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对话教学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2-09 03:52:09

中职语文对话教学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走进新课程》认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对话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关键是要设计好教学的问题即话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要努力唤醒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要从学生的情感和生活实际出发,设置生活化、情境化的学习场景,引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将生活与课堂连结起来,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话题设计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对于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对话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话题示例]

例1:电影《英雄本色》与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在情节上和对林冲的定位有什么异同?

例2:电影《喜剧之王》中的“雷雨”与课本中的《雷雨》是指同一部戏剧作品吗?如果是同一部,找出其在剧本中的位置。评价一下电影中“雷雨”片段里演员们的表演是否符合剧本原著。

例3:阅读《胡同文化》,模仿课文结构,写一篇关于花市、早茶、煲汤与广州人性格间关系的短文。

如果学生对文本毫无兴趣,就不会与文本对话,而文本对话是对话教学开展的前提。

二、注意话题的层次

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上必须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特别为那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实事上,从学习心理的角度,那些被称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在学习上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传统的教学是以中等生水平为基础设计教学的,而“差生”们自然被“忽略”在包括“问题设计”在内的教学设计之外了。为“差生”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重树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些通过浏览文本(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或者是通过最方便的途径就可以查到资料而找出答案的问题。如文本作者的简历,写作背景,甚至是某些字词的读音、意义等。

三、注意话题内部的逻辑关系

对话教学中的诸多话题不应是处于同一逻辑层次上的,而应随着对话的进行逐步深化和扩展。就语文对话教学而言,话题间应呈如下逻辑关系:

第一类,基本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文本(课本)之内,研究作者通过文本(课本)所表达的思想、态度和情感;作者的表达方式、方法等(如语言技巧、结构技巧等)。

第二类,深化的话题,评价作者的思想、态度和情感等;评价作者的表达方式、方法等。

第三类,扩展的话题,就文本(课文)所涉及的所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话题示例]《警察与赞美诗》的话题设计

属于第一类的,1.苏比最后为什么还是被捕了,作者想以此表达什么思想?2.文本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作者行文的幽默?

属于第二类的,1.你认为小说情节设计上的“巧合”或“意外”合理可信吗,为什么?2.说说你对小说的整体评价。

属于第三类的,1.为什么耶鲁大学的学生就可以“扰乱治安”而不受处罚?2.除了本文给人“带泪的微笑”之感,还有没有其它作家也有此风格,找出一两个例子来加以分析比较。

四、注意与专业学习结合

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这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一方面,新颁布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应以就业为导向,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这表明中职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的。中职语文教学不仅有属于语文教学自己的目标,还有为学生职业能力成长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远大于文化课,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好了,文化课可有可无。把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是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五、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中来

平等参与是对话教学的基本特征。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对教学过程没有参与机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木偶,完全听从教师的指挥和控制。这对自主意识增强的现代学生,对于厌烦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的中职学生而言,会极大地挫伤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甚至教学设计中来,是提高对话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它的优点在于:第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第二,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第三,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的要求。

六、注意问题应指向教学目标

我们注意到,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仅仅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兴趣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喜欢什么就讨论什么。往往会出现讨论得很热闹,却与教学目标毫不相关的尴尬局面。从而使“对话”变成了漫无边际的“闲聊”。在对话教学中,无论是引发性问题,还是生成性问题,教师都应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将其引向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510220)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如何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 下一篇:语文教学廉洁意识培养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