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代传媒集团迈进

时间:2022-02-15 06:42:36

向现代传媒集团迈进

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10年后的今天,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已经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报刊群、最大的印刷基地、覆盖最广的发行网络,并且在综合实力、品牌价值上,稳坐中国西部报业集团第一的位置。

回首征程,一路艰辛;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新闻创新篇筑牢舆论引导主阵地

作为集团龙头的《四川日报》,10年间共实施5次改版,舆论引导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跻身全国一流省级党报行列。作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向打造主流媒体、公信媒体、都市媒体、新锐媒体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四川农村日报》、《廉政嘹望杂志》、《天府早报》、四川在线、《金融投资报》、《人力资源报》、《消费质量报》、《四川法制报》、《成都报道》、华西手机报、《华西生活周报》、《川商杂志》、《新闻界》杂志等媒体均把握机遇,锐意创新,获得长足发展。

定位调整:强化“主流”

创新目标:深耕资源+扩大影响

《四川日报》从传统党报到“权威政经大报”,再到“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综合性主流大报”,《华西都市报》从“市民生活报”到“新主流都市报”――办报定位的精确调整和积极实践,直指深耕资源与扩大影响相统一的创新目标。

党报的优势是执政党的地位决定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特别是在都市报勃兴和新媒体挤压下,传统党报所面临的信息优势几近消失。如何重塑党报权威,主导主流人群,是一道严峻课题。

针对这一命题,《四川日报》2005年1月实施的改版,明确提出以“权威政经大报、出色主流新闻”为办报新定位。“政经大报”的确立,既是对定位的一次梳理和确认,也是对读者的一次界定和确认。2008年1月实施的改版,将办报定位修正为“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综合性主流大报”。影响主流人群、代表主流意识,争当省内最权威、全国有影响的主流媒体,成为《四川日报》在新时期的努力方向。2010年1月启动的新一轮改扩版,更是将党报诸多资源优势加以深度整合运用,以打造“主流大报”。

作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自],995年创刊以来。以市场化的运作理念、精确的市民报定位、贴近的新闻供给、创造性的经营策略和大手笔的策划,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进人新世纪以来,《华西都市报》先后于2005年、2007年及2010年3次实施大规模改版,其中2007年的改版将延续了12年的“市民生活报”定位修正为“新主流都市报”,并在其后的新闻实践中有意识地打造主流媒体、公信媒体、都市媒体、新锐媒体,进一步优化了读者结构,改善了新闻品质,实现了深耕资源和扩大影响的高度统一。

理念转换:做足“影响力”

创新目标:占领阵地+锁定读者

《四川日报》从单一强化宣传功能的传统党报,到努力实现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有效对接的“新型党报”;《华西都市报》从初创时期“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到将关键词锁定为“新锐、责任、主流”――办报理念的转变,直指占领阵地与锁定读者相统一的创新目标,努力做足“影响力”。

“阵地至上、新闻为本、拓宽视野、锁定需求”,这是《四川日报》10年来日益明晰的办报准则。近年来,《四川日报》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博会、王瑛、谭东等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浓墨重彩,影响巨大。

如何增强报道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四川日报》一直在探索。加重(加重主题分量)、扩域(扩展报道领域)、扫盲(扫除报道盲点)、联动(内外联合办报)等创新路径明确,使新闻传播规律和党报发展趋势有效对接――

2006年的改版,《四川日报》将“深度贴近”作为关键词。按“三贴近”要求创新报道思路、按“三贴近”要求破解创,新难题,从读者的接受心理出发,把会议新闻、政务新闻做软、做活,成了此次“深度贴近”的重要收获。

2008年的改版,高扬“时代主旋律,民生大视野”的办报理念,民生新闻受到空前重视。大量涉及人的衣食住行、涉及人的尊严和生存发展的民生新闻成为版面上的常客。

2010年的改扩版,突出“纵深、贴近、融合”三个关键词,强调报道要实现政治取向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版面效果与传播效应的统一。以报网互动为特色的“民声”版的创办,川江评论”、“川报经济观察”等重点栏目的打造,大大优化了新闻结构,提升了新闻品质,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

