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通知等

时间:2022-02-14 01:21:31

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通知等

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 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音乐家协会

甘肃音乐家协会 《人民音乐》联合主办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

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通知

中国歌唱艺术源远流长。艺术歌曲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院校教学的必要内容和音乐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长期以来,艺术歌曲的地位以及其本身在创作、表演、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常被人们所忽视。为进一步从创作、表演和教学领域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繁荣和发展,我们拟于明年5月在兰州召开座谈会,就如下问题进行研讨:

1. 关于艺术歌曲的体裁界定;2.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历史回顾;3. 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现状;4. 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研究;5. 罗忠、尚德义、陆在易等人的艺术歌曲创作之研究;6.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问题;7. 作曲家创作体会交流;8. 如何更好地传播、推广中国艺术歌曲。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要求:

1. 凡愿参加本研讨会者,请于2007年1月31日前寄交回执单。

2. 2007年4月1日前,组委会将发出第二次通知,通报会议筹备情况,并进一步核实您的论文题目。

3. 论文全文文本请于2007年4月31日前用A4纸激光打印(手稿亦可)寄组委会,并同时以电子邮件发送,以便集印并选入会议论集正式出版。

4.省略

组委会

2006年11月1日

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

评奖近日揭晓

本刊讯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民族乐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近日揭晓。在2006年7月16日至10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作品征集期间,共收到来自20个省市、46个报送单位的125部作品,本次比赛评委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曲家组成,他们是:刘文金、刘锡津、吴少雄、杨立青、李黎夫、饶余燕、徐占海、唐建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顾冠仁、程大兆、樊祖荫。

经过评委会的评选,有10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和10 部独奏、重奏和多种形式组合的作品获奖。获奖名单如下:

管弦乐作品

一等奖:《乐队协奏曲》(常平,中央音乐学院);二等奖:《图腾》(李滨扬,中央音乐学院)、《乐之舞》(权吉浩,中央音乐学院);三等奖:《庆节令》(王宁,中国音乐学院)、《云山雁邈》(红,中央音乐学院);《音诗――丝路断想》(韩兰魁,西安音乐学院);作品奖:《客风》(房晓敏,星海音乐学院)、《单鼓的传说》(赵夺良,沈阳音乐学院)、《一线天》(臧恒,南京艺术学院)、《京剧印象》(权吉浩,中国音乐学院)

独奏、重奏及多种形式组合作品

一等奖:《第三二胡狂想曲》(王建民,上海音乐学院);二等奖:《酒狂》(梁文曦,中央音乐学院)、《西夜》(杨帆,上海音乐学院);三等奖:《溯》(沈逸文,上海音乐学院)、《叙事变奏曲》(陆培,南京师范大学)、《情思》(于海英,沈阳音乐学院);作品奖:《碎影》(贾国平,中央音乐学院)、《婆娑》(李美佳,中国音乐学院)、《非不――半边“悲怀”――新五架头》(王斐南,中央音乐学院)、《天鹅的十二月协奏》(吴羿明,中央音乐学院)

(新)

乔羽80华诞暨艺术生涯60周年

研讨会在京举办

11月16日,“老友新朋说乔羽――乔羽80华诞暨艺术生涯6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办。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文化部副部长、词作家陈晓光及老中青词曲名家160余人聚集一堂,为敬仰的前辈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乔羽素有“词坛泰斗”之称,是全国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得者,历任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作品如:《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都广为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研讨会上,大

家对乔羽60年的艺术生涯作了回顾。

香港中乐团举行“创团总监吴大江

纪念音乐会”

2006年10月13―14日,香港中乐团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了“创团总监吴大江纪念音乐会”。吴大江(1943―2001)于1977年出任香港中乐团创团音乐总监及指挥,带领香港的中乐活动进入职业化阶段,为香港中乐团奠下了稳健发展的基础。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除了电影、电视音乐之外,还改编了大量的中国民歌以及创作

大型的中、西管弦乐曲及中乐独奏曲。

音乐会由现任艺术总监阎惠昌指挥,选奏的都是吴大江的代表作品,包括为舞剧《东海奇缘》创作的序曲(1981)、《缘》(1981)、《胡笳十八拍》(1983)、改编自诺多尔江朝鲜族民谣的筝曲《诺多尔江边》和古筝协奏曲《七仙女》(1987)等。

(宁)

沈湘诞辰85周年纪念音乐会

为纪念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诞辰85周年,近日,北京、香港两地沈湘先生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音乐会。北京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先生的嫡传弟子黑海涛教授以学生音乐会的形式举办了此次纪念音乐会,并且邀请先生的夫人李晋玮教授莅临观听和指导。香港纪念音乐会则由沈湘先生20世纪6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弟子邹允真主持,并由邹允真的二十多位非专业的声乐学生登台演唱。

方可杰专场音乐会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省音协、郑州日报社承办的“故土―――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于11月18日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夏、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王世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和唐建平、郭文景、叶小纲等作曲家以及《人民音乐》副主编出席了音乐会。19日上午,有关专家参加了方可杰交响乐作品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和《人民音乐》等主办。

