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增长要结合发达国家的挑战来分析

时间:2022-01-20 11:48:41

上海经济增长要结合发达国家的挑战来分析

怎样看待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经济增长回落问题,是关系到上海在未来发展中如何抓住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上海经济稳中有降趋势反映了转型中的结构调整战略。新世纪的头十年末,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第一位。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总值达到世界第一位,占到全球的20%,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这为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经济转型有什么重大机遇?

到2020年之前,中国的GDP可能达到80万亿人民币。如果按照8.5%或者9%的预期速度,GDP可能会达到100万亿人民币。我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周期从改革开放时期算起就有40年。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高度关注世界上发生的林林种种的危机和风险,其目的就是要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要延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世界经济的反周期运行。通过国家政策,在世界经济的反周期运行中,要把中国的经济周期的平稳性拉长。通过经济的平稳性,腾出手来用好战略机遇期。为我们企业升级、地区合作、国家转型提供重要的发展环境。

上海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的33年来,总体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平均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转向了战略性调整快于全国3-5年。新世纪的头十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增长期,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与全国增长基本持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发展方向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十二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球国际化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上海发展的方向,上海经济结构从国内的主动的率先调整转向为适应全球国际化发展的被转型调整,经济增长平稳回落,低于全国区域省市经济增长的2-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持平

近年来上海经济增长回落,从表面看是受到了上海结构调整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受到了全球转型发展中遇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挑战所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转型发展态势引起了国际的利益争端加剧。中国的转型树大招风,如上海等发达城市的转型目标与发达国家的利益矛盾摩擦将不断增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压力增大,和平崛起将会被牵制。美国等国家推高压力,发达国家与新型大国的利益矛盾升格,对国际发达国家的对华战略将牵制中国的发展,强化了地缘战略,对中国安全造成了威胁。

二是全球工业化造成的海洋争端加剧。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海洋资源争夺成为世界性的热点。全球蓝色圈的科技空间技术,成为世界大国掠夺海洋资源的重要手段,全球性的圈海运动将不断发展,新世纪的国际商业文明随着全球陆域资源的减少,将科技手段又转向了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海洋深处探寻和开采资源增长点。中国的海域面临着和平与战争共存的发展态势。

三是美国“新经济政策”效应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制约全球增长。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主政时期,针对1971年7月美国通货膨胀加剧,联邦赤字扩大,在爆发了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台了1971年8月15日著名的新经济政策。这是美国经济史上,政府在和平时期对经济的一次严重干预政策。新经济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义务。特别是这一条,影响了40年来世界性金融政策,催生了美国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美国是在占有全世界约30%黄金储备的优势条件下,向全世界发行美国国债的。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其中70%是美元资产。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购买美国国债不失为是一个最不坏的方案。在我国购买的美国国债中,约有60%购买了美国的流动性国债,由于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和两房债信用评级,中国外储金融资产安全性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美国负债累累,如果当债权国需要动用外汇储备的时候,美国拿什么来还呢?美国一但陷入全球债务危机,将会采用惯用的方式有:最简单的是采用行政债务违约,然后是扩大货币发行,形成通货膨胀,这些手段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美国最狠的一招就是利用新经济政策的持续效应,使美元贬值,美国就能使债权国的美元资产完全打水漂,降低其债务。

由于我国购买的美国流动性国债是可以随时交易,美国汇率政策就是使得美元贬值。由于美元贬值,就意味着我们要抛售流动性国债,越抛售流动性国债,美国国债的价值就越低,国债蒸发的就越快。有专家初步估计,中国美债的账面损失可能超过20%。如果将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以最低下跌20%计算,将会损失约2304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均亏损177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140元)。在美元贬值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美国政府。有权威机构测算,人民币汇率升值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我国央行的外汇资产价值贬值一个百分点。假如人民币升值5%,我国的外储将蒸发掉近上千亿美元,接近数千亿人民币。

目前,全球制衡美国对债权国不负责任的经济手段十分有限。全球对改革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呼声很高。虽然全球的金融体系走出了靠“金本位”自律调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但是走不出靠“信用本位”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时代。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美国那样,为世界承担提供“结算支付”、“资产储备”和“价格标准”三个方面功能的全球服务。

正是如此,全球对美国的债务制约基本上处于听之任之。美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国家债务和私人债务。美国有数十万亿美元的各类债务,按照常规的债务还债期限,是遥遥无期的时间表。由于美国具备了指定操控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因此,美国应用国际货币体系缺陷,降低国家债务风险,将本国的资产债务缩水变得偿还最小,将异国的资产通过汇率变动窃为己有。

我们要警惕新经济政策的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全球债务金融危机。上一轮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全球债务危机的案例。由于美国国债十几万亿的死钱需要寻求投资出路,从美国产业转型来看,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已经转到亚太地区。因此,美国玩起了全球金融创新产品的游戏。将许多金融产品包装成为次贷金融产品,将2000多亿美元的次贷产品,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包装、拆分和细化,形成了8000多亿美元的市场项目整体上市卖出。由于美国热钱太多,金融创新产品的目的是赚取后道利息的钱,因此,次贷金融产品,如房产首付款实施零首付等。美国的实体经济基础越来越弱,大量的虚拟经济是通过金融将企业与个人相联系,美国的次贷总额占了全国GDP的十分之一。由于金融不稳定,美国6000多家银行当时就有三分之一受到强烈冲击,美国就有许多国家银行破产了。

正是由于美国废除了“金本位制”政策,再一次挽救了美国金融危机,因此,新经济政策的效应一直在沿用。美国银行发生坏账,美国就印债券,填充资金缺口的窟窿。美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条印美元、发国债、美元贬值,形成危机后,再印美元、再发国债、再美元贬值、再形成危机的循环链。因此,只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结算货币不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不变,美国的金融危机就不会改变,今天的后金融危机就是明天的前金融危机时代。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上一篇:企业手拉手 彰显正能量 下一篇:端午的风俗:沐兰汤 饮雄黄酒 祛五毒