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2-07 06:40:37

我国利用外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受国家软科学基金资助(2005DGQ4D175)

[摘 要] 利用外资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渠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文针对利用外资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利用外资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利用外资概述

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一直排在世界前三位,高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截至2006年底,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60多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超过600家。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达到695亿美元。二十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的效果是:利用外资使我国经济保持年年高速增长;利用外资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加快了经济的发育与成长;利用外资加深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利用外资提高了中国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利用外资扩大了就业。但在二十多年的利用外资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如何利用外资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二、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1.中国利用外资重数量,实际吸收的外资质量不高。由于资金短缺,我国较长一段时间在利用外资上重视数量和规模。投资项目大多数档次不高,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主要投向一般加工业,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和新技术项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外资不多。由于重数量轻质量,结果造成一些负面效应。

2.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实际利用外资中,外商投资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比例不够理想,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比重大,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比重小。属于国家鼓励的能源、交通和高技术项目所占比重更小,造成结构失衡。

3.地理分布不合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比重一直很。外资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而资源丰富的内陆缺乏外资项目,这将导致引进外资区位失衡。

三、我国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1.完善我国投资环境是扩大引资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和基础设施差等不利因素,造成部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满,这也说明中国的投资环境还存在一定问题,在未来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改善投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1)改善外商投资的硬环境。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的硬环境;在改善东部地区投资硬环境的同时,重点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硬环境的投资力度,对投资政策实施地区倾斜,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导外资参与中国投资环境的建设,使硬环境尽快得到改善。

(2)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加快新法规的制订,规范外资运作,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完善、高效率的配套服务。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一切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重点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不合理,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未来发展期间,应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加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同时相应地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使三次产业相对合理。主要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是: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比例,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例;鼓励外资投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引导外商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应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鼓励外资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资。

3.加大外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优化地区投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有所增长,但由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很低,外资基本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后,我国开发的战略重点要逐步西移。首先,国家应制定明确的地区导向政策,给予中西部以更多的吸引外资的优惠和倾斜,如放宽某些限制、扩大审批权限、减免税收等。其次,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利用外资布局上,把自然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项目放在中西部地区,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引资力度。

4.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前些年,利用外资工作从指导思想上有重视数量、规模的倾向,追求外资企业的产出和对GDP的贡献,而对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则较忽视,结果导致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对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进行转型,即由“规模型”引资为主,变为“效益型”引资为主。这种质量增进型的利用外资战略包含以下几层意义:以利用资金投入为主变为利用知识、技术等先进要素的投入为主;从只注重扩大产业生产能力变为重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引进一般技术变为重点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总之,不断提高引资质量是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要做到由“规模型”为主转向“效益型”为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优先安排;提高外商投资单位资金的产出力;扩大外商投资单位项目的规模,适当缩小小型项目的投资比例,充分发挥外资的规模效益;注意重点吸收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5.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精通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中国在多年的引资实践中已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入世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为与国际接轨,中国需要大量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法律法规的各种人才,所以为了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要求各行各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抓紧调整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应进一步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以单纯吸收国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等方面上来。

6.扩大引资领域,促进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滞后于其他产业,其原因是第三产业的许多领域没有对外开放。入世后,中国将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双边谈判的承诺,逐步对外开放了电讯、金融、保险、证券、流通、专业技术等服务领域,让外商的投资范围加大。由于外资的引进,这些领域在激烈竞争中将会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与数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外资进入服务部门将会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改变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现状。

7.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我国之所以必须“走出去”,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实行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是为了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以“引进来”为主,中国通过合作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通过国外贷款、直接利用外资、国外发行债券等方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为了更好地利用、仿效、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需要“走出去”。“走出去”还可开发利用国际资源,以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我国加入WTO后,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所以“走出去”已成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国贞:《上海利用外资发展策略与时务》,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晓红:《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新跨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丁冰:《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浅析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