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创造能力

时间:2022-02-09 09:14:20

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创造能力

摘要: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语文;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语言运用本身就需要创造能力;二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只要引导得法,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来实现。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和经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改革教学模式

陈旧的教学模式,如“满堂灌”、“满堂问”模式只能扼杀学生的自学能力,毁灭学生的创造才能。因为“满堂灌”和“满堂问”不是有效点拨,这种模式既没有进行学法指导,也没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一体”,要求根据“学”的模式来确立“教”的模式,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融教法于学法。让学法指导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通过对教法的模仿、借鉴,真正掌握一些常见的学法。例如我们可以将语文教学常用的“解释课题、作者简介、作品简介、生字注音、解词、分析课文(句、章)、课后练习”讲解程序转化为学生学习课文的思维程序,从而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二、营造创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尊重学生,给他们自由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拥有批判精神,大胆猜测,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我们对学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荒谬的问题;我们对学生的幼稚不能讽刺、挖苦、埋怨和耻笑,要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而学生的安全感越强,就越有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越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雄鹰能搏击长空,是因为有了可以自由翱翔蓝天;种子能发芽成长,是因为有了适宜的成长条件;学生能够自由地抒写性灵,是因为有了可以自由展示才华的创造空间。我们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

三、纠正不当做法,保证创造效果

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既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

(一)忽视基础知识学习,架空创造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能力产生的基础,获得基础知识越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在特殊活动领域的特殊发展,形成特殊能力,在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创造能力。一个基础知识贫乏的人,其创造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发展其创造能力也是不大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脱离教学实际,为创造而创造。一定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挤掉创造能力的培养时间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打基础时间尚且不够,哪有精力和时间搞创新。于是迫于形势,便搞花架子、走过场,挤掉时间。要把学生从传统的只能一味地听教师讲中解脱出来,把课内时间还给学生。首先,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文义,在读中理解语义、体味感情、领悟新知。其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思考是创造的前提,离开了思考也就无所谓创造。应该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以利于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不能为了赶进度、图省事,而把学生的思考时间占用了。最后,留给学生写作时间。化读为写是阅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课中留出写作时间,可以结合课文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仿写、扩写、缩写、续写和改写,做到读写结合,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实现读写迁移,仿中有创。

四、教给学习方法,掌握创造技巧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重知识灌输,轻技能训练;重考试,轻发展;重高分,轻素质;重死记硬背,轻实践能力;重照本宣科,轻发明创造。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就是交给学生独立打开知识宝库进行自主探索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法,就能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不断创新,从而获得飞跃性发展。教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必须紧密结合具体课文,做到一类课文渗透学法,二类课文巩固、运用学法,以读写例话提炼学法,以基础训练实践学法,使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落到实处。

(一)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掌握理解字、词、句、篇的方法。如:让他们懂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字词;让他们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时代背景,运用抓主干、抓关键词等方法把握句意;让他们学会利用审题、抓中心句、归纳白然段段意及提问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让他们学会利用角色扮演和感情朗读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体味作者的感情。

(二)让学生掌握联想、想像的方法

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联想、相近联想、关系联想及相反联想等,掌握再造想像、创造想像等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语文课文形象化的特点和优势,着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和激活想像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并明了学习语文知识的一般规律。可以借助发散、求异、选择、综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整合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一个人的创造力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且创造力又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性强的特点出发,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就成了强化自主学习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留有时间,允许学生提问。提问时间可放在三个时间段里:一是初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提出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二是精读阶段,在讲解过程中允许学生随时“插间”,提出自己的困惑或不同看法;三是学完一节或一篇课文后,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其次,要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提问。不能因为学生提问水平低就不让学生提问。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表扬那些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最后,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会问”。要指导学生想在关键处,问到点子上,使他们从“肯提”到“能提”,再到“会提”,直到“提好”。

五、小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营造创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教给学习方法,掌握创造技巧,纠正不当做法,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然要求。(作者单位: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营寨小学)

上一篇: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员具备的素质研究 下一篇:浅析农民工进城对城市管理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