《华西都市报》在2005年将办报理念明确为“新锐、责任、主流”:“新锐”是指思想的锋利性、穿透力和敏锐感,行动的快捷机敏;“责任”是指负责任地报道新闻,报道准确、客观、公正;“主流”是指正确地传播主流价值观,深刻关注和记录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5年来,《华西都市报》在大势把握和大局引导上多次受到主管部门肯定,新闻报道越来越成熟,真正实现了占领阵地与占领市场的高度统一。

作为全国唯一保留下来公开发行的省级反腐倡廉杂志,《廉政望》以“反腐败时政类期刊”为内容定位,以“反腐倡廉报道我最专业,反腐倡廉案例我最权威,反腐倡廉信息我最丰富、反腐倡廉评论我最深刻”为办刊要求,始终站在反腐倡廉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受到读者的高度认同,月发行量由2004年前的7万份扩大到2010年的26万份,成功实现由机关刊物向市场化刊物的转型。

新闻开掘:深度・高度・广度

创新目标:全域覆盖+高度致胜

把趋势说透、把新闻做足、把观点喊响、把事件挖深、把故事讲好。《四川日报》在新闻创新实践中,努力开掘新闻的深度、广度、高度。《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从优化结构、彰显特色、提升质量等方面探寻办报规律,办报视野豁然开朗。集团其他媒体也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实现全域覆盖与高度致胜相统一的创新目标。

深度,是对社会的热切关怀,对文明的执著求索,对政策的权威解读,对和谐的倾心营建。深度报道体现在对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宏大呈现上,也体现在对有价值的事件和现象,及时进行深度观察、思考、剖析和呈现,揭示事件背后的规律与情理。《四川日报》的“新闻纵深”版、《天府早报》的“谭晓娟工作室”等,在深度报道的开掘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广度,重在报道视野覆盖全川,特别是二级城市和基层的鲜活新闻,实现舆论引导全覆盖。这是党报的优势所在。《四川日报》目前已经开辟的成德绵新闻版效果良好,即将开辟攀西新闻版。《华西都市报》则扎根核心都市圈,抢占成都第二圈层,覆盖全省主要城市群,取得明显成效。

高度,取决于观点新闻和新闻观点。《四川日报》将观点的独家原创与旗帜鲜明作为党报的核心优势来打造,推出了

一系列影响广、反响好的社论和时评,其中“5・12"特大地震次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特大地震灾害》,获得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华西都市报》自2004年推出“华西时评”专栏,近几年不断加大评论的分量,几乎每天都开辟“华西评论”专版,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和引导上彰显高度。

战略转移:打造全媒平台

创新目标:赢在当下+谋定未来

从关起门来一门心思办报纸,到积极参与新媒体的发展和运营,并倾力主导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平台,这一战略转移,彰显川报集团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未来,加快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加快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坚实步伐,彰显川报集团赢在当下与谋定未来高度统一的坚定信心。

早在2000年,集团麾下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四川在线便上线运行,目前在中国网站排名中居300位左右。2005年9月,西部第一张手机报《华西手机报》诞生,拉开华西都市报向数字报业进军的序幕。2009年,由《天府早报》自主打造的朝闻网上线运行,现在日流量已经达到30万人次。目前,由《华西都市报》打造的华都网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近年来,《四川日报》不断探索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的路径,2010年推出的“民声”版,充分体现了“互动性+服务性”的鲜明特点。《四川农村日报》、《四川法制报》等,也在报网互动的探索中迈出了可喜步伐。

报网互动仅仅是川报集团全媒体探索的第一步,理想的境界是真正意义上的报网合一。这是一条传统媒体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充满生机和挑战的重生之路,任重道远,前景广阔。

