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产业承接

时间:2022-02-07 12:15:42

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产业承接

摘要: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如何克服现存的制度障碍,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对发达地区先进产业的承接,以及实现培育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是当下西部地区获得进步一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形成扩散效应永远大于回流效应的制度安排,一定要形成树立培育新兴产业的制度安排,一定要形成西部地区高效的人才管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要素;制度障碍;制度安排

产业转移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就是产业从转出产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转入产业的一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转移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贸易和资本流动。所谓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发生就是由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国际流动的驱动下实现的。产业转出地的要素成本不断的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而产业承接地的要素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

一、 产业转移的制度障碍

1.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区域的缺陷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第一次颁布实施的中长期国土开发总体规划,立足于构筑我国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蓝图。它涉及国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提升、人口和产业未来的集聚、生态和粮食安全格局的保障。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样的规划对当地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的四类区域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1)西部地区大部分是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由于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西部本来的优势就在于他自身丰富的资源,但是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就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2)如果进行产业转移,一旦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将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由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大多是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落后地区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可能不太完善,加上污染产权定价机制的不合理,这种纯粹地承接那些即使相对转入地来说先进但是相对发达地区却是落后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势必会对产业转入地造成的资源造成掠夺式的开发和环境极大的破坏。

2.GDP的盲目崇拜,是导致盲目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当下,中国的 GDP核算形成了一种以狂热追求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和社会道德为代价的这样一种“黑色GDP”。在追求GDP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大量排放,社会道德滑落,生态环境成本和道德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的破坏将GDP染成了黑色,破坏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社会道德之间的和谐,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减弱。

中国经常将城市发展理解为物质财富增长,尤其在经济指标为一个地方发展的唯一标准时,不少地方更是陷入GDP的盲目崇拜中,政绩工程层出无穷,拆拆建建的面子工程都是为了GDP ,这会造成一些纯粹为了增加GDP而进行的盲目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转移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甚至是以牺牲环境等不可持续发展作为代价。

因此盲目的GDP崇拜会造成盲目的产业转移,盲目的产业转移又可能造成一系列诸如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承载力差的地区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果。

二、如何推进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1.一定要形成扩散效应永远大于回流效应的制度安排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梯度转移的快慢与各个方向传播成都的强弱取决于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这三种力量分别来自于极化效应、扩展效应与回流效应。极化效应会使生产想优势突出的高梯度地区集中,导致梯度差扩大;扩展效应会促进地梯度地区集中,导致梯度差缩小;回流效应会遏制低梯度区域发展,从而扩大梯度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东西部地区的扩散效应要小于回流效益。西部大开发已经迈过了十个年头,但目前的现状仍然是资源和要素都是向东部流动,说明政策的导向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或者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建立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不应当仅仅是单要素的转移,而应该是全要素的扩散,尤其是先进生产要素,市场网络,管理方式,技术研发等的转移,要形成扩散效应永远大于回流效益的状态。

2.一定要形成树立培育新兴产业的制度安排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由于这些新性的产业处于高端价值链,培育了这些产业就相当于把握了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部分。西部地区应该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劳动力优势与资源优势,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争取实现跨梯度转移,嵌入高端全球价值链。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建立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西部地区通过外力,大量引入先进的要素,培育西部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是西部的战略新兴产业,如:战略新兴产业等,一定要借助东部地区的先进要素转移。

3.一定要形成西部地区高效的人才管理的制度安排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三个微观基础之一就是劳动力池,劳动力市场汇集对研发和聚集具有重要意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西部地区来说,仅仅进行简单的产业转移是不够的,而应该形成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不断汇集的这样一个过程,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形成“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有效的促进集聚经济效应。伴随产业转移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对一个地区的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劳动在市场的自由流动,形成产业集聚所需要的微观基础之一的劳动力池,一方面有待于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通过政策引导西部地区所需要的劳动流入到西部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要加强各种软硬件建设,提供劳动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西部地区就业。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建立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西部地区的人才管理机制能够高效运行,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微观基础之一的劳动力池。(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9

[2]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

[3]安虎森,殷广卫.循环因果、劳动力要素转移与中部地区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6.

上一篇:乡镇政府与乡镇企业的关系探析 下一篇:浅谈幼儿渗透式领域课程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