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

时间:2022-02-04 06:28:46

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

摘 要:“声门适度感”在传统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中作为声乐演唱中最为高难度、高规格的演唱技巧。在演唱技巧中同“唱在气息上”以及“打开喉咙”同样被重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便开始有学者学习美声唱法,但是对于唱法中声门的适度感掌控的研究却非常的少,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声门适度感”的概念进行剖析,进而从呼吸状态以及声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声门适度感”的掌握进行很好的总结和梳理,希望对歌唱的发声和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为以后学者在研究“声门适度感”的相关知识提供相关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适度感;呼吸状态;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61-01

一、“声门适度感”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西班牙著名的声乐理论家及声乐教师加尔尔西亚,其在19世纪的意大利作为美声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家境贫寒,很早就离开了声乐舞台,在父亲的引导之下开始从事声乐的相关教学以及声乐的研究,在对于身体发上器官的结构研究中,加尔尔西亚发明了喉咙反射镜,从而对于发生的概念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说明,也从此成为了对于人体发生进行科学解释的第一人。

通过喉咙透视镜的观察和研究,加尔尔西亚把人类的嗓音解释为由于声门的周期性的张开以及闭合所产生的空气震动从而形成发出来的,他认为能否正确发声的关键在于声门的闭合是否完整健全,对于声音的音色不明、声带嘶哑以及漏气声色的产生则是由于声带闭合的不完整性造成的。

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1921-1993),其提出“歌唱的五个要素主被动论”一说,其把“声门适度感”的概念定义为:声带长在人体的喉咙部位,其主要是作为发生的震源体,如果想要发出比较纯净的声音,就必须定位喉咙所处的正确位置以及把握好“声门适度感”。

二、呼吸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关系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在查阅我国古代的声乐文献中早有记载,因此呼吸是人类歌唱中的首要要素,同时也是影响发声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人体器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人们呼吸的时候声带同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每一次的呼吸都会使得声带像两侧波动,之后闭合,声门作为呼出气体的唯一出路,从而其关系着气息是否通畅,呼吸状况是否完整。

呼出的气体决定着声带的分开以及靠拢,因此呼吸所产生的量直接影响着声门所存在的状态,而声门的状态又反作用于呼吸的状态,当声门受到喉咙附近的肌肉压迫的情况下,就会使得声门闭合太紧,从而造成呼吸不通畅的影响。因此在歌唱中,我们首先要掌握呼吸状态和声门状态的相互协调关系,注意在演唱中对于气息的使用比例,把握住气息运用的“适度”感,从而调节好呼吸状态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密切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才能够在歌唱中发出正确的声音。

三、对“声门适度感”技巧的掌控及启示

“声门适度感”的歌唱技巧同其他唱法的歌唱技巧一样,同样为歌唱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同样是为了服务于歌唱的内容所产生的。声乐作品的内容永远是第一要素,是歌曲的灵魂所在,其永远高于在“声门适度感”技巧的运用之上,只有更好的了解和分析声乐作品中的相关内涵和意义,才能够将发声的状态与之内容想呼应,否则,对于“声门适度感”的理解则成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空话。

初学者在演唱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声音闭合的缺陷,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初学者对于歌唱的时间稍短,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好歌唱当中气息的运用,这样便很容易导致气息的位置很浅,而喉咙位置偏高的状态,这时候边导致声音位置也相对较浅,从而在演唱的时候有喊叫的色彩,这样的情况之下便需要初学者不断的加强歌唱联系,更好的联系基本的演唱技巧,找准声音和气息之前的关系,将二者的所存在的比例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声门的适度感”讲究一种感觉的积累,而不是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完全掌控的歌唱技巧,在歌唱中想要重新构造出一种全新的肌肉运动模式和习惯的话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让其在歌唱中形成感觉性的肌肉记忆效果。同时在对于“声门适度感”的理解趋于感觉性的技巧,这种技巧我们不可能用很准确的判断其准确性与否,在这一点从而增加了声乐给人的一种奇妙的神秘感。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声门适度感”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概括和探讨进而对呼吸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借助于大量的科学依据以及文献资料来证明“声门适度感”这一演唱技巧的科学性。歌唱发音作为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发生过程,我们并不能随意的支配他们进行重新构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建立正确的发音状态,从而让自己的各个器官达到条件反射性的肌肉模式,从而在歌唱中发出正确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唐忠新.歌唱发声中的动态平衡[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2]邓志武.歌唱发声中起音的科学分析[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1).

作者简介:

郝鹏飞(1988-),男,河南省林州市人,单位: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2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上一篇:浅议舞蹈编导教学改革 下一篇:在柴可夫斯基《儿童钢琴曲集》中体味多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