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验式学习探究

时间:2022-02-04 02:35:08

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验式学习探究

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验式学习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一定教学手段努力形成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互动的教学生态中师生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探究,不断生发新的教学生态的教学模式。体验式学习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老师不再是一个传道解惑者,而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学生在与老师、同学、文本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发现、创新,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对文本的解读是基于自我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而做出的个性化再现。整个体验过程老师可适当引导指点,不能越俎代疱、灌输包办。下面谈一下阅读教学的体验式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精心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老师为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的虚拟教学情境,这里指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虚拟场景或氛围。优美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理解、体验和感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运用情景表演创设教学情境,在表演或观看表演中体验文本角色的情感、性格和形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文本提供的情节、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入境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语言、动作、表情和服饰等媒介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形象地再现故事内容。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换位思考,体会文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表演可以演绎整个故事,也可选择文本的某个片断进行模拟演出,一切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如教学《风筝》时,笔者选择两位男生扮演哥哥和弟弟,再现哥哥毁坏弟弟做的风筝的情景,哥哥气势汹汹,行为霸道粗野,抓坏风筝毫不留情;弟弟制作风筝精雕细琢,见到哥哥张皇失措,风筝毁坏后失声痛哭,可怜可叹。学生通过表演真正了解了课文主题,懂得了作者忏悔自责的心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立体化感知和体验文本的内涵

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介集成的优点,有很强的形象直观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声、光、电的传递,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力,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

如讲《黄河颂》这课时,笔者选择了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专家课文范读展示、《黄河大合唱》演出视频、黄河奔腾的画面、黄河有关历史地理知识梳理等丰富多彩的背景内容,使学生真正了解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和黄河精神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学生在视听的享受中增长了知识,爱国情感得到了激发,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将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刻道理形象化,枯燥知识兴趣化,静态事物动态化,又可以扩大课堂阅读的容量,加大阅读停息的密度,拓宽教学的时空,让学生的思维跳出课本,与历史地理文化对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各方面得以成长和提高。

(三)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在优美的语音世界里体验人物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老师的语言应有激情,有着充沛的感染力,通过教师的语言创新课堂语言情境。在交待写作背景、描述事件发生的场景、叙述事件的经过、勾画人物内心世界时,如果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体态语言形象可感、手势生动、表情丰富,就能创设出优美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区分不同的文本类型,运用不同的语言模式,抓住诵读这个手段,真情诵读,激情朗读,渲染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创设虚拟教学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创设情境要建立在对文本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断章取义;创设情境可以贯穿教学全程;创设情境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切合学生认知水平;创设情境方法多样,要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二、进行合理的想象联想,让学生在想象联想中体验文本生发的新知识场景

在想象中体验是指在学生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积累,通过学生主体想象、联想、幻想,对文本进行拓展性体验。好的作品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学生能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分别叙述自己对天上的街市的想象,学生们异想天开,想象得五花八门,真正训练了思维,拓展了视野。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要帮学生找好想象的触发点,要充分体现文本所生发的情境,对文本的意义进行延伸性推理,对文本内容进行相关性延伸,对学生情感进行丰富性拓展。

三、创建各种形式的课堂合作讨论,在合作讨论中进行文本内容的体验

在合作讨论中体验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文本为基础,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讨论,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能各抒己见,各种思想能进行交流碰撞,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对文本理解和体验。

合作讨论能体现学生的思想个性和语言风格,合作讨论中师生地位平等,在民主、热烈的氛围中合作讨论,每个学生发表见解,听取他人讲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教师对课堂讨论合作要进行的理性调控,避免讨论走向极端,脱离课本纠缠枝节,缺乏效率,要以课本为基础,讨论中要尊重文本,重视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动机等,讨论要收放自如。教师研读课本,把握合作讨论可能出现的偏差,设置问题难易适中,及时讲解讨论中生发的新问题,灵活筛选处理。

教师驾驭课堂合作讨论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师生互动、学生间不同观点的碰撞,师生互动要体现情感交流和理智调节,教师也要参与到讨论合作中,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讨论的误区。

教师要改变课堂讨论合作由几个优秀生控制的局面,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合作讨论中来,照顾到中等生和差生,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发言,对他们多作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合作讨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合作讨论要做足准备,做好预案。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并不是要求我们每堂课都用,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采用,它只是我们学习方式的一种,每种学习方法都有它的利与弊,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王建章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 056038)

上一篇:提高初中生名著学习的积极性 下一篇:如何从宏观上把握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