产业发展篇

锻造产业长青价值链

2010年8月6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产业“家族”又添新成员――与四川省邮政公司共同投资1946万元组建的四川省鸿闻报刊亭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成都经济区5市及川北门户广元市的793个报刊亭,由此成为川报集团品牌扩张、营销渠道拓展的新平台。

十年求新图强,川报集团统一战略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以目标考核为主的激励机制,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科学管控体系,调动起全员的创业激情,主业与多元同放异彩,锻造出常青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集团事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强主业:龙头更强支柱更稳

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推手,实现占领阵地与占领市场的统一

川报集团党委一班人,对报业集团发展的普遍规律有一个共识:报业是集团的主业,主业是集团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集团的优势所在,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持续做强主业是集团发展的关键。

考察川报集团10年做大做强主业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抓住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充分激发人的活力;二是加大对支柱报纸的支持力度,从制度、人才、财力等方面推动其更加壮大,使龙头更强,支柱更稳;三是对各系列报进行整合,培育新的增长点。归根结底,就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推手,实现占领阵地与占领市场的统一。

在具体操作中,川报集团党委对集团媒体产品布局清晰,变分散指挥为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对主要报刊、网站进行全面定位分析,根据不同产品的成长周期,制定不同发展任务。在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同时,各单位根据集团下达的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一流工作一流效果,大幅度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吸引力,“两个效益”同步增长。

据国家邮政总局今年6月统计,《四川日报》期发量和资金流转额均居全国省级党报第四位。广告经营连续3年实现“一年迈上一个千万元台阶”的目标。

《华西都市报》日发行量超过85万份,是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都市类报纸。今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的2010(第七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北京揭晓,《华西都市报》以33.57亿元品牌价值,列中国500强第271位、全国区域报纸排名第7位、西部报纸排名第一位。

川报集团所属《四川农村日报》、《天府早报》、《文摘周报》、《廉政嘹望》等报刊,立足自身定位,坚持从内容、形式、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都发展成了各自领域内的强势媒体。

川报集团在主业管控过程中,始终把财务管理视为核心主线,对所有媒体都实行统一的财务核算管理,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各单位统一财务核算,统一财务规范,统一使用集团建设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集团还实行财务委派制度,对各单位统一委派财务负责人,加强财务过程控制,加强财务服务与监管。资金的安全有效,让川报集团媒体群和实体群的发展更加积极稳健。

多元发展:抓住机遇拓展空间

形成打破产业边界抢占潜力产业、资本借力聚合关联产业、大文化构建大产业的发展模型

早在2004年,川报集团就洞察到单一报业的市场隐患。其未雨绸缪之策,是利用主业发展积淀起来的公信力、强大的资源聚合力、雄厚的现金流,遵循“积极稳健、讲求效益、逐步推进”的原则,依据“发挥自身固有优势,延伸报业产业链”的方向打破产业边界,寻求发展新空间;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产权纽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06年6月,川报集团与建川集团合资9600万元成立四川安仁镇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川报集团控股开发位于大邑县安仁镇的14座老公馆。目前已引入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对公馆进行一期改造。同时,通过招拍挂获取此处数百亩土地,为项目储备了后续潜力。两年前,根据专业评估事务的评估,老公馆增值率已达300%。

2007年投资参股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将四川省体育馆打造成具有文体综合功能的现代化多功能场馆。去年5月底,“成都演艺”投资520万元的“成都红馆”改建完工,随即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优质演出项目20个,演出33场。同时,还在金沙国际剧场、娇子音乐厅等地引进演出各类剧目、音乐会134场。今年,“成都演艺”已占据成都演出市场80%的份额。

目前,集团的多元产业,正按照各自的特征和规律,逐渐由单个项目朝主题会所、休闲旅游、影视拍摄、演艺产品制作及交易,演艺人才经营等文化新产业复合体发展,逐渐由省会市场向全省乃至西部市场强势渗透。

为确保多元拓展的低成本、高效率,川报集团财务部设立了资金结算中心,负责全集团资金的筹集、调度、运作、管理。各单位除在外部银行保留部分一般账户外,其余账户统一到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接受集团的监督和控制。