方可杰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音乐教育家苏夏教授,现任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他长期以来致力于音乐创作,作品体裁广泛,包括交响乐、室内乐、舞蹈音乐、声乐和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等。1998年、2002年方可杰应北京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热巴舞曲》和《江山多娇》曾产生了普遍的反响,其中前者在2004年“金钟奖”中获奖。这两部作品连同管弦乐《大起板》、第一交响曲《故土》和定音鼓协奏曲《风》组成了18日的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

演奏,谭利华执棒。

“中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

为促使人们不断去观察、思考与反省自身的音乐环境,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联合中国轻音乐学会,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将于2006年底和2007年初主办首届“中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动。此次活动的中心为“观察与思考・评论与沟通”,旨在征集一批有质量、有分量、思想导向正确、人文含量厚重的社会音乐文论作品。征文共有8个参考选题,研究者可根据不同专题提交论文,亦可围绕主题自拟论文方向。征文活动的获奖者可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传播学会及中国轻音乐学会颁发的证书及其

他奖励。投稿截止日期为2007年3月5日,咨询电话:010-65783246。

中国交响乐团成功出演日本“中国文化节”

开幕式音乐会

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共同主办的2006日本“中国文化节”于11月17日在东京隆重开幕,中国交响乐团应邀为开幕式演奏。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及副部长孟晓驷、中国驻日本大使以及日本皇室高圆宫久子妃、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参议院议长扇千景、官房长官盐崎恭久等中日各界人士、团体20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音乐会。音乐会以日本作曲家团伊久磨的《庆典进行曲》开场,当乐队演奏到关峡根据京剧唱腔创作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时,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感动。此外,李文平创作改编的管弦乐曲《日本随想

曲》也颇受欢迎。

(王廷瑛)

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家罗伯特-

布洛克访问中央音乐学院

11月11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国际知名钢琴家罗伯特-布洛克先生(Robert Blocker)访问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师生为他的来访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王次院长向布洛克先生颁发了荣誉教授证书,并赠送了礼物。布洛克先生欣然接受了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的聘任,并高兴地表示将积极推动中央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欢迎仪式结束后,布洛克先生还为广大师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大师课。当晚,布洛克先生携手胡咏言艺术总监及乐队学院成员共同为听众朋友们献

上一场精心准备的音乐会。

(吴叶)

希腊国际指挥比赛杨洋喜摘金奖

11月12日,中国青年指挥家杨洋在希腊雅典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s Mitropoulos)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该比赛始于1996年,是希腊文化部为纪念已故希腊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诞辰100周年设立的,指挥和作曲比赛两年轮流举办一次。比赛由希腊多彩交响乐团和雅典音乐厅承办。

今年的比赛共有44个国家的203名指挥报名参加,最终16名选手入围决赛。经过三轮比赛,杨洋表现出色,一举夺魁,成为该比赛举办十年来首次获得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周美芬)

杨博在西班牙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第11届胡里安・加亚雷国际声乐比赛9月23日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潘普洛纳市落下帷幕,男高音、我国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学生杨博取得男声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2000欧元的奖学金,这是中国选手在这一欧洲重要国际赛事中

取得的最好成绩。

来自世界各国的80多名选手参加了本届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杨博以超常发挥进入决赛,同时进入决赛的男选手还有一名美国男高音法比亚诺。比赛最终结果是一等奖空缺,美国选手夺得二等奖,杨博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荣誉奖及奖学金。担任此次国际比赛荣誉主席的是西班牙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贝尔冈扎。

杨博是在今年4月参加了由中国音协和加拿大20世纪歌舞剧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暨大师班”活动而入选这一国际声乐比赛的。杨博和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童韬均被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歌剧院邀请,于今年10月至12月赴罗马尼亚参加歌剧演出。此外,德国盖尔森基兴歌剧院也已正式邀请杨博明年赴德国参加该歌剧院2007―2008演出

季的出活动。(张锡海)

四川音乐学院宁峰获帕格尼尼

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四川音乐学院宁峰在10月1日结束的意大利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上,荣获第一名和其他两个奖项。这是四川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迄今为止在世界重大国际比赛上取得的

最佳成绩。

宁峰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4岁起

随文有信老师学习小提琴。1992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师从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1998年秋,宁峰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师从旅英小提琴演奏家胡坤教授继续深造。2003年在学业结束时,宁峰成为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建院两百年来的第一位以满分成绩毕业的学生。2003年9月,宁峰被柏林音乐学院录取,师从安・玮特哈丝教授学习,攻读演奏家学位。宁峰曾多次获国际小提琴比赛大奖。这次比赛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55名青年小提琴家参加,通过头两轮初赛和复赛的角逐,共有6名选手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其中5名来自亚洲(中国、日本各一名,韩国三名)。最后宁峰获得了第一名和两个特别奖,并于10月10日应邀再次飞往热那亚,用帕格尼尼曾经自己使用的,已有300多年历史名为“CANNONE”(大炮)的意大利

名琴演奏。(川音)

上一篇:生活在古典音乐大师中间 下一篇:和平世界 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