至防污染处理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效果不理想,为此浙江省应考虑成立农产品进出口协会组织,加强团队发展,还可以组织众多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一起交流宣传浙江在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过程中遇到问题、处理问题的经验,在清洁生产绿色出口等技术方面取长补短。

(三)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浙江省农产品进口的作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农产品出口企业对国际上的技术标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检验检疫标准不够了解。浙江省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成立专门的专家机构,收集研究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然后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方便诸多农产品出口企业遇到绿色贸易壁垒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四)呼吁国家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环境条款的谈判

绿色贸易壁垒往往是根据国际经济组织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的,所以应鼓励国家多派代表积极参与到国际环境公约和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去。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和检验检疫标准制定水准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却只注重生产,对贸易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因而易于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战略联盟,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公约、条款的谈判和国际环保标准、法规的制定,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对话磋商,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奠定基础。

(五)研究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

浙江省应当完善一套与发达国家相接轨的卫生标准制度,建立合乎国际标准的农药残留限量评估标准,建立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同时要明确对农产品出口企业提出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实施农产品质量监测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出口农产品的卫生监督,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绿色标准,贯彻环保基本准则。研究和制定先进的环保标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建设,还可以严防国外具有污染性的产品、产业流入国内,禁止其重大污染项目的建设。

(六)加强地方政府引导和扶持

政府应积极带头把环保意识导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大力培育绿色企业,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扶持,鼓励企业搞好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对产品的绿色创新。政府要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生产化改革,使绿色产业焕发生机,增强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七)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影响,导致出口额大幅下降,但是不得不承认,绿色贸易壁垒是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产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此,浙江省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的教育,农产品生产者一定要增强绿色生产的观念和意识,保证出口的农产品在原料、加工过程、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均符合绿色标准以适应进口国的产品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改革浙江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注意增强国民的绿色经济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把“绿色”理念深植人心,这样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才有望冲破绿色贸易壁垒。

总之,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是一项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来抵制发达国家对浙江省乃至中国农产品出口采取的歧视性政策。相信在各政府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一定能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保持快速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宇.国际贸易新焦点——绿色贸易与绿色贸易壁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84.

[2] 冯爱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J].商场现代化,2007(5):4-5.

[3] 徐珀尧.浅谈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J].当代经济,2011(9):5-7.

[4] Mads Greaker,Eco-labels. Trade and Protectionism[J].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2006(33):1-37.

[5] Gilles Grolleau Lisette Ibanez and Naoufel Mzoughi. Industrialists Hand in Hand with. Environmentalists: How Eco-labeling Schemes Can Help Firms to Raise Rivals' Costs[J]. Eur J Law Econ,2007(24):215-236.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融资之REITs 下一篇: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技术员工岗位职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