市场主体:增强活力壮大实力

资源全新配置提升传统产业,优势转化主导中间产业,品牌扩张培育新兴产业

10年来,川报集团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发挥行政推力和体制张力两种力量,按照严格区别性质,分类指导,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要求,对集团所属实体进行公司制改造,塑造起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欣闻发行公司建立起百余个发行站点、5000多个零售终端,拥有覆盖全川及重庆地区的网络平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发行快递公司。近年来,在满足集团报刊发行需要的同时,迅速拓展物流业务,利用资源优势,与四川星空购物、上海友友购物、重庆GS、当当网等电视购物频道和网站开展合作,搭建品牌渠道。

欣闻发行公司的迅速崛起,得益于管控方面的“外圆内方”制度。比如各系列报、实体的营运,川报集团均对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一套全面反映未来全部经营活动的预算指标体系,进行指标化、量化分解,即时、动态地调整资源的配置额度。这一管控体系形成的压力,反过来成了经营者张扬个性的动力。

欣闻物贸公司在这一格局引导下纵向开掘,对内,统一采购、配送物资,大幅度降低川报集团各报刊的经营成本;对外,上联下合,成为四川省一类城市、二级市场最大的纸张供应商,拥有对供销两端充分的市场议价权。目前,欣闻物贸正着手参与国际纸浆、废报等贸易业务。

星光花苑和星光宾馆等从自建自用的内部设施,发展为参与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同行业中声誉日隆。星光系实体严格管理、差异竞争,不断在文化旅游、康健娱乐方面推陈出新,在此消彼长的住宿餐饮业中站稳了脚跟、占据了主动,大幅提高了资产运营效率和质量。

占地百亩、投资2亿元,座落于成都锦江工业园区内的川报集团印务中心,承印60余种报刊,中心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印刷设备,抢占轻涂纸、胶版纸等高档印刷品市场,进一步巩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印刷基地龙头地位。

改革攻坚篇

蓄积攻坚破难动力源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川报集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在传媒业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必须以改革的新突破来推进集团的新发展。

早思考、早谋划,心中有数;早预判、早准备,应对有力;早安排、早落实,推进有效――早改早主动,集团各项工作乘势而进,“强集团、富员工”的步履强劲有力。

破题:“三能”打破“铁饭碗”

收入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以“三能”破题,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2003年底,川报集团实施大力度的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让报人也让报纸变了样。

在设计改革方案前,川报集团先后确定了10个调研课题,分派10个小组深入群众中听取意见,最终提交了10份言之有据的调研报告。在改革方案起草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历经全体员553次大讨论,20余次修改,使得最终形成的改革方案得到了群众的充分理解与认同。

创新机制,首当其冲的是选人用人机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是构建新机制的关键。

中层干部竞聘中,老与少、内与外,同台演讲。同一岗位,竞聘者多达七八人。竞聘后的落马、上任,让人看到了竞争的“残酷”,也看到了规则与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更看到了改革的方向和希望。集团的综合管理部门由改革前的13个减少到8个;集团中层干部职数由改革前的132个减少到100个;新上任的中层干部学历明显提高,平均年龄下降4.9岁。

更大的变化是,正式员工与招聘员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被打破。在平等的竞聘上岗中,25名包括聘用制员工在内的普通员工,首次走上中层领导岗位,而9名原来的中层干部则到了普通员工岗位。改革中,多名处级干部落聘,综合管理部门10%的员工转岗。改革不是没有困难,但集体的智慧和公正的实施,有效化解了负面冲击。

中层干部竞聘成功,突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弊端;突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旧机制;突破了正式员工与招聘员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

深化:“五破除五增强”着力“攻坚”

事转企、企转股,“两分开、两促进”,新老员工并轨――从三大突破点发力,树立新观念,推进新实践

2005年1月举行的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拉开文化领域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产业发展大幕。

