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2-03 12:31:52

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环境下众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研究的课题。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学科在所有高中科目当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学科,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字性较强的语文学科会带给学生枯燥之感,本来优美的文章经过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方式的解读也就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究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运用,向学生展现文章的美感,提升其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情景教学;高中语文;学生;兴趣;提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设置或融入具有情绪色彩和生动形象的场景,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实现学生心理水平的提升的教学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法。通过明确具体的形象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到设定的情景当中,不仅能够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感知抽象的思想,同时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下面就提出几种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实施的情景教学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构建视听情景引起学生兴趣

视听情景构建法主要是通过音乐,电影和图片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引导学生在以此创设的情景当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章内容。这种情景教学需要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才能实现,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影像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观看之前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观看影片资料当中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语言特点和文章多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根据影片中林黛玉柔弱的的动作,轻缓的语气看出她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可以根据王熙凤穿戴的奢华惹眼以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看出其个性的泼辣和强势。这种视听表现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在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服饰和相貌之后,总结作者的用意,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带领学生赏析了我国文学作品的精髓,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探究文章思想。

二、语言描述情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构建出想要呈现的场景,引领学生的思想进入到情景当中是比较常用的情景教学法。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文的时候,教师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山上的层林经霜打之后变红,仿佛染过的一样。眼前碧澈的江面上,一艘艘船争先恐后的成风前行的画面。还要将广阔蓝天中的雄鹰,清澈碧蓝水波中的游鱼以及所有事物自由自在生活的景象一一带领学生感受出来。教师要运用生动多彩的语言引领学生想象,通过语言构建出语文课文教学的情景。接着让学生自行感受文章的美感,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的景象描写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各种事物的自然形态领悟其内在的含义,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结合之前所学过的各种知识,总结课文所用的修辞手法,在体会情景的过程中感受这些形象的修辞起到了哪些作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内在寓意。

三、通过表演构建情景

通过表演实现情景教学就是让教师提前将教材内容分析透彻,然后根据文章情节内容组织学生编排节目,可以采取演讲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实现情景教学,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学习课文《智取生辰纲》的时候,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描写分析其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最后总结,然后自荐或者集体推荐的方式在班级内部选择出各个人物形象的演员,根据文章内容,表演故事情节。还可以将文章分成若干部分,请几组同学分别表演,这样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动作表演和适当的语言对白将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 ,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入云龙公孙胜 ,白日鼠白胜众多人物的个性特点一一展现。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不仅在课前研究文章的故事情节,还主动进行课文预习分析人物性格语言,另外还会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文章中人物的其他故事,在其认真参与表演的过程当中,实现对文章最为有效的学习和理解。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得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关键的结论。进一步研究情景教学对提升学生学兴趣的作用,探究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情景教学方法有很多种,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展开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新的教学改革,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晓莉;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渗入[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2]郭家涛;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作者简介:朱小刚(1979—),男,甘肃省泾川县高平中学,本科,中学二级。

上一篇:音节的舞蹈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 “挫折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