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时间:2022-02-17 05:00:41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摘 要:高师历史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中学教师的重任;适应中学历史新课改的要求,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其重要性、内容和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6―09―22

作者简介:李君(1968-),女,汉族,山东鄄城人,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研究。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来教育部提出在中学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课改理念和最高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这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中学教师,但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听到历史专业毕业生的抱怨: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与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高师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适应中学新课改的要求,高师历史教师必须不断继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中学历史教师。

一、 新课改前高师历史教师的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新课改前,高师历史专业口径过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历史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重德育,轻智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由于常年忙于机械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缺乏钻研,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教案不变,知识逐渐老化,其实际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某种阻力。同时由于不重视教育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一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未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也做了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之技能。即使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历史专业学生,对学过的教育理论知识也大多遗忘,很难自觉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种状况的高师历史教师培育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理论知识。长于死记硬背,弱于发展创新。缺乏无私奉献精神,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职业技能差。在心理素质方面,不少人意志薄弱,缺少抗挫折、抗失败的能力。自主能力差,自信心不强。这样的毕业生是很难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不利于中学新课改的进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改使中学历史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和鼓舞。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要求,促使高师历史教师反思怎样才能培养适应时展的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更认识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是对已经获得大学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不断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教育。是一种以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高层次的、追加型的教育。新课改背景下,这种继续教育对高师历史教师非常重要。

1.新课改的要求赋予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新使命。新的课程标准里所说的基础不再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因为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也不再是指历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指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效益的知识、态度、方法和技能。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精神、乐于探究的习惯。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揭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走向。新课改的这些要求赋予培养中学教师的高师历史教师新的使命。为迎接挑战,高师历史教师只有不断继续教育,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2.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是高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的教育计划都会陷于空谈;抓住教师继续教育,就抓住了教师教育工作最为根本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完成科教兴国战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3.终身学习是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动因。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终身学习不仅可以促进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靠教师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要靠教师的继续教育。高师历史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作为高师历史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中学教师的重任。适应中学历史新课改的要求,高师历史教师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知识本位”,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灌输,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理想根本无法真正实施;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变成了学生之间记忆力的大比拼,形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怪圈。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却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高师历史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培养素质全面的毕业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态度。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考试方法,采取闭卷与开卷、笔试、口试和操作考试等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境界。

2.加强业务和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这种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特点决定了高师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才能形成。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的知识水平,还应不断深造,不断丰富自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研究大纲、钻研教材、理清思路,掌握教材的框架结构,提高鉴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其次,系统掌握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成为“学者型”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再次,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是从一般教师走向专家学者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高师历史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同科研目标统一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开展科研。搞科研的同时还会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新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汲取新营养。雄厚的科研水平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相对薄弱的科研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业务水平后劲不足。

最后,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它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和具体性。因此,历史学科很需要加强直观教学,单靠教师口头描述再现历史,单凭传统的直观教具,如图表、地图、彩色粉笔等几种静态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种动态形式,设备电器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及促进历史教学改革都具有强劲作用。因此,广大高师历史教师必须学习使用多媒体等新的知识传播手段,同时将这些先进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现代历史教育的需要。

3.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改变高师历史教师满堂灌的教授方式,将教师角色定位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组织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通过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的嘴动起来;通过查阅资料、搜集音像资料、仿制文物、出版历史杂志等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通过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让学生的脚动起来。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并有效地提高高师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

通过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使之胜任并出色完成教书育人和科研任务,是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种目的决定了继续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1.以老带新。老教师和青年教师搭配,结成师徒关系,老教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对青年教师在备、教、改、考、研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性辅导,使青年教师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自己也在各方面得到提高,从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与发展。

2.脱产培训。这是指教师离开原单位而进行的知识更新、补充和能力提高。具体形式有: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教师学历和学位进修班等。

3.自学。自学是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自己的刻苦钻研和独立思考,不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是高师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最基本的继续教育途径。尤其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学习,使得自学更为便捷。因为各地的教育资源得以联系起来,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决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优质的网络课程,获得最权威的信息,得到最需求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长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探讨〔J〕.广西高教研究,2001,(4)55-58.

〔2〕陈素华.在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挑战〔J〕.文教资料,2005,(22)186-187.

〔3〕朱可.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32)9-12.

上一篇:论高校合并后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