新形势催生理念更新。集团党委引导员工跳出集团看集团,形成了“五破除五增强”的共识:一破“报业特殊,不须改革”观念,增强改革自觉性;二破“日子好过,不必改革”观念,增强改革紧迫性;三破“矛盾太多,不好改革”观念,增强改革坚定性;四破“前年刚改,不急再改”观念,增强早改早受益观念;五破“其他集团没怎么改,我们何必积极改”观念,增强改革的主动性。

川报集团将2005年定为“改革攻坚年”,攻坚步步推进一

川报以改版为突破口,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四川日报》实施新一轮改版。以优化采编流程为切入点,谋求新闻创新;以新闻、经营“两分开”为前提,以“两促进”为目标,谋求经营创新;以出精品力作、出名编辑名记者为导向,似健全流动、退出机制为支撑,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

集团成立3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印务公司单位改革方案的制定。集团党委陆续和华西都市报班子、中层干部进行思想“碰撞”,召开动员大会。一个骨干一面旗。骨干一“转”,一呼百应。

川报集团通过优质资源整合、重组,推动改革步步深入。新的突破点有三:其一,事转企、企转股,着力实现体制机制转变;其二,“两分开、两促进”,从体制机制上提供保证,使“两分开”不致成为“两张皮”,实现报业经营到经营报业的转变;其三,实现新老员工并轨,改革薪酬制度。

决战:“二轮改革”下“深水”

由传统的事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由传统的平面传播方式向现代立体化传播格局转型,由主要依靠投入向主要依靠智力贡献推动发展转型

2009年,一份新的时间表摆上川报集团党委重要日程――文化体制改革总方案,确定了川报集团“二轮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由传统的事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由传统的平面传播方式向现代立体化传播格局转型,由主要依靠投入向主要依靠智力贡献推动发展转型――川报集团迈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履。

改革的时间表列出第一个节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改革提供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党委按照省委部署,通过“四看”寻找改革新路径。“向上看”,查找思想认识、观念理念、眼界视野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回头看”,分析过去在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向外看”,到先进报业集团学习取经,借鉴科学发展的好作法、好经验;“向下看”,积极征求员工对发展的意见建议。全方位的透视,让集团党委找到了发展中主要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为加快“二轮改革、三次创业”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二轮改革”很快凸显效应: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取得突破,非时政类报刊改革进展顺利,深化改革使体制机制更加合理,内在活力逐渐释放。川报集团以报业为主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年度收入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0年初召开的集团党委扩大会上,新的任务书。集团下属二级核算单位的印刷、发行等经营性单位、资产和业务进行整合,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业经营公司;以华西生活传媒公司为母体,进行资源整合和转企改制;完成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

从深层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打造现代传媒集团蓄积能量,“二轮改革”正着力破难题、下深水。决战已拉开大幕

人才战略篇

铸就发展核心竞争力

2010年7月初,黄泽君从复旦大学毕业,迈进川报集团的大院。今年和她一起加盟集团的,还有40多名来自北大、清华等全国众多名校的毕业生。

随着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血液注入,“全国人才办川报”的局面正在形成。

回顾集团10来的发展历程,每到关键节点,每遇艰难挑,战,每逢重大改革,“人”都是第一位的因素。

站在新的起点,完成向现代传媒集团迈进的历史性转型,川报集团坚定不移地把着力点放在“人”身上。

重选用:盘活人才资源

干部竞聘上岗、全员聘任制的实施,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在黄泽君进入川报实习的前不久,原川报文体部的编辑曾东平被选聘为川报编辑出版中心主编,享受集团中层副职待遇。2003年,曾东平曾通过竞聘成为主编;4年后,他落聘成为普通编辑;又是3年后,他东山再起。

干部能下能上――曾东平,正是体现这一用人机制的若干个案之一。这个机制,形成于7年前的“三项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始终处于改革的核心部分。干部竞聘上岗、全员聘任制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正式员工与招聘员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为全面盘活集团人才资源奠定了基础,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从曾东平到黄泽君,现实对应着历史,共同构成川报集团人才战略的一条清晰脉络。始于2003年的人事制度改革,只是整个人才战略的一个序曲。2006年,集团制定人才强集团战略,从宏观层面全面而系统地规划了集团的人才发展战略方向,同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线图。今年,集团又宣布,创建学习型集团,为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能量。

