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辅导方式优化

时间:2022-02-02 08:25:38

辅导员辅导方式优化

[摘要]随着辅导员制度的不断成熟,其对学生归属感的建立和提升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归属感,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对辅导员的辅导方式进行优化。笔者根据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归属感的现状,探究与辅导方式相关的原因,分析关于管理幅度、工作侧重点、事务处理公平性方面的原因,提出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策略,以期为辅导员辅导方式的完善和学生归属感的提升起到支持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辅导方式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95-02

在高等院校实行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辅导员的辅导方式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大学生归属感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对其相关问题展开不断探索。在本文中,笔者先对学生归属感的现状进行阐释,然后就其缺失的原因展开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辅导方式进行探究,并给出相关策略,从而为加强辅导员辅导方式和提升学生归属感服务。

一、概述

(一)辅导员及其辅导方式概述

高校专职辅导员是以促进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持高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等相关工作的专职人员。而所谓的辅导员辅导方式,就是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工作,履行其各项职责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工作目标所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和策略。一般而言,采取合理和良好的辅导方式,能够更好地保证相关工作的完成,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和谐的环境,并进一步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生涯的规划进行诱导。

(二)学生归属感和辅导员辅导方式概述

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常见词汇,归属感是指个体感觉被他人或群体认可、接受以及成为其中一员的心理状态,一般来源于各自自我感知的被重视程度、对相关环境和群体的满意感、获得存在价值的感悟等;而学校归属感作为归属感的一个子类,是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认可、接受,并且愿意主动投入到各项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本文所讲的学生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一般而言,学生归属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其对学校生活学习环境的感知、对学校知名度和品牌的自我评价以及附加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满意等自我知觉。从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出发,就对学生归属感进行关注的现实意义而言,它是保证高校辅导员开展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的工具;就辅导方式对于学生归属感的形成的影响来看,合理和良好的辅导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简而言之,学校归属感和辅导员辅导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这一关系,笔者对辅导员辅导方式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形成能够提升学生归属感的辅导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辅导员工作的优化和学生归属感的培养献言献策。

二、当前辅导方式下的大学生归属感现状和原因分析

笔者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辅导方式,对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造成这一现状的来源于辅导方式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一)当前辅导方式下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普遍不强,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来源于学生对学校基本认知的归属感不强。这一来源的归属感不强表现得比较直观,并且很容易外化为学生的厌学和对学校的失望情绪;而其主要来源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外在环境、知名度、所学专业前景等可视的外在不足。其二,由于学校管理和辅导员辅导制度、方式不合理而导致或者加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不强的问题。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不完善的辅导员辅导方式,不仅加剧了学生归属感不足这一问题,而且是某些学生欠缺归属感的直接来源。

(二)针对学生归属感不强的辅导方式方面原因的探析

鉴于当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普遍不强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就导致这一现状的辅导员辅导方式上的不足和原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

1. 管理幅度和工作侧重点方面的原因

就管理幅度而言,每个高校辅导员大约需要管理两百多个学生。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是不可能一一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的,更不用说对每个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把握与引导了,因而常常表现为对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引导都是通过集体讲话的形式进行熏陶或是当学生出现某些问题时才具体关注和解决。在这种管理幅度较大的前提下,辅导员对于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的作用是有限的。由于辅导员的管理幅度较大,且日常事务较为繁杂,所以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引导重视不够,往往更侧重于日常事务的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和生成了学生归属感不强的现状。

2.有失公平的事务处理方式导致和加剧了这一现状

当前,高校中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学术腐败,还存在着学生管理的腐败。在某些学校,辅导员在处理奖助学金、学生入党、班干部认定等相关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总会出现碍于情面、因为利益而采取暗箱操作,导致了应当受到奖励和资助的学生得不到资助、应当得到提升的学生得不到提升,使得相关事务的处理有失公平性的原则。伴随着某些辅导员自身素质欠缺和思想意识不正等问题,出现了如上所述的有失公平的现象。公平性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不信任、不满意以及不配合的情绪,并进一步演化为对学校的失望和不认可,从而形成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归属感不强的问题。

三、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辅导方式的策略探析

基于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笔者对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辅导方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和措施,从而构建更为严谨和科学的辅导方式。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素质

高校应当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其人员素质。其一,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构成,以提升队伍整体素养。随着职位竞争的加剧和管理科学化步伐的加快,已经有一批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入了辅导员的行列,但仍然需要更多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入辅导员队伍,并吸纳部分大学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整个队伍的人员素养,并进一步加强其管理能力。其二,应加大对在职辅导员的培训,特别是相关管理和心理理论及操作的培训,且关注辅导员职业道德操守,从而保证其能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保证相关事务处理中的公平性

对于公平性原则的保护,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来对具体行为进行规正。其一,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切合实际的工作考核方法和内容,特别是将涉及学生管理的公平处理的内容列入考核方案中,并提出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从而对辅导员在进行相关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学生的归属感得到保障。其二,完善学生监督与举报等相关制度。通过学生的举报,对相关辅导员的不当行为进行评定和处理,促使其公平公正地处理相关事务,从而保证学生归属感的获得与增强。

(三)强化服务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归属感

随着全社会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的加强,辅导员的服务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细化。其一,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型态度的形成。以服务型的态度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可改变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状况,并进一步改善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其二,主动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工作。具体包括,主动进行或者联系相关人员对学生开展人生价值和态度的引导、对学习和生活的引导以及人生和职业规划的指导,从而与学生建立信任的服务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学校、教师和辅导员的满意度,并最终提升其学校归属感。

四、结语

笔者就大学生归属感现状及其来源于辅导员辅导方式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具体阐述,罗列了管理幅度过大、工作侧重点有误和事务处理有失公平等方面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辅导员辅导方式的完善和学生归属的提升起到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J].党史文苑,2010.

[2]雷雨泰.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探析[J].河南教育(中旬),2011.

[3]吴智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途径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4]王珊珊.浅谈大专院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10.

[5]唐焕韶.提升辅导员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

[6]曹光法,姚本先.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卷编制及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的... 下一篇:关于通过团辅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