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时间:2022-02-02 03:11:47

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如今,在各类新闻媒体中,新闻评论都起着旗帜的作用:它引领媒介的主流舆论,分析复杂的社会新闻事件,影响和设置着大众的议论话题。电视新闻评论出现得要晚一些,尤其是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自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才真正迈出第一步,随后中央电视台开播了《焦点访谈》等栏目,接着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相继成立,新闻评论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受到了普遍好评。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其特点包括新闻性、政策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因此具有反应快、政策性强、直面社会现实等特点。它要实现自己正本清源、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等功能,必然包括严肃话题的探讨、伦理道德的批判、制度规章的质疑,还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血泪呼声,对公平与效率的深思和慎行等等。但是电视新闻评论不能沉重得让人无法倾听,它应该有轻松的调侃、和婉的劝说、深情的呼唤、幽默的启示等等。重视理性的分析、逻辑的推理、事例的证明并不意味着拒绝或者排斥情感的运用、美的表现、宽容的气度和幽默的情绪。根据所指对象的不同,必须增强评论的可视性:在严肃之中融入幽默,在说理、分析之间穿插情感的运用,在教化、训导的同时,体现一种宽容的气度。

从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看,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内容往往包含了太多的说教因素,缺乏以情感人、以理悦人的从容和气魄,缺少幽默、调侃等豁达的因素。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偏执于道德的说教、法律的分析,而少有人情的感染、理性的从容和惬意。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评论界能否拥有和激发活力与创造力,关系到电视新闻评论这种节目形态怎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说话”功能的发挥,媒体的竞争力、社会影响等等。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家的武器,正如枪是战士的武器一样。同样,语言也是新闻评论者的武器。一位新闻评论者如果掌握不好语言,评论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文采,表达刻板教条,充满空话套话,节目就不可能做到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没有什么宣传效果了。尤其是电视,与其他传统媒体比较起来,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原始的声音和鲜活的画面能同时带给受众现场感,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失去了这些优势。由此,如果没有出众的语言冲击力,再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无济于事,都意味着要失去观众。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如何使评论语言创新,是电视新闻评论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要精当确切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告诫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当今虚假广告,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已成为新闻四大公害,给社会、给群众带来巨大危害,影响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削弱了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语言的精当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准确地对事实进行评论,才具有可信度,才具有说服力,进而才能提高媒体的权威性。

二、要大众化

也许有人会说,大众化语言,土里土气的,有啥美呀?其实,它就美在一个“土”字上。大众化语言,朴实、自然。俗话说:“白、丑、黑喜人,紫棠色爱死人。”便是这个道理。大众化语言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耐人寻味;大众化语言,经过广泛流传,洗练精妙,生动形象,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老百姓对此喜闻乐见。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能恰当运用这些大众化的语言,整个评论就会显得生动活泼,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三、要幽默诙谐

不少人认为有的新闻评论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语言缺乏幽默因素。幽默是一种智慧,是心灵自由的表现。有句名言: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而对于最忌讳“干巴巴的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的电视新闻评论来说,尤其需要幽默。新闻评论所追求的幽默绝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低级趣味,而是人的高尚情操和智慧的外露,具有高雅性;不是为了博得廉价的一笑,而是用委婉含蓄的幽默语言,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启迪。

(作者单位:淄博电视台)

上一篇:在现实与回忆之间 下一篇:编辑的创新意识与期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