重培养:拓展成才空间

多样化的通道,全方位的平台,构建起广阔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成长空间

“受益匪浅!”7月12日,是《华西都市报》编辑中心副主任赖永强到《四川日报》编辑中心挂职锻炼满3个月的日子。淡及3个月来的经历,这位在都市报内一直很”牛”的老编,觉得收获非常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平台,开阔了他的眼界,增强了大局观念,深化了规律认识。他坚信,回到原岗位后,将更加得心应手。刚过而立之年的杨晓,与赖永强有着相似的经历。去年底被聘为《四川日报》经济新闻部主任助理的她,今年3月起交流到《天府早报》担任总经理助理,从采编岗位到经营岗位,接受多岗锻炼。

去年以来,川报集团遴选了10多名骨干人才,分别到集团所辖的10多个报刊网站进行交流,或轮岗、或挂职锻炼。为着同一个目标:为集团发展培养复合型、领军型人才。

早在2006年,川报集团就提出“人才强集团战略”。着眼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着眼于领军型、复合型人才的加速培养,着眼于优秀年轻干部的大胆使用,着眼于领导班子的优化配置,“四个着眼于”导向鲜明。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专项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出台,为年轻人、骨干员工搭建起一个又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

不只是提供平台,而且要开辟通道。2005年,川报集团启动人才“双通道”建设,致力于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开辟成长通道。按照人才“双通道”建设方案,集团在原有的单一的行政领导岗位之外,设置与集团中层干部待遇相当的重要业务岗位,从而在集团内部构筑起行政和业务的“双通道”。首席记者、首席编辑、首席评论员、主编应运而生。5年来,仅川报就先后有近20人通过“双通道”进人重要业务岗位,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实践:梯队发展壮大

新闻提速,能力提升,强大的人才队伍增强了集团核心竞争力

7月中旬,川东广安、达州等地暴发特大洪水灾害。《四川日按》多路记者携3G上网卡和笔记本电脑奔赴抢险救灾一线,第一时间传回的消息和图片在《四川在线》首页挂出,被全国多家网站转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先机。

快起来的不只是新闻节奏,更是川报集团前进的脚步。去年8月,集团决定在《四川日报》率先推出“全能记者计划”,为首批遴选出来的18名文字记者配备了笔记本电脑、高清数码相机和无线网卡。~年来,这支队伍在若干次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快速反应,滚动发稿,发挥了特殊作用。

4个月后,着眼于报网互动的《四川日报》“民声”版创办。网络成为报刊记者收集线索、探访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能记者计划实施以来,《四川在线》共刊发全能记者稿件1万多条。“民声”版也得到广大读者与网民的好评与支持。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新闻媒体和媒体人都是一场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集团党委率各报刊、网站第一时间出击,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在特殊考验面前展现出良好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集团有1名记者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还有49名编采人员分别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努力构建符合现代传媒业特征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开发机制,对团队进行专业规划、分类管理,促进专业型记者编辑: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各展所长、共同成长;构建优秀团队整合机制,建立尊重媒体生产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评价标准,注重集团总体目标与员工职业愿景的对接;构建新鲜血液循环机制,随时让新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进入核心团队;构建人才结构性优势,提升整体战斗力……按照集团人才发展战略的部署和推进,一个数量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的人才梯队正逐步形成,为集团新闻宣传连创佳绩、经营业绩连年攀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轮改革、三次创业”,人才为本,学习先行。今年3月,川报集团在省内新闻宣传战线率先启动建设学习型集团的工作,为后续发展铺路蓄能。

人才强,集团兴。迈步新一轮改革发展征程,川报集团人满怀激情,信心百倍。

上一篇:社会新闻中的公众人物 下一篇:基于数据库营销的网络化报